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的發展帶動酒店業
Ⅰ 酒店管理對旅遊發展的影響
中國酒店業未來的發展情況
l、供給相對過剩,競爭激烈。
1996年到2000年旅遊酒店業共增加35.4萬間客房,平均年增長率為12.39%,而同期的客源增長率為4.0%。由於供大於求,導致酒店企業之間過度競爭。從1996年到1998年全國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和利潤率逐年下降,1998年開始出現全行業虧損。1998、1999、2000年三年虧損額分別為45.56億、53.64億和26.43億元。這種態勢。遏制了新的投資,迫使酒店產業的規模擴張速度降低,同時提出控制酒店總量、提高酒店質量等戰略性問題。
2、酒店業新的發展投資點將逐步西移並優化地域結構。
由於中國中西部地區具有較為豐富的旅遊資源,同時,國家又先後出台了一系列開發中西部的措施,一部分酒店投資將有可能從東部、南部地區轉向中西部地區。隨著中西部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旅遊資源的進一步開發,中西部的酒店業將會進一步發展, 成為中國酒店業新的、最有希望的增長區域。從總體來看,沿海發達地區各個城市旅遊酒店的總量和檔次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中部地區發展迅速,有望在近3年內就可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瓶頸主要是西部地區。
3、檔酒店的經營管理水平將繼續與國際接軌,努力發展具有國際水準的經濟性酒店將成為新的趨勢。
就競爭領域來看,在高檔酒店領域,外資酒店將繼續保持優勢,內資酒店大多集中在中低檔領域。而在中低檔領域,外資酒店還未採取行動。具有國際水準的經濟性酒店將成為未來競爭和建設的重點。經濟型酒店是外國酒店集團的關注點。據旅遊局作的中國旅遊業發展預測,到2020年,入境過夜旅遊者為9500—13900萬人次,年平均增長率為5.7%—7.75%。國際旅遊組織進行前景預測,認為到2020年,全球將有16億國際遊客,中國將有1.3億遊客入境,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國。就這個趨勢,外國酒店集團看準了中國的經濟性酒店是個有潛力的增長點。隨著有薪假期的實施、交通條件的改善、民眾收入水平的提高,國內旅遊迅速發展,國內客人已經成為酒店不可忽視的客源。未來需求趨勢是裝修樸素、干凈衛生、設施便利、價位適中的經濟型酒店將成為國內遊客所看重的酒店業類型。在質量、服務上,高檔酒店基本滿足需求,而中低檔酒店數量雖然很多,但和國際標准相差很遠。這種態勢,和國際、國內的經濟性客源的增長趨勢不相吻合。中國擁有24萬多個大中小酒店、賓館、招待所等住宿設施,其中1萬左右是星級酒店,佔4%。有23萬多家、96%以上的住宿設施未進入星級評定范圍。這里,多數是中、小酒店。所以,改造現存的中、小酒店,使其符合國際標准,這是將來酒店行業建設上的重點。關於旅遊業:
改革開放,中國旅遊業迎來了美好的春天。80年代初小平同志高瞻遠矚,提出要大力發展旅遊業,並明確指出旅遊業是創業是創匯產業,為旅遊業的發展打開了思想解放之門。1985年旅遊業被正式列入國民經濟計劃,成為經濟產業,1985年旅遊業被正式列入國民經濟計劃,成為經濟產業,徹底從事業接待型轉變為經濟產業型,20多年來旅遊業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最近關於「十五規劃」的建議中,再次提出要大力發展旅遊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連續三年將旅遊業列入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這20年發展旅遊業的主要經驗是。
可以說旅遊業發展前景廣闊
Ⅱ 酒店在旅遊產業發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飯店是旅遊者食宿等基本生活的物質承擔者。旅遊者外出旅遊,其基本生活條件——食宿等通常都由飯店提供,飯店是旅遊者游覽觀光或商務活動的生活基地,是旅遊者旅遊活動能夠持續進行的物質保證,因此飯店在旅遊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旅遊業是當今世界具有蓬勃活力和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被喻之為「無煙產業」、「朝陽產業」。旅遊業的發展,很重要的一點是抓好旅遊飯店的管理和建設,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享受的是吃、住、行、游、購、娛 「六大要素」的綜合配套服務,而旅遊飯店就佔了吃、住、購、娛「四大要素」,這恰恰說明飯店業在旅遊發展中的基礎作用。它不僅為旅遊者提供了實現旅遊的必不可少的條件,而且扮演著旅遊行業中舉足輕重的角色。
