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產品創新設計
❶ 誰能提供雲南省專升本《旅遊學概論》,《大學語文》,《大學英語》的歷年真題重金酬謝!
你好,我是兔兔禿90,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內_^鏈接:https://pan..com/s/10l5r9FXDkpfRCtHdxlAe2Q 提取碼容:0000
❷ 經濟增長都與哪些因素有關
1、自然因素
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在人類生產與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一個國家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構成及其分布狀況,對經濟發展關系極大。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或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自然資源是影響勞動生產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生產技術水平下,自然資源數量的多少、質量的優劣不同,勞動生產率也就不同。
第二,自然資源是形成產品實體的物質源泉,其質量決定著社會產出品的效用,數量決定著社會產出品的規模。
第三,自然資源是制約產業結構的重要因素。一般說來,一國自然資源的構成不同,會由此形成與之相適應的不同的產業部門。
第四,自然資源制約著生產力布局。
2、人口數量
人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統一,人口發展必須與物質資料生產發展相適應。一方面,人作為生產者,是社會生產力的主體,一定的人口數量是經濟發展所不可缺少的,適當的人口增長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另一方面,人作為生產者又是有條件的,不僅要同生產資料相結合,還要受年齡、體質和技能的限制。而人作為消費者又是無條件的,從生到死整個周期都要消費。人口的過快增長對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同時還引發了各種社會問題,有的甚至直接威脅到社會的安定。
3、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不僅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其他方面也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些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一,它是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和保護自然的強大武器。
第二,能夠促進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和高度化。
第三,能改變勞動者的就業結構和勞動力的構成,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
第四,它是促進生產關系變革和制度創新的有力杠桿。
第五,它是促進文化教育知識的不斷更新,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培養人才,開發人力資源的強有力的手段。
第六,為領導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程序化奠定了基礎。
第七,能促進人們生活方式的現代化。 第八,能引起世界格局的深刻變化,使世界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日趨國際化。
第九,它還是一國國防現代化的基礎,是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
4、文化教育
對人力資源的開發是通過人力投資實現的,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體力投資,一是智力投資。教育是對人的智力投資,是提高人力資源質量的各種途徑中最重要的途徑。教育雖然不能直接提供產品,但能提高生產產品的勞動者的智力素質和思想素質,從而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
❸ 如何構建休閑生態文化旅遊區策劃
休閑生態文化旅遊核心為休閑旅遊,「生態」、「文化」可以說的休閑旅遊的兩個主題。遠景設計研究院旅遊規劃專家道:休閑旅遊與其他旅遊方式的區別在於注重旅遊時對身心的放鬆,通常在旅遊地有了一定服務設施條件下而逐漸形成,是旅遊得以豐富發展的產物。其以旅遊資源為依託,以休閑為主要目的,以旅遊設施為條件,以特定的文化或生態景觀為內容,為遊客提供別具一格的獨特旅遊休閑方式。
❹ 北京旅遊紀念品創新的包裝設計理念
