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如何發展城市旅遊業

如何發展城市旅遊業

發布時間: 2020-12-22 19:14:13

① 如何實現城市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

1、城市建設應充分考慮綜合旅遊功能,打破城市與旅遊簡單的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將城市本身作為一個大旅遊景區和產品,貫徹「城市即景區,景區即城市」的發展理念。
以旅遊者需求為導向統籌公共服務資源,從而推動整個城市的旅遊化發展。旅遊公共交通體系建設,不僅體現在城市之間、區域之間的大交通,更體現在市內綜合交通體系之間的連接便利性;信息化升級北京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完善旅遊安全預警、救援體系。通過一系列扎實的措施,促進城市環境建設功能化、城市基礎設施景觀化、城市文化氛圍鮮明化、城市旅遊服務體系配套化。
2、以大旅遊觀念為指導,拓展旅遊產業融合的廣度與深度。
構建一批會展旅遊、文化創意旅遊、鄉村旅遊、旅遊裝備、旅遊在線服務等品牌企業,遴選「北京旗艦旅遊企業」進行扶持與培育;加大旅遊投融資力度,促進旅遊企業的成長,大力推進開發符合北京城市發展和旅遊發展總體定位的引擎性旅遊項目建設;引領旅遊產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化,推進智慧旅遊;建立市場互育機制,提升北京旅遊產業國際化水平。鼓勵大型旅遊企業、著名旅遊管理公司和知名旅遊品牌適時實現跨國經營、連鎖經營與品牌輸出,吸引酒店企業、旅行服務企業、郵輪公司等在京設立跨國公司總部。
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它不僅傳承城市的歷史感,而且是延續城市生命的關鍵,旅遊與文化的相互滲透是城市與旅遊融合發展的深層次形式。
要不斷挖掘北京的城市文化、標志性建築、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繁華商業街區、奧林匹克公園等旅遊資源,形成京味特色文化旅遊產品和創意旅遊產品;將北京胡同游和老北京深度體驗與社區參與緊密結合,形成不受行政地域限制、旅遊與居民生活就業協調發展的民俗旅遊片區;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創意產業園區,形成新的旅遊景觀。
4、大力實施旅遊全球營銷戰略,
全方位打造北京作為國際高端旅遊目的地的形象,加強城市旅遊形象宣傳推廣;以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總部落戶北京為契機,著力構建國內外旅遊城市聯盟體系,發揮旅遊對城市發展、對遊客服務的促進作用,促進城際、區域、國際旅遊產業的互動;強化北京旅遊品牌建設,在長城、故宮等北京旅遊要素知名品牌的基礎上,選擇奧運公園、798、什剎海、三里屯、秀水街等新的北京旅遊知名品牌,形成質量可靠、能代表北京形象的旅遊要素品牌;挖掘、利用城市營銷新媒體,藉助社會化媒體開展口碑營銷。
5、改善自然環境,實施動態監測、信息公開、數據共享、區域聯合治理;改善社會環境,探索建立與當地社區聯合共管的經濟運行機制,使當地社區成為真正的主人;改善旅遊市場環境,建立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旅遊執法體制;改善政策環境,完善北京旅委的綜合職能,積極爭取有利於入境旅遊便利化的政策,爭取免稅和退稅政策試點;改善人才環境,鼓勵在京院校開設旅遊城市管理、城市營銷、國內外旅遊城市比較研究等相關課程,在條件成熟的院校可以新增旅遊城市管理本科或研究生專業,以滿足對高層次、專業化旅遊城市管理人才的需求。
選自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文系北京社科基金項目「北京建設國際一流旅遊城市研究」〔項目號:11JGC103〕的階段性成果

② 怎樣促進旅遊業深度發展

首先是觀復念上的創新。
按照城市制即旅遊,旅遊即城市的理念把秦皇島真正建設成為一個精品大景區。把旅遊六要素同整個城市的方方面面結合起來,充分重視和利用好城市形象、社會風貌等社會資源。其次是管理上的創新。
從對旅遊業的管理上升為對旅遊活動的管理,變條帶式的管理為板塊式的旅遊目的地管理,實現旅遊管理從行業管理向目的地管理的跨越。緊緊圍繞來秦旅遊者需求設計和創新管理服務體系,努力提高服務質量。
第三是產品上的創新。設計培育新的主打旅遊產品,探索大型參與式的四季皆宜的旅遊項目開發思路。加強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整合,打造特色節目。加快旅遊產品的更新換代,組合新的旅遊線路,創建「宜游」發展環境。