Ⅲ 摘 要: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帶動了酒店業的快速增長,經濟型酒店在業內的競爭也愈發激烈。本文通過對服務理
Summa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drove a rapid growth in hospitality.Budget hotels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 in this in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ervice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ianyungang HomeInns, and put forward the economy hotel servic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Ⅳ 青海地區酒店行業的發展對旅遊經濟有什麼促進作用
互相促進發展,旅遊業的發展可以帶動酒店行業。酒店行業的發展是旅遊業的一種保證。
Ⅳ 經濟型酒店的發展對旅遊業有什麼影響
一、經濟型酒店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大力推動了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旅遊產生的條件中,經濟能力的范疇擴大到包括工人,學生等中低收入人群,這些人群在我國的人口中占據大部分人口,經濟型酒店的發展使潛在旅遊者人數增加,使大眾旅遊進一步發展。
二、經濟型酒店的發展促進和拉動了旅遊長線路的發展,經濟型酒店的關鍵在於經濟,那麼旅遊者不再擔憂長線旅遊線路中,住宿所花費的大量金錢,旅途更加實惠,對於國家的旅遊業的繁榮而言,長線路比短線路更加具有開發價值,它的產品生命周期更長久,對於旅行社而言,贏利更多。
但是經濟型酒店的發展也有負面的影響:
經濟型酒店的產生,就是以價格來贏得市場,在價格決定價值的時代,消費者往往就是看中價格,這樣的想法對於高檔的酒店而言,就是致命的打擊,對於旅遊的一個重要方面——住, 經濟型酒店的發展很可能引發一場價格競爭,惡性的價格競爭勢必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O(∩_∩)O~ 上述僅代表個人觀點與想法。。 希望對您有幫助
Ⅵ 旅遊業的發展可以帶動旅館、餐飲、交通、娛樂等行業的相應發展,為什麼
旅遊業的發展,實質上就是人員流動的增加。
這對交通的發展最直接,其次是餐飲、旅館、娛樂等行業。人員的增加就促使消費的增加,必然對這些行業產生影響。
Ⅶ 旅遊業的發展為賓館酒店業帶來了什麼
從酒店今後發展的趨式來看,面臨三個趨式。第一發展趨勢是超級化發展趨勢,一個代表就是集團做的越來越大,世界變得越來越小,這是超級化發展的真實寫照。第二個信息化發展的趨勢,也就是電子網路發展體現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進而共贏。市場競爭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共贏。第三個趨勢是國際化發展趨勢,跟國際接軌,做世界村的村民。所以酒店業要在眾多同行業中取得不俗業績,必須找好自己的定位。在確定自己定位的基礎上努力尋求適合自己發展的趨勢。今後的酒店是世界的酒店而不是當地或哪個集團的酒店,所以定位和方向是最重要的。
關於酒店業的服務和基礎設施,在同等標准里要想對各個酒店業進行對比,總的層次還是不好區分的,只有在思路上、決策上以求發展才能看出同標准酒店的差異。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旅遊業是發展飛速的產業,各地區每年的稅收和創利,旅遊產業都在本地區經濟中占很大的比例,這種情況不單單在中國,在美國在歐洲都是相同的。旅遊業輻射的范圍很廣,但酒店業是最直接受其影響的行業。美國自9.11事件發生後,紐約市旅遊業首先受到了最大的影響,直接導致紐約市酒店業經濟普遍低迷。從入住酒店的人群來看,畢竟辦事、旅遊者居多,因為當地居民不會為了個人享受,支出很高的金錢去入住酒店。所以酒店業應當在留住老客戶的同時努力發展新客戶、尋求新的發展方向。比如筆者入住的一家酒店,在做好服務的同時,努力拓展了旅遊的行業。