北京工業中以工藝美術為龍頭的旅遊產品製造業,具有歷史悠久、產業基礎雄厚、技術先進、生產工藝精湛等優勢。為了使北京工業的旅遊產品在巨大的奧運旅遊市場中進一步提高其所佔份額,更多、更好地滿足旅遊消費者的需求願望。同時,為了借奧運契機推動北京工業旅遊產品製造業的發展,北京市工業促進局對於北京的旅遊產品、旅遊紀念品及北京工業旅遊紀念品製造業的情況,做了大量的調研和分析,制定了《北京工業旅遊產品組織實施方案》。
現狀
2008北京奧運會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據專家預測在2007—2010年,北京將迎來以奧運為主題的旅遊高峰期。有關部門估計,奧運期間境外來京遊客將達到440萬人次,外省市來京遊客將會保持在1億人次以上,北京市民在京旅遊者也將達到4800萬人次。據估算,由於奧運會的拉動,北京旅遊市場每年可挖掘的產值約為500億元人民幣。旅遊產品勢必會成為實現這一可觀產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奧運期間,特色禮品和紀念品,尤其是被奧運指定和特許經營產品即將以其獨特的地域性、民族特色、濃重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美感在市場中流行,並被巨大的旅遊消費群體所關注和青睞。
據有關資料統計,北京2005年共接待海外遊客315萬人次,創匯36億美元。接待國內遊客1.2億人次,收入1300億人民幣。總計旅遊收入全年1594億元人民幣。其中:吃、住、行、玩、娛等消費所佔比例為85%左右,購物支出僅佔15%左右。又據有關部門調查反映,90%以上的國內外來京遊客都願意購買到具有北京歷史文化、風俗民情的旅遊紀念品和土特產品。而北京買不到這樣的產品,在北京買到的旅遊紀念品在其他地區任何城市都可以購買到,這反映出北京工業製作的旅遊產品,特別是旅遊紀念品方面存在的問題。
許多旅遊產品和紀念品生產企業市場觀念淡薄,缺乏品牌意識,產品老套、花色單一、品種單調、包裝裝潢差、產品無品味,不能體現地方文化與特色。從旅遊者的購買心理分析,來京旅遊購物主要有三種用途,一是自己消費,二是紀念收藏,三是饋贈親友。因此對產品的花色品種、包裝裝潢、價格定位、文化品味及地方特色均具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們在旅遊產品製作中所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了旅遊者的購買慾望。同時,對旅遊市場缺乏調研,市場信息不暢通,缺乏對遊客的心理需求和購買動機的研究與了解,生產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新產品開發緩慢等都是在旅遊產品開發生產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另外,我們的旅遊紀念品沒有自己的品牌,紀念品缺乏紀念意義和內涵,即便是紀念品,也大同小異,千篇一律,缺少北京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特色,因此所生產製作的旅遊產品難以滿足旅遊者的購物需求。
質量意識不強,現有旅遊紀念品中許多製作粗糙,質量低下且質價不符,難以引起旅遊者的購買興趣和慾望。旅遊產品的紀念性、藝術性、實用性和收藏性是旅遊商品應具備的基本特徵,它要求旅遊產品,特別是旅遊紀念品不論在所用材料、製作工藝還是使用性能、包裝裝潢等方面都應體現較強的質量意識。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除了一些比較大的企業較規范生產經營外,部分中低檔的旅遊紀念品是由一些小企業,特別是經營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來完成。技術和設計能力有限,產品做工粗糙,檔次較低,更有甚者,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使遊客購物沒有安全感,挫傷了其購物積極性。
旅遊紀念品的設計水平低,思路不開闊,創新能力差。在旅遊紀念品的生產環節中,產品設計是最主要的,設計賦予產品神韻,如:北京著名的旅遊景地故宮、頤和園等保留的大量文物和藝術品,這些藝術品的復製品既能反映北京的皇城文化,同時也是國內外遊客留念、收藏、贈友最具有紀念意義的產品,對購買的號召力也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提高設計水平和創新能力是目前旅遊紀念品生產企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旅遊紀念品層次不豐富,高低檔兩極分化,不能兼顧國際國內遊客需求。不同的旅遊者具有不同的消費水平、文化素養和購物偏好,旅遊產品的開發應該注意努力滿足各層次旅遊者的購物需求。從目前旅遊商品市場反映,我們的旅遊產品層次簡單,一些商品定位較高,價格昂貴,非一般遊客所能買得起。而多數商品為初級產品,質量較差,難以滿足物質文化與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國內遊客對紀念意義、收藏價值的需求。事實上,大多數國內外遊客感興趣、願購買的是那些特色鮮明、有一定檔次和文化品味、質量好、經濟實惠的旅遊產品。因此,旅遊產品的開發與生產的層次應以中檔為主,減少初級產品,適當增加高檔產品。使各個層次的遊客具有一定的選擇空間,以購買到理想的旅遊紀念品。