③ 如何發展本地區旅遊業

旅遊跟其他行業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你一出生就面對所有景區的競爭!旅遊策劃機構雖多,有實力能力的卻是極少數,告訴大家一個客觀的事實,90%以上的旅遊規劃院和公司都不懂旅遊!旅遊說白了就是發動群眾!一年發動幾百萬群眾不遠千里而來,這個能耐得有多大!不亞於一個革命家。全國不超過十個人有這個能耐,當今已進入全民開發旅遊的年代,旅遊競爭高度白熱化,常規的旅遊產品和項目已很維生存,只有超常規、震撼性的旅遊項目才能保證生存發展!當你選擇熊大尋策劃機構的時候,你的項目已經成功了一半!
改革開放40周年,我國的旅遊經濟達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現在進行的城市化,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過去的十年,是中國城市化發展最快的十年。未來大體上要在三十年到四十年的時間內,三到四億農民進城,這在全世界都沒有先例,也成為一個世界現象,將影響世界。隨之而來的城市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無論是東部沿海地區的特大型城市,還是西部地區的小城市,變化都是日新月異的,讓人眼花瞭亂,在這種背景之下,旅遊和旅遊產業異軍突起,熊大尋旅遊規劃公司認為,未來的首富一定在旅遊業!中國百分之90 的規劃公司都不懂旅遊,把公司完整版案例放進官網的更沒有一個,而我們做到了!「我出奇招,你出奇跡」未來,世界的旅遊看中國!

④ 如何實現文化與城市建設,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宏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在城市區域的總和。中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的總和。微觀意義上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文學藝術、廣播電視以及各種社會性、群眾性的娛樂性活動的總和。
我院認為,城市文化建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培育具有現代素質的市民。這是城市文化建設的關鍵。市民是城市的主體,是城市社會文明的創造者和體現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載體。城市市民的素質如何,直接決定著一個城市的形象。沒有現代素質的市民,現代化城市由誰來規劃?由誰來建設?由誰來鞏固和發展?一個充滿小農意識和市井習氣、封閉保守的城市,是無法成為一個現代化城市的。廣大市民只有不斷增強城市意識、開放意識、法制意識和現代生活環境意識,促進一個城市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精神風貌,有濃郁的崇文意識、有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個城
市才能現代化。
二是建築具有個性的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觀形象,它包括城市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時尚的外觀形象。諸如,城市的空間布局,建築的造型、風格、色彩以及道路、廣場、公園、雕塑、路燈、欄桿,甚至路牌、廣告等等,都不能凌亂無章、殘缺不全、千人一面。要講究城市的整體和諧和審美情趣,有文化個性和藝術感。形象文化就像一個人的臉,是城市文化的物質載體。像巴黎、倫敦、莫斯科、法蘭克福、威尼斯等世界一些文化名城,都具有獨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形象文化中,標志性的文化、體育設施必不可少,往往一兩個標志性文化設施就能提升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如悉尼,一個著名的海上歌劇院,就大大提高了它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
三是充分挖掘城市的歷史文化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是一個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現,是一個城市文化個性的生動體現,也是一個城市(特別是中國城市)成為文化名城的一種最獨特的文化優勢。像世界文化名城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是歐洲文藝復興中心,曾經產生過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一大批世界名人,它是一個完全靠歷史文化資源而名揚世界的城市。又如比薩、威尼斯也是如此。在國內,像曲阜,也是完全靠歷史文化資源而蜚聲國內外的。
四是形成若干個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或藝術團體。教育是文化的基礎,科技是文化的精華,藝術團體是文化的結晶。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將這三者作為衡量一個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關鍵性指標。特別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一些由移民發展起來的現代化國家,更加重視教育和科技。像美國的波士頓,之所以能成為文化名城,靠的就是這三者。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為美國培養了不少總統,還有數不清的專家學者,其中不少人獲得諾貝爾獎。波士頓的交響樂團、芭蕾舞團不僅在美國,甚至在世界都是一流的。
五是有繁榮發達的文化產業。所謂文化產業,主要包括文化娛樂產業、影視及音像製品業、新聞出版業、文化旅遊業以及一些與文化相關的美食、美容、時裝、休閑、美術品產業等等。文化產業作為「朝陽產業」,既可以有力地促進經濟發展,也可以極大地提高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美國文化名城洛杉磯,靠「迪斯尼樂園」和「好萊塢城」,形成了驚人的影視及音像製品業和文化旅遊業。現在,法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許多城市,都將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我國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也已將文化產業列入國民經濟優先發展的重點。
六是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所謂群眾文化,既指城市市民之間自娛自樂的文化形式,比如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等等,也指一些節慶文化活動。群眾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文化名城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內容,特別是節慶文化活動,對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養成群眾的文化意識,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⑤ 旅遊怎樣帶動地方經濟