酒店最主要的行業分類無非是以下幾類:一:餐飲業;二:是住宿業;三:是娛樂業。其中從這三個主行業中又分類出許多單一並細化了的行業,比如餐飲業里又區分了酒吧、咖啡吧等,娛樂業里又可區分出洗浴業、表演業等。雖然在名稱上有所不同,但其實都是這些行業的有機結合,可以說千篇一律。那麼酒店業為什麼不在其他方向上取得突破和進展呢。縱觀現今的旅遊行業,法律滯後,糾紛眾多。一句話都是法律滯後惹的禍,但為什麼旅遊業還這么紅火?因為隨著我國這幾年經濟的飛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進步,物質的提高隨應而來的就是消費和享樂的出現。老百姓不會計較服務的好壞、不會計較個人的得失,但他們看重的是精神的享受。所以旅遊業在畸形中發展的異常紅火。那麼酒店業為什麼不在本身的基礎上發展旅遊業呢。眼下的酒店旅遊模式都是和旅行社合作,而自己單設部門的卻鳳毛麟角。合作雖然在初期成本上很小,但後期的影響和投入卻是很大的。因為在交易上沒有永遠的平等,即使我們看到的平等也是表面的平等,其實質是在一方的優勢和一方的劣勢下的平等,因為市場要求的雙贏互利是不可能在公平下實現的。所以旅行社在國家法律滯的背景下,在謀求高利下,總是站在侵犯消費者的角度發展的。一旦合作的旅行社有了不利於消費者的行為,它直接影響的是合作者酒店業。畢竟現在的市場已經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網路的傳播、媒體的傳播、輿論的傳播殺傷力是巨大的。所以酒店業如從長期發展考慮應當杜絕與旅行社合作。
就中國目前規劃的三種集團化的發展模式,這方面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單體酒店連鎖,相同檔次、相同品牌、相同類似組成的管理公司,第二個階段是飯店管理公司的並購,這是由不同檔次、不同類型組成的飯店集團,里邊有不同檔次、不同類型的酒店。第三個階段就是飯店集團聯盟,這是超級化的第三個階段,比如民航系統,每個行業都有一個集團聯盟,這種趨勢再發展下來就來跨行業、跨地區的,集團策略聯盟或者並購。所以預測今後酒店業必將有大的收購和兼並之舉,這也是適者生存的市場規律。但酒店業兼並和收購投資很大,利潤空間短時間內不可能盡快實現。而如果酒店業自身設立旅行社、兼並收購旅行社,初期投資畢竟很小,而回報卻是很大。它直接帶來的效益是隱性並長遠的。所以筆者認為酒店業應用敏銳的眼光看到市場,進而發現並與其共同發展,這樣酒店業也許在激烈的競爭中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Ⅷ 旅遊業對酒店業的促進關系
簡單的說的,某地的旅遊業的發達程度高,會引來更多的旅遊者,對於多天旅遊的人來說,住酒店就成為了他們的選擇之一。所以,旅遊業的高度發達,從客觀上促進的酒店業(應該和飯店,茶苑等,統稱為服務業)的高速發展!當地的第三產業都會受到其旅遊業的良性誘導,從而得到發展!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Ⅸ 酒店與旅遊業的關系
酒店是一個包羅萬象的世界,提供大眾食、衣、住、行、育、樂及其他附加價值的服務,結合了硬體與軟體。一般認為,凡是屬於旅遊事業的相關行業均與酒店業有關。
旅遊業本身也是一項服務性的設施,它的基本功能是在觀光供求間扮演一個中間人的角色,除了代售票務外,旅遊業可為遍布世界各地的酒店,成千上萬的客房,安排出柤客房與住宿,甚至旅客的膳食,亦可與酒店協調,滿足顧客的其他需求。
(9)旅遊業的發展帶動酒店業擴展閱讀
在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把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確立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旅遊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被譽為「朝陽產業」。
在保持國際旅遊競爭力的同時,國內旅遊、出境旅遊將步入快速發展時期。中國旅遊市場將從以入境旅遊為主導、國內旅遊為基礎,發展到國內、入境、出境三大旅遊市場共同發展。到2015年,我國入境過夜旅遊者將達到1億人次,國內旅遊將達到28億人次,人均出遊2次,出境旅遊將達到1億人次,三大市場遊客總量達30億人次,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旅遊接待國、第四大旅遊客源國和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
酒店業應順應國家擴大內需的號召,各大酒店尤其是高檔酒店,應調整客源結構,瞄準內需市場,以度過危機。應縮減開支、降低成本,練好內功。酒店消費需求有一定的剛性,總有一部分人得住酒店,所以應抓牢商務市場,開發散客旅遊市場。從長遠來看,酒店業的發展前景依然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