旅遊紀念品開發專業人才匱乏,科研力量薄弱。這是制約旅遊產品開發上檔次、出特色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市及生產企業中從事旅遊產品設計開發的技術人員,很少受過旅遊專業教育,其多數為半路出家,導致了旅遊產品開發專業人才的缺乏。培養中高級專業人才,增強旅遊產品研發力量,已成為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對策
盡快提高旅遊紀念品的文化品位。據調查分析,旅遊者購買紀念品其主要心理是希望購買到能夠真正代表旅遊地的優秀文化,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以此來獲得精神上的高層次享受。這種產品應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底蘊並集實用性、裝飾性、欣賞性、紀念性、方便性、地域性和情感性於一體,使其在玩賞、收藏、使用和饋贈親友時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滿足。因此盡快地、科學地、最大限度地提高旅遊紀念品設計與生產的文化品位,是當前的首要工作之一。提高旅遊紀念品的文化品位可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提高生產企業的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將旅遊紀念品的文化品位與藝術特色緊密結合。逐步培養一批專業設計人員,加強科研力量。以挖掘北京的地域特點和文化背景為依託,設計和生產出獨具藝術特色的旅遊紀念品。第二、了解市場,開拓思路不斷使旅遊紀念品的文化品位順應文化消費的需求;力求產品在包裝裝潢、商標、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的設計生產上,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克服無的放矢,閉門造車和沿襲老套路的設計生產理念。第三、提高旅遊紀念品的科技含量。目前,我們有一些旅遊產品的生產企業,製作水平相對低下,工藝手段較為落後,也是造成旅遊紀念品發展落後的原因。提高其產品的技術含量,除了使產品質量提升和更具價格優勢,同時也能更加鮮明地把產品的藝術、形態美感以及應具有的文化因素表現出來。
重視旅遊紀念品的包裝與裝潢,使產品的內在涵義與外在包裝有機結合,樹立良好的產品形象;旅遊紀念品的包裝設計與內在產品的關系緊密相連,設計開發的旅遊紀念品本身所包含的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品位等特性,這些賦予了旅遊紀念品以獨特文化內涵,同時要求紀念品的包裝設計必須與之相契合。其一,旅遊紀念品的包裝設計應突出民族文化特點和時代特徵。北京歷史悠久,皇城文化深厚,在時代發展中沉積了古代、近代及現代民間藝術的精華,這是一筆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這種民族性、文化性和時代特徵應該在產品的包裝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才能使其更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另外,包裝上選材合理,製作巧妙,造型獨特,裝飾風格鮮明並具有濃郁的地方傳統格調等方面的有機結合,這些都是一件完美的旅遊紀念品所應具備的內容。其二,旅遊紀念品在包裝材料的選擇上應以天然材料為主,如:紙、竹、木、泥、植物莖葉等材料因地制宜,量材施用來設計各種包裝物品。通過產品與個性包裝的組合創造不同檔次的紀念品,以滿足不同層次遊客的需求,進而豐富紀念品的種類。
緊抓奧運機遇,加緊培育和創造品牌,加大宣傳力度,充分挖掘旅遊市場潛力;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行,是我們發展旅遊產品打造品牌紀念品最有利的時機。藉此契機,向國內外遊客宣傳我們的產品,以擴大影響。樹立北京旅遊產品的良好形象並通過旅遊市場的歷練,逐步篩選、培育和打造北京旅遊紀念品的品牌,充分挖掘旅遊市場潛力,不斷提高其市場份額。
(一)北京旅遊紀念品的品牌塑造
北京旅遊紀念品品牌塑造,關鍵在於企業綜合素質的提高。必須在設計研發、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訓和媒體宣傳等方面構建聯合體系,同時要從人才、管理、運營力,文化、藝術、創造力,產品、宣傳、營銷力著手全麵塑造和提升企業的形象和影響力。要達到這一目的,不僅企業要努力,政府等有關部門要從政策、資金、環境等方面給與相應的支持。
(二)加強北京旅遊紀念品的宣傳,提高北京旅遊紀念品的知名度
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相當一部分旅遊消費者對北京的旅遊紀念品並不了解。因此,加大對北京旅遊紀念品的宣傳,讓消費者和來京旅遊者從商品的品牌、質量、信譽、內涵等方面深入廣泛的了解也是發展北京旅遊紀念品的重要工作之一。
(三)加強北京旅遊紀念品,設計、開發、生產、經營隊伍及專業人員的培養和訓練
充分發揮北京產、學、研一體的優勢,開展職業素質和專業人才的培養訓練工作,使他們在旅遊文化、產品文化內涵、生產與工藝技術、產品設計與包裝、國內與國際市場營銷等方面得到培養與訓練,以全面提升旅遊產品從業人員的素質。推進專業技術人才定向培訓制度,建立旅遊產品人才庫。
