中國文化旅遊研究學者
㈠ 中國當代有名的歷史文化旅遊學者有哪些
中國博大的歷史文化,造就了不少知名學者,如下是一些比較著名的:
閻崇年,山東蓬萊人,漢族現任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宮」系列講座,在國內外引發強烈社會反響,被譽為《百家講壇》的「開壇元勛」。
易中天,中國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曾在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任教。2005年央視《百家講壇》「開壇論道」的學者,2006年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漢代風雲人物》、《易中天品三國》。2008年主講《先秦諸子百家爭鳴》。2013年宣布寫作36卷本《易中天中華史》,2013年12月5日,榮獲第八屆作家富豪榜最佳歷史書。
錢文忠,師從季羨林先生,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近年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主講《玄奘西遊記》,《錢文忠解讀〈三字經〉》,《錢文忠解讀〈弟子規〉》等節目。2013年主講《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一二部。
余秋雨,生於浙江省餘姚縣,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文化苦旅》《山居筆記》《中國文脈》、《君子之道》、《何謂文化》、《北大授課》、《冰河》。
王立群,著名文化學者,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2006年,登上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講述「王立群讀《史記》」系列人物並出版相關圖書,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是十年來連續在《百家講壇》擔任主講人的學者。
袁騰飛,中國著名歷史老師,北京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高級教師、歷史教研員,海淀區歷史學科帶頭人。從教十餘年,常年擔任高三歷史教師,高中新課標歷史教材(人教版)編寫者之一。以授課語言簡潔准確的靈活多變的授課語言向學生們傳授歷史知識。
2008年下半年登上央視「百家講壇」節目主講「兩宋風雲」,並於翌年7-8月播出,由此一戰成名。2010年4月再次主講「塞北三朝之遼」。先後被中國教育電視台「教育人生」和中央電視台「小崔說事」邀請錄制節目,並榮登「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21位。
紀連海,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北京師大二附中教師。北京市骨幹教師,西城區學科帶頭人,西城區兼職歷史教研員。CCTV—10《百家講壇》欄目主講人之一。其主講「正說清代名臣」系列(和珅、紀曉嵐、劉墉等)激情澎湃、詼諧幽默、設問解疑、鞭辟入裡,極受歡迎,收視率屢創新高,成為億萬觀眾熱捧的超級學術明星,被譽為《百家講壇》「十大名嘴」中的「最另類」。
李強,文化歷史學者,教授、研究員。長期從事歷史學、譜牒學、姓氏學、基因人類學、民族學、宗教學等研究,著有《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金太祖阿骨打的完顏家族》、《遼太祖阿保機的耶律家族》等作品。
李強改變了從古至今絕大多數歷史學者一味站在漢人角度記述歷史的方式,而採取了完全以少數民族皇(汗)室為主軸的歷史表達新方式和歷史觀察新視角。李強還根據古代游牧民族的種族特徵,有機結合分子人類學、姓氏學、譜牒學、傳播學等交叉邊緣學科來研究和講述歷史,使聽眾頓覺耳目一新。李強致力於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常年在大學、機關、央企等地做講座報告。李強秉承「積小善成大愛」理念,先後為廣西、西藏、湖北、北京等地中小學和圖書館捐贈助學款、圖書、學慣用品等,長期踐行公益活動,並影響、呼籲並帶動更多人參與其中。
蒙曼,滿族,河北省廊坊人 ,著名歷史學者。現任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碩導組長 。自2007年以來,五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武則天》、《太平公主》、《長恨歌》、《大隋風雲》、《唐玄宗與楊貴妃》,並出版相應書籍。
張宏傑,蒙古族,作家、歷史學者,百家講壇特邀主講嘉賓。著有《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坐天下很累》、《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等。2013年起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成敗論乾隆》 。
(參考人民網、新華網、氧分子網等媒體總結而得)
㈡ 中國旅遊文化的特點
一、集合性(形態的多樣性與消費的廣泛性)
二、繼承性(歷史繼承性和演進性)
三、民族性(旅遊文化的民族特徵)
四、區域性(旅遊文化具有的地方特色)
如果想要全一些的,就按照我告訴你的網址自己去看吧!
㈢ 中國旅遊文化~~~急!!
1.民俗文化因旅遊得以推廣,旅遊因民俗文化得以宣傳,表裡關系,共生關系
2.先有先人的文化傳說流傳,然後旅客的增多,「到此一游」的遺留物增多,有關部門管理也多了,人的東西在自然景觀中應此多了,變「人化」了
3.促進消費,通過旅客宣傳,吸引回頭客,幫助旅客更加了解當地民俗文化,身心同時感受旅遊氛圍
㈣ 中國文化旅遊產業未來發展有哪些趨勢
1.文化創意,成為文化旅遊的重點發展方向
文化創意產業被稱為21世紀全球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全世界創意經濟每天創造產值達220億美元,並以5%的年增長速度遞增。如今,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在旅遊領域的拓展和延伸,成為旅遊發展的新引擎,反過來,旅遊的發展也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創造了新機遇、新動力。
2.文化「深度游」成為中國旅遊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專業規劃機構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中國旅遊已經從傳統"走馬觀花"式的觀光游向以文化為主題導向的「文化深度游」、「文化休閑游」轉變,並出現了以世界遺產為核心主題的專項旅遊產品。
文化深度游的一個重要表現是遺產旅遊熱的興起和發展。「遺產旅遊」已經成為世界旅遊業最熱門的項目之一。英國遺產旅遊業發展迅猛,年收入高達260億英鎊,幾乎成為該國旅遊業的支柱。
3.康體保健游已經成為文化體驗旅遊的重要內容
文化性作為旅遊產業的核心特質之一,體現在旅遊產品的各個方面。
隨著中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加,出遊能力漸趨增強,文化體驗游成為遊客熱衷選擇的旅遊產品類型,其中康體保健游因為能夠迎合現代人越來越強的醫療保健意識和康體養生需求,成為廣泛關注和備受推崇的文化體驗旅遊產品類型。
㈤ 求幫忙翻譯幾個書名! 《國內近十年旅遊文本翻譯研究綜述》 《中國文化旅遊》 《旅遊文本翻譯策略研究
1. 《review on tour text translation of recent ten years》
2. < cultural tourism in china>
3. <STUDY on the tragedy of tourim text translation>
㈥ 中國旅遊文化的內容有哪些
中國來的旅遊文化源包括中國旅遊文化傳媒、中國歷史文化、中國宗教文化、中國的世界遺產、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中國藝術、中國旅遊文學、中國飲食文化、中國歷史文人界、中國古代考古界和中國象徵文化等。
旅遊文化能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和理解旅遊活動的社會影響,處理好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和諧統一,從理論認識上提高自覺性,從而減少在實踐活動中的盲目性,更有效地按照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經營和管理旅遊業。比如井岡山等革命老區的紅色旅遊,不僅放鬆旅遊者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還能使旅遊者更深刻認識歷史,傳承先烈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大無畏精神。
㈦ 您是否了解中國文化旅遊現狀
中國的文化旅遊......開展這個不如開展創新旅遊....找一些人們不太了解的地方,可是又有旅遊意義的景點.現在的大眾安逸感太強了..討厭舊事物,喜歡新事物,一味的去講文化不如開拓創新.開展外國旅遊團其實更好,現在的中國人基本上都想去國外玩玩...國內沒意義了...相信過不了2年...開團去外國才是旅遊業的王道
㈧ 國內哪些學者對宗教文化旅遊研究較深,幫忙列舉幾位,只要名字就成,寫論文用,謝謝
河南大學 桓戰偉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