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與旅遊怎麼合作
A. 旅遊活動是如何向商品化轉化的
對策及思考
傳統文化是促進麗江旅遊發展的催化劑,納西族的人文精神是吸引全球目光的亮點。麗江保存了完整而豐富的民族文化,是世界級的人類文化財富。文化資源是麗江最大的優勢資源,麗江最大優勢也就是文化優勢,如果喪失了這一點,麗江旅遊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世界文化遺產將會名不副實。因此保護民族傳統文化勢在必行。
(一) 加強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增強納西人民的自我保護意識
保護傳統文化的途徑是多方面的,但是加強民族傳統教育,增強納西人民的自我保護意識尤為重要。在世界一體化的今天,納西人民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也要考慮怎樣使傳統與現代整合,怎樣才能使自己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保護、發展和傳承。但只有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必須喚醒納西人民的保護意識。首先,在各機關單位、農村和學校加強民族傳統教育,培養納西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是加強農村學校的雙語教學,使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更加豐富自己的母語詞彙,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三是通過社區的教育,鼓勵家長主動承擔起向子女傳承文化的責任,鼓勵人們以講納西話為榮,以維護傳統文化為己任。四是通過有關部門開發和規范民族傳統節日和服飾、歌舞、飲食等,使納西族燦爛的民族傳統文化得以進一步的發揚光大。
(二)進一步規范旅遊市場,嚴控無度的文化開發
旅遊業波及的地區,作為旅遊資源的地方文化不可避免地要被商品化。雖然麗江依託文化創出了品牌,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引來了更多的外來開發商打文化的主意,使當地文化商品化的趨勢愈演愈烈,文化也就被大量的塗改,變得面目全非。作為納西人,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開發商以優勢文化的習慣整理、加工、包裝民族文化,使民族傳統文化舞台藝術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這實際上是對民族文化進行掠奪式開發,已成了一種假造的民族文化,從而破壞了民族文化的變遷軌道,極不利於民族地區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文化開發必須嚴格控制,有關部門應該作好以下工作:一要規范旅遊市場,堅決杜絕短期行為的所謂「文化」開發。二要正確引導,讓當地人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旅遊之中,自覺擔當起維護傳統的使者。三是繼續發揮好民族研究專家和學者的作用,為政府進一步規範文化市場獻言獻策。
(三)保護古城,保護古城的人文景觀
麗江古城是納西族傳統聚居地,是納西族傳統文化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載體。數百年來,納西人世世代代在此居住,享受著寧靜安詳的生活。這座「活」著的歷史文化名城,是由世代以古城為家的居民們創造出來的,他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構成了獨樹一幟的「活」的古城文化。因此保護古城文化最重要的是留住當地的土著居民。之前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辦法都是較有效的,但這項工作必須抓住以下幾個方面:一要動員社區參與,把社區居民作為旅遊發展的主體進入旅遊規劃,旅遊開發等涉及旅遊發展重大事宜的決策、執行體系中。將社區的環境、社會和文化背景都納入旅遊發展規劃之中,使旅遊發展的整體目標和重點與本地居民的目標和重點相互協調一致,正確引導當地居民在依靠旅遊獲得利益的同時,自覺維護傳統習俗和生活習慣,主動參與到維護傳統的行列中。二要關注古城居民的生活狀況,切實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如果對古城居民的要求和困難視而不見,讓大多數居民眼睜睜看著旅遊經濟所帶來的種種好處自己不能從中受益,反而還要忍受由於旅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及承擔旅遊發展的各項成本(包括環境、社會成本等)。這種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不可避免地產生抵制、消極和敵對情緒。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的願望、要求、態度、看法和權利,從他們的切身利益出發,要尊重當地的意識形態,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通過運用當地的知識,吸納當地的做法,將當地的文化價值觀和傳統與民俗旅遊開發相結合,使推出的旅遊活動能獲得當地居民的認同與支持。不斷地征詢並採納當地社區的意見和建議,使之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使居民都能從旅遊收入中體現出在古城居住的優越性,成為旅遊開發的主人,而非旁觀者或受害者。三要不斷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質和商品經濟意識,逐步增強他們適應市場和保護自己文化的能力。
(四)宏揚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傳統道德教育