❺ 讀工業設計專業需要考研嗎
我現在大四也快畢業了,我就給你說說這個的必要性,這個是需要的,我感覺很需要,不回管是藝術類的還答是哪類的,都是需要考研的嘛,不管去了公司是啥職位都是升職的好幫手,有一個研究生學歷還是不一樣。
具體來說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機構和科學研究單位從事工業產品創新設計及相關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設計、傳播設計、人機交互設計、環境與展示設計等領域的開發、研究、策劃、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復合型工業設計師後備人才。
❻ 廣州塔是誰設計的
廣州電視塔的設計師是馬克·海默爾(簡稱「馬克」)和他的妻子芭芭拉·庫伊特。
1、設計師:
海默爾夫婦是一對年輕的荷蘭建築師。
馬克·海默爾(Mark Hemel)和他的妻子芭芭拉·庫伊特(Barbara Kuit),都曾在荷蘭代夫特(Delft)理工大學和倫敦的AA建築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學習,之後馬克·海默爾在AA任教,芭芭拉在扎哈·哈迪德的事務所工作了5年。
在參與廣州電視觀光塔競標之前,馬克·海默爾和他的妻子芭芭拉·庫伊特創辦的事務所幾乎沒有什麼海外建造經驗,但他們的設計最終成為這個總投資超過20億元人民幣項目的實施方案。
2、建造過程:
2003年12月15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關於加快廣州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提出本項目「由市建委牽頭負責,廣州電視台配合」,正式啟動了廣州新電視塔建設工程。
2004年廣州塔進行全球設計競標,中標方案:建築設計高度450米,中部扭轉形成「纖纖細腰」的橢圓形。隨著高度的盤旋升高直徑卻逐漸減小,不同樓層的功能分布是根據其所在的氣候區而命題。
2005年11月25日,廣州塔正式動工興建。
2006年4月6日,廣州塔基坑工程驗收完成,開始施工總承包開標。
2006年4月25日,廣州塔開始主體樁基礎工程施工。
2008年8月27日,廣州塔454米的主塔體完成封頂,超過中信廣場成為廣州最高建築。
廣州塔全部施工任務計劃在2009年底完成,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並承擔廣州亞運會的轉播任務。
廣州塔於2009年9月28日建成,廣州塔已於2010年9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10月1日起正式公開售票接待遊客。
(6)文化旅遊產品創新設計擴展閱讀:
所獲榮譽:
2009年4月,廣州塔大型結構診斷與預測系統(結構健康監測)獲國際級第37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及創新技術與產品展覽金獎和大會特別大獎。
2010年4月,獲國家級鋼結構行業質量金獎:鋼結構工程(製作)2009年度中國建築鋼結構金獎(國家優質工程)。
2011年5月,被評為國家級2010年度綠色建築示範工程。
2011獲得年度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2012年6月,獲得國家級建築設計金獎。
❼ 如何創新全域旅遊標識系統設計
西安榮輝標識牌設計製作廠介紹,全域旅遊標識系統是一條有機且符合旅遊發展規律的「線索」,它能串起全域與旅遊相關的各種「珍珠」(項目、業態以及其他相關元素),給城鄉空間「戴上一條美麗的項鏈」,實現全域旅遊發展的創新突破。
對於「創新全域旅遊標識系統設計」問題,可以通過以下六個思路參考。
一、5A水平標識系統:創造旅遊景區城鄉空間
將5A級旅遊景區標識系統規劃設計的若干思路應用於全域旅遊范圍,按照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標准,要求各種引導標識(包括導游全景圖、導覽圖、標識牌、景物介紹牌等)便於旅遊者順利完成全域旅遊,提高休閑游覽質量,提高城鄉空間的精細化程度,打造美麗城區、美麗鄉村,打造全域大景區,將全域空間以精細貼心的方式展現在遊客面前。
具體而言,各種引導標識規劃設計要求:外形精美別致,特色突出,藝術感和文化氣息濃厚,烘托全域整體環境;選材具有較高檔次,具有生態性,與環境相協調;信息內容完善,根據區域位置使用中英及其他外文對照;位置安排合理。
二、主題文化標識系統:創造旅遊文化城鄉空間
茫茫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神與靈」,文化是全域空間的靈魂,是體現地區差異性的關鍵所在。
全域旅遊標識系統要成為特定的視覺符號,是區域形象、特徵、文化的綜合濃縮,要求凝練旅遊文化背景,按照本地文化演繹出旅遊故事,將旅遊故事應用到全域旅遊標識系統規劃設計當中。
並結合與主題相關的特色創意建築物和構築物、特色文化休閑功能設施和主題文化小品、環境藝術的點綴,以及主題文化活動,讓遊客感受具有鮮活靈魂的旅遊城鄉空間。
三、興奮高潮標識系統:創造旅遊體驗城鄉空間