1.旅遊扶貧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提升旅遊業發展能力,拓展區域旅遊發展空間,構建旅遊產業新體系,培育旅遊市場新主體和消費新熱點,不僅能夠帶動廣大鄉村的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廁所革命、道路建設、農田改造等,提高農業人口的福祉,還能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質量,並形成統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鄉旅遊大市場。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標志。
2.優化產業結構,推進供給側改革
發展全域旅遊,是解決旅遊供給側不足的有力抓手。有利於統籌出台鄉村旅遊的農村用地政策;有利於創新金融產品,盤活旅遊資產;有利於按旅遊人口需求創新公共服務設施設計和建設規劃。有利於統籌域內各類資源,進行高效配置。
3.推進旅遊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旅遊業已經發展成為全民廣泛參與就業、創業的民生產業,成為綜合性的現代產業,對相關產業貢獻大幅提升。但旅遊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包括管理體制、行業隊伍水平、公共服務設施、旅遊收入結構、旅遊投資和經營環境等,落後於當今社會發展需求,這些問題,大都需要通過發展全域旅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去解決。
4.順應全民旅遊,自助游,自駕游趨勢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旅遊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出遊方式上,自助游超過85%,自駕游超過60%,一個區域的旅遊質量、口碑,不單單取決於旅行社、酒店、景區等服務質量,而是由整個區域的綜合環境決定的。推進全域旅遊,整體優化旅遊的全過程,才能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的旅遊需求,才能將旅遊業發展成為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 現代服務業。

⑥ 如何發展旅遊業

首先是觀念上的創新。
按照城市即旅遊,旅遊即城市的理念把秦皇島真正建設成為一個精品大景區。把旅遊六要素同整個城市的方方面面結合起來,充分重視和利用好城市形象、社會風貌等社會資源。其次是管理上的創新。
從對旅遊業的管理上升為對旅遊活動的管理,變條帶式的管理為板塊式的旅遊目的地管理,實現旅遊管理從行業管理向目的地管理的跨越。緊緊圍繞來秦旅遊者需求設計和創新管理服務體系,努力提高服務質量。
第三是產品上的創新。設計培育新的主打旅遊產品,探索大型參與式的四季皆宜的旅遊項目開發思路。加強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整合,打造特色節目。加快旅遊產品的更新換代,組合新的旅遊線路,創建「宜游」發展環境。