由於外來文化的影響,使納西族傳統道德倫理體系受到了強烈沖擊,導致一些諸如傳統道德失落、秩序失控的現象發生,給人一種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消極印象,極大地損害了麗江原本良好規范的旅遊氛圍,直接影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我們應大力發揚民族精神,使納西族傳統道德得以恢復,使納西族的優良傳統能夠繼續傳承和發展。在弱小民族面臨強大主流文化進入而處於困惑時,宏揚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傳統道德教育的工作顯得更加重要。應與時俱進,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傳統美德教育相結合,用良好的道德風尚樹立納西人的形象。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生存危機,同時也惡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導致了信仰危機、道德危機、情感危機、家庭危機。納西社會卻是一個重視情感生活的社會,老人受到愛戴,親情與友情是維系社會存在發展的基本手段,它營造的溫情籠罩著每一個社會成員,使他們從生活中找到幸福。人倫與親情是人類存在的精神支柱,呼喚人與人之間的愛,應該是人類永遠的精神財富,而納西文化卻恰巧具備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品質,是對現代文明的重要補償。因此,發揚民族精神並不是回頭路,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與選擇,將會有利於麗江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重視教育,不斷提高納西族的整體素質
教育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所在,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自古以來,納西人民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歷朝歷代的傑出人物和「天雨流芳」的牌坊,給我們留下的不是吃祖宗飯,走回頭路,而是一種警示和激勵。在所謂納西族先進、文明的贊譽聲中,我們應該多關注農村教育,重視各中學的輟學現象。一是進行升學教育,激勵學生熱愛家鄉,熱愛民族,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二是不斷提高旅遊業的服務檔次,提高用人的標准和要求,逐步提高人們對教育的長效投資與現實經濟利益的認識。
四、小 結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生命在現實社會中的延續,它負載著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凝聚著一個民族在其歷史的自我生存發展中不斷形成的智慧、理性和創造力以及自我約束力。它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靈魂。納西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已成為引人注目的一個熱點問題,大力加強納西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應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
B. 順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形勢,從文化生活角度說明如何才能提升公眾在旅遊教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消費滿意
要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不斷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質
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C. 如何發揮紅色景區的旅遊教育功能
紅色景區作為新興的旅遊業態,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日新月異的情況下,必將對紅色景區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只有理清紅色景區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關系,明確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功能和定位,才能採取更加有利的措施,促進紅色景區的進一步發展。 □ 謝建美 來源:中國旅遊報·第一旅遊網 如何使紅色景區發展適應文化發展的新要求,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是紅色景區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探討紅色景區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關系,明確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和定位,對破解部分紅色景區發展困境,推進紅色景區的建設等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功能 紅色景區作為紅色文化的宣傳和培育機構,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對紅色精神和紅色文化的傳承、宣傳和弘揚上。不同的紅色景區在傳承、宣傳和弘揚紅色文化方面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當然,除此之外,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還存在一定的研究、創造和創新的作用。 1.傳承、宣傳和弘揚先輩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向來是紅色景區存在的基礎和發展的重點 目前,部分紅色景區在發展過程中,盲目追求基礎設施的現代化、不顧歷史的嚴肅性和文化底蘊的厚重性,大量使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傳媒手段來吸引觀眾,進而追求所謂的數量效應,一定程度已經偏離了紅色景區的發展方向。固然,紅色景區的發展需要與時俱進,需要在一定的場所、擺設和陳列中使用部分先進技術,增強展覽、陳列的感觀性、形象性與藝術效果的震撼性。但是,更要讓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尋找和體驗到一種思想的提高、靈魂的凈化和升華。 具體來說,革命精神教育類紅色景區主要是使觀眾在參觀的過程中感受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人格影響,進而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歷史事件類紅色景區則應該真實地將當時的情況再現給觀眾,使觀眾明白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理解中國共產黨在關鍵時刻的英明果斷,進而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珍惜來之不易的民族獨立和幸福,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尊嚴,與損害國家發展與社會穩定的行為作斗爭。 