在全域旅遊標識系統規劃設計中,一方面,標識系統要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使遊客對當地旅遊對象的形象、空間位置以及整體環境獲得了解;另一方面,標識系統本身也是旅遊吸引物,要作為城鄉全域面貌和文化的代表,給遊客帶來具有獨特印記的旅遊體驗。在這方面,英國伊甸園的旅遊標識系統設計做得比較突出。
具體而言,旅遊標識系統的規劃設計是旅遊體驗設計中「視覺設計」的重要方面。旅遊標識,要成為全域旅遊體驗設計中的一種興奮點、高潮以及體驗線索。總之,要像規劃設計興奮點、高潮旅遊吸引物體系那樣設計全域旅遊標識系統。
四、二次營銷標識系統:創造旅遊惠民城鄉空間
「二次營銷」指對已經來到旅遊目的地的遊客再次進行的營銷。
全域旅遊標識系統不僅僅局限於對遊客在旅遊交通上的引導,還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對已經來到旅遊目的地的遊客進行旅遊消費行為的合理引導,開展全域旅遊「二次營銷」。
全域旅遊「二次營銷」標識系統,針對各個具體的旅遊消費項目,以遊客所在位置附近的旅遊消費項目為主,突出品牌旅遊消費項目,對遊客進行信息傳遞,在交通站場等遊客停留時間較長的地點,要重點配置面向遊客空餘時間注意力的旅遊「二次營銷」標識系統,可以進行廣告、媒體資源經營。
五、居旅和諧標識系統:創造旅遊融合城鄉空間
城鄉空間,既是本地居民生活工作之所,也是外來遊客旅遊休閑之處。全域旅遊標識系統同時具有兩種功能:一是為本地城鄉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二是向遊客全面呈現本地旅遊信息,為遊客提供便捷服務。
全域旅遊標識系統的規劃設計應以創造居旅和諧空間為目的之一。在全域旅遊標識系統的規劃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在旅遊發展和城鄉發展中不同利益主體的訴求,如引導居旅分流;同時,全域旅遊標識系統的規劃設計方案,也宜有社區參與程序,要讓本地居民接受、喜歡這些旅遊標識。
六、無限創意標識系統:創造旅遊超越城鄉空間
將無限創意注入全域旅遊標識系統的規劃設計之中,要通過巧妙構思、不懈創新,打破傳統思維的桎梏,從時間、空間等各種角度深入研究,設計出想像力豐富、充滿情感、真正打動人心的旅遊標識,並要恰如其分地表達區域特點,使旅遊標識與區域特徵生出水乳交融的共鳴,在人們心中留下地標性印象。
❽ 大足石刻旅遊開發現狀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縣是重慶市版所轄郊縣權,始建於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全國首批甲級開放縣,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遊縣的起點,全國生態農業先進縣,重慶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大足縣歷史悠久,人文景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縣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余身,銘文10萬余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2002年12月1日在摩洛哥歷史文化名城馬拉喀什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神聖殿堂。
❾ 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現
時下,一些地方熱衷於花費巨資復建古城風貌,比如河南開封就復建宋都古城汴梁;或者花高價錢修建一個假古董,比如各類仿古建築。諸如此類的做法,還常常美其名曰「展現文化魅力」。此番,襄陽市建設「射鵰情侶」雕像,顯然也承襲了這一邏輯思維。
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建築師王澍曾說過一句話:中國熱衷於建大型地標建築是因為對自己的文化、生活缺乏信心,越有自信的地方越是不需要地標的,因為他就生活在那裡。不停復建古城風貌也好,修建假古董也罷,抑或是給「郭靖黃蓉」這樣的虛擬小說人物塑造雕像,心理基礎如出一轍,歸根結底都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
有支持者說,立雕像本質上傳遞的是一種精神。此論讓人感到可悲,當傳遞精神需要依靠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來實現時,是否意味著我們的精神已經極度貧瘠?更有支持者認為,借金庸之筆為襄陽造勢,對於弘揚襄陽的歷史文化、提升襄陽的知名度是有利的。對此,我們不禁要問,為了旅遊、為了GDP,難道就可以不擇手段嗎?
打造城市名片、提升知名度,需要充分尊重史實,而不是一味地混淆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界限,走向隨意解構歷史、戲說歷史、消費歷史、杜撰歷史的極端。而這,亟待提升文化自信心,充分重視本土文化的培育和挖掘,讓文化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