⑦ 一個城市要發展旅遊,應該具備哪些先決條件

經濟是社會的命脈,是一個社會持續健康向上發展的根本支柱,是一個鏈條,拉動著社會。它依託並承載著人們的生活,經濟活動全球化,獨立的社會群體才能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共榮,共同發展。無論是農業、工商服務業,它們的發展必須要符合一定的區位,符合當地的地理條件、經濟的發展程度,才能起到對當地經濟的推進作用,一個方面的過度、高速發展都將給社會造成隱患,旅遊業也同樣如此。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休閑,休閑活動與旅遊又是息息相關的,休閑業的發展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為了一個新的拉動國家經濟增長點的產業部門和消費方向。旅遊業的發展勢必成為眾多學者專家們討論的一個重要話題。然而,怎樣發展旅遊業才能使其更健康的、有利的可持續發展,而又不會讓其成為過分影響地方經濟的命脈的部門,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同時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對當地社會文化的影響也是具有兩面性的。建立一個較完善的、具有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我認為一般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1、在資源上,它需要有一定的先決條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底蘊、歷史價值。2、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無論一地的旅遊開發條件是否優越,是否具有可開發性,首先它必須有便捷往來的交通,網路交通才能帶來更多的外部遊客。3、一定要有一批能夠熟悉經營管理和新事物開發型的人才,並能繼續吸引、網羅技術人員,能夠擁有穩定的人才來源和技術源。4、有一個高效、勤奮,能夠與各個政府部門主動積極聯系、協調的管理和服務機構。為旅遊者創造一個溫馨、舒適、放心的旅遊大環境,能為需要幫助的遊客提供盡可能周到的服務。5、旅遊活動的多樣性。能為旅遊者提供多樣的,具有休閑娛樂性的項目,能讓遊客的心情盡可能的得到釋放。6、旅遊區要與商業、生活區有緊密的聯系。7、做到不破壞周圍環境,人地和諧,可持續發展。 旅遊業應當合理的適應地區經濟的發展與旅遊資源,旅遊服務設施平台和服務水平的建設應帶有地區差異性。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快慢決定了消費水平的高低,開發適宜本地經濟消費的旅遊目的地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客源地與旅遊地的距離影響著消費的高低,怎樣的把握兩者間的平衡是開發前首先要考慮到的,即要為當地的發展帶來經濟效益,又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不至於浪費資源。雖然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已為長距離的旅遊活動減少了阻礙,但中短途的活動仍然是佔主要部分。同時,旅遊並不是只為富人服務的,它面向的是全社會,它要即能滿足中高等收入人群的休閑,又能給更多的老百姓帶來精神和文化上的享受,這才是發展旅遊業所希望看到的。 不應當過分開發當地的旅遊資源,應使其與自然環境相協調。發展旅遊應考慮到到旅遊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地理環境影響著人類的活動,同時人類的活動也給資源環境帶來極大的消極影響。 合理利用區位優勢,建立具有影響力,擁有核心作用的產業集群。積極的將自身與周邊范圍內的旅遊資源聯系起來,創造積聚效益。用品牌創造影響,用特色拉動效益,堅持獨有的文化與歷史要素,大力發展特色旅遊。旅遊業可以成為一個城市發展的名片,提升城市的品味,定位文化風韻。 旅遊業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旅遊業作為一項重要的新興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解決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為社會帶來巨大的幫助。旅遊業所需的人才類型是多樣的,大多數從業人員的技術要求較低,培訓掌握難度比較容易。因此,就能為一部分文化水平較低的失業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為社會的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旅遊業對經濟的影響:旅遊業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收入,擺脫地區貧困,因其投入一般較低,因此對貧困地區的幫助是巨大的;促進了商業消費,加速了經濟增長;合理和優化了產業結構部門,作為非生產性行業,帶動了其它的相關產業;跨國旅遊的飛速發展對本國的外匯收入也起到了積極作用。旅遊業並不能作為當地政府的唯一支柱產業,無論是社會動盪、經濟危機等一系列不確定因素都會對旅遊業的發展產生重大的沖擊。 旅遊業和旅遊活動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保存和發揚了當地特有的文化,對本地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要對本地文化內質、純粹性注意保護防止遭到破壞和退步;促進了各地區間的文化交流,相互學習,達到共同進步;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改善。由於旅遊者來自於各種文化地域、旅遊者素質高低不同,要防止破壞了當地的社會風氣和安定。 發展旅遊能帶來相當大的經濟收入、社會影響,對資源合理、充分的利用,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系,能使自然資源與生存條件共同有利的發展。只有兩者相統一,才能達到和諧共建的發展。

⑧ 特大城市怎麼發展旅遊業

從環境抓起。
治理好環境對旅遊業相當重要,特大城市往往污染更嚴重,只有先治理好環境才能更好發展旅遊業。

⑨ 怎樣來發展旅遊

城市旅遊業已經在中國旅遊業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一些中小城市仿照大城市來確定自己的旅遊發展戰略,結果並不十分理想。那麼,中小城市如何發展旅遊業?我們認為,需要有適合中小城市特點的旅遊業發展思路和發展戰略。
培育和突出特色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是城市的競爭力。中小城市發展旅遊業更要在特色上下功夫。特色體現在多個方面和多種形式。從旅遊資源的角度來看,主要有歷史傳統文化特色、自然風光特色、民俗風情特色、地熱溫泉等休閑產業特色,等等。有好的旅遊資源,並不等於有好的景點和景區。旅遊資源僅僅是發展旅遊業的基礎。資源需要挖掘,特色更需要培育。把特色旅遊資源培育轉化為特色旅遊景點,是中小城市發展旅遊業的重點。
在培育特色景點上,首先,要把旅遊景點打造為精品。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把旅遊資源開發為具有獨特性,甚至惟一性旅遊產品。精品並不等於高檔和現代化。遊客遠離城市到深山老林,想看的是生態美景,目的是尋找 「野趣」,不是到那裡去享受城市的現代化和舒適感。
其次,城市風格與旅遊景點的格調要相匹配。景點吸引人的眼球,城市卻影響人欣賞景點的心情。一些中小城市雖然有獨特的風景,但是在景點開發和城市建設上,盲目模仿一些知名景點和建築的風格,千篇一律,外在的形象掩蓋了內在的特色。
第三,要完善旅遊景點的配套設施。主要是要降低到達景區的交通成本、時間成本以及提高安全度和舒適度。這要求加強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建設。
第四,用創意創造特色。旅遊資源往往不是獨有的。但是特殊的創造力卻能把資源優勢轉變獨特的旅遊項目。2005年是我國的「紅色旅遊年」,有關部門開辟了30條精品線路和100多個經典景區名錄。今年紅色旅遊異常火爆。但是有些城市在紅色旅遊線路上來點綠色(生態旅遊),搞「雙色」甚至「彩色」旅遊,收到了更好的火上加火的效果。
甘當配角,主動參與旅遊分工

甘當配角就是指中小旅遊城市要主動融入區域旅遊產業鏈條,參與旅遊分工。從旅遊業發展的趨勢來看,區域旅遊合作不斷加強。以「市場開放、客源互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原則的區域合作,已成為全球旅遊界的共識。國內的區域旅遊資源整合和區域旅遊合作也正蓬勃興起,三峽景區、長三角綠色旅遊通道、泛珠三角旅遊區域、京、津、冀首都都市度假旅遊圈以及環渤海旅遊圈等區域合作夥伴已先後形成。區域旅遊資源整合也成為2005年國內旅遊市場的主要看點之一。
中小城市很難成為遊客的直接目的地,它們主要是區域旅遊產業鏈條的一個節點。中小城市想要發展旅遊業,就要創造條件,主動接受區域內其他成熟旅遊景區在客源、推介、品牌、服務人員等方面帶來的外部溢出效益。最為關鍵是要把開發出來的旅遊景點和景區納入區域內的旅遊線路。另外,進行開放式的旅遊資源整合,跨越行政區劃限制,打破地方保護主義,通過市場機制建立一種利益合理分配,權責清晰明確,自我強制約束的協作機制。說白了,就是建立一種避免機會主義的機制,保證合作的長期性。
還有,要加強景區管理,提高服務檔次和水平,不能因為自己影響了整條旅遊路線的形象,拖了「後腿」。只有這樣,才能在分工中提高自己在整條線路中的價值和主導權。
努力完善旅遊產業鏈條
它與參與區域旅遊分工是不相矛盾的。完善旅遊產業鏈條,就是要求中小城市在區域旅遊鏈條中佔有更多的環節,讓遊客認為值得在這里度過更長的時間,花費更多的錢,使自己獲得更多的旅遊收入和增加值。
旅遊業是一個朝陽產業,主要是指它是一個發展很快並且帶動能力強的產業。它的社會性、綜合性很強,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但是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旅遊業主要停留在「看」的階段,還算不上「游」,主要靠旅遊景區獲得門票收入。即使遊客吃住在中小城市,也是把吃住當作必需品來消費,只要湊合就行。購物和娛樂消費支出就更加少的可憐。對於任何一個想把旅遊業當作支柱產業來發展的城市,都要不斷完善旅遊產業鏈條,把遊客吸引來,並且留得住,使其多消費。
首先,要擴充特色旅遊景區和景點的數量,使遊客可看的、可觀賞的東西增加,讓遊客真正「游」起來,而不是在城市的某個景點一掠而過。當然,增加景點一定要考慮市場風險,堅持寧缺勿濫,不搞濫竽充數,一個總趨勢是要從重點發展觀光旅遊景區向重點發展度假旅遊和專項旅遊景區轉變。
其次,要圍繞「游」發展相關產業,讓遊客吃出特色,住出品位,買得放心,玩得開心,也就是要把單一的觀光旅遊轉變為綜合旅遊,把過境游轉變為消費游。
第三,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開發一些特色旅遊產品。
細分市場,增強針對性
任何一個發展旅遊業的中小城市不可能面向所有遊客。它只能吸引某個具有大致相同需求的特定群體。這個群體就是一個細分市場。不同的劃分標准,有不同的細分市場。按地理環境來細分,可分為近程旅遊者和遠程旅遊者兩個細分市場。按照旅遊者本身的特徵來細分,可分為老年旅遊市場、中年旅遊市場、青年旅遊市場等三個細分市場。中小城市發展旅遊業要從自身的旅遊資源、區位、人力資源等優勢出發,瞄準特定的細分市場,針對特定的客源,提供旅遊產品和服務。
有研究表明,如果旅遊城市把鄰近地區市場作為銷售重點,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小城市首要的旅遊細分市場是其周圍大城市的遊客。城市居民隨著收入水平的上升,對短程休閑旅遊的需求越來越大。中小城市要通過結合自身優勢,重點發展健康旅遊、娛樂旅遊、觀光旅遊、度假旅遊、體驗旅遊、科普旅遊等項目,吸引大城市的遊客。
另外,中小城市要留住本地區的休閑性遊客。要重點開發一些適合青少年的教育娛樂旅遊、主題公園旅遊、體驗生活旅遊等項目,通過開發家庭式的團體旅遊項目,留住本地遊客。
加強旅遊推介
旅遊推介就是旅遊產品的銷售過程,是旅遊業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隨著城市政府逐漸認識到旅遊產業的重要性,各種旅遊宣傳廣告鋪天蓋地,各地爭先恐後地舉辦各種旅遊節。這些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很多推介活動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為此,要改進宣傳促銷手段。
第一,有人提出在宣傳促銷上要堅持「三取消、四藉助」。「三取消」就是要取消大轟隆、地攤式的宣傳,取消支離破碎、東拼西湊式的宣傳,取消沒有認真策劃、隨意性的宣傳。「四藉助」就是要藉助主流媒體,藉助網路力量,藉助節慶活動,藉助名人效應。
第二,通過與旅行商合作宣傳促銷。通過旅行商出遊的遊客比例是比較高的。對於那些以吸引遠程遊客為主的中小城市,更要加強與旅行商的合作,比如共同製作客源地宣傳資料、宣傳廣告,通過後者直接向客源地宣傳促銷。
第三,要推進誠信旅遊建設。誠信是旅遊業生存之本。中小城市提供的很多休閑類的旅遊項目,「回頭客」是其主要客源。更要下大力氣規范旅遊市場,提高旅遊服務質量。
第四,要以品牌拓展市場。旅遊產品的宣傳促銷一定要注重樹立品牌。當品牌被旅遊者認可後,旅遊產品的推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
中小城市旅遊業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累積過程。現在很多城市政府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旅遊業發展目標,但是實施起來卻很困難,在景點的開發上容易出現半拉子工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一個科學合理的城市旅遊業發展戰略。
制定城市旅遊業發展規劃,首先,要遵循旅遊業自身發展規律,充分考慮旅遊資源、市場需求、配套設施、旅遊投資等各個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確定合理的旅遊業發展目標。
其次,要把旅遊業的發展放在更大的區域來考慮,既要考慮區域內的協作,更要考慮區域內「同質性」旅遊產品和服務帶來的競爭。在同一個區域開發相近的旅遊產品,容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最後導致整個市場萎縮甚至崩潰。這是制定旅遊業發展戰略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第三,要協調好旅遊業與其他產業的關系。現在很多中小城市都在以發展旅遊業為契機,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改善城市環境。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除少數能以旅遊業為單一支柱產業的中小城市外,大部分中小城市需要其他產業來支撐城市發展。城市建設的投資必須要考慮其他支柱產業發展的需要。同時,要注重旅遊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城市特色產業旅遊。 總之,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強、關聯度大的新興行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一些具備條件的中小城市是能通過發展旅遊業帶動城市振興的。這方面成功的例子也不少。但是旅遊業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特別是,它以人的流動和人的消費為基礎,以人的服務為根本,發展旅遊業對配套設施、區位優勢等方面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為此,中小城市發展旅遊業,一定要遵循旅遊產業發展規律,因地制宜、因市場制宜,創新模式,制定科學發展規劃,推動旅遊業的科學發展。本文鏈接: http://www.ly321.com/news/lvyoubaodian/2006_2_14_9_14_456738.htm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