2.研究、創造和創新,是紅色景區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衍生出來的基本功能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文化需求的增加,社會對紅色景區研究、創造和創新的要求日益提高,研究、創新必將在紅色景區的發展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為適應這種不斷發展的社會要求和趨勢,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必須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的資源,通過加強研究,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繁榮創造出一批有益或反映時代的力作,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宣揚時代的主旋律、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紅色景區在傳承、宣傳紅色文化中,必須注重研究創新紅色文化宣傳方式。如果沒有優秀新穎的作品,紅色景區的陳列、擺設等將日益陳舊,喪失對觀眾的吸引力,影響宣傳、教育等主要功能的發揮。因此,在紅色景區的發展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其研究、創新功能的培育,鍛造一支強有力的研究隊伍,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定位 只有明確了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定位,我們才能更好地利用紅色景區的資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紅色景區都享有國家財政補助,向觀眾實行免費開放。此舉雖免除了大部分紅色景區的經濟負擔,但同時也使部分紅色景區的發展陷入了迷茫。免費開放,使部分紅色景區感覺干多干少一個樣,進而失去了繼續發展和擴大的動力;而參觀人數的暴漲和物價的飛漲,又導致部分紅色景區設施維護的成本日漸增加;行政接待的日漸增多,更是擠佔了紅色景區發展的部分資金。 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到底應該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呢? 筆者認為,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必須扮演好四個角色,即革命文物的保護者、紅色文化的宣傳者、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和腐朽文化的抵制者。 1.革命文物的保護者 在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中,紅色景區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加強對相關革命文物和歷史見證的保護,充當一個合格的文物保護者。紅色景區的存在是以文物和歷史見證的存在為前提的,沒有它們的存在,就不會有紅色景區的存在。如不及時加強對紅色景區文物的保護,讓文物自行消失,紅色景區的發展將難以為繼。因此,做好革命文物的保護應是紅色景區工作的首要職責。 2.紅色文化的宣傳者 紅色景區應利用本身特殊的資源,向社會各界宣揚先進的進步文化。國家在《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要求各紅色景區在紅色旅遊的發展中,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要求將發展紅色旅遊同弘揚革命傳統、培育民族精神相結合,同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相結合,同有效保護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結合,同資源保護與生態建設相結合,同推動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相結合,寓教育於旅遊之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所以,紅色景區在先進文化的宣揚過程中,不但應開門迎客,吸引更多的觀眾,而且還應走出去,通過表演、展覽、講座等形式向社會各界展示自身的文化資源,向社會各界傳播先進的文化理念。 3.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和腐朽文化的抵制者 紅色景區應加強對本館資源的利用,創造和推出一些文化的精品,增強紅色景區的社會影響力,成為先進文化傳播者。 紅色文化的宣傳、優秀文化的創造及對腐朽文化的抵制等是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基本職責,也是文物保護的最終意義所在。它們四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中的角色定位。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紅色景區作為一個綜合性機構,具有很強的文化輻射力,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還可以充當更多的角色。但如果過分擴大其職能,將本末倒置,影響其主要功能的發揮,給紅色景區的發展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過分行政化或過分市場化,最終將影響紅色景區的發展。 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發展 綜合前面紅色景區的功能、定位及當前紅色景區發展的實際,紅色景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主要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加強對紅色景區革命文物的保護 文物對於紅色景區發展的重要性,每個紅色景區人都非常熟悉。然而,在現實工作中,有部分紅色景區對文物的保護卻遠遠不夠,存在很多的漏洞。如一些實體、不可復制的文物在展覽中被參觀者刻畫或污損,如果對此不加以防護的話,這些重要的文物在數十年後將不復存在。至於一些館藏文物,由於缺乏足夠的技術和防護條件,也存在霉變等因素,部分紙質和影像文物在保存過程中,紙張等出現了變形。紅色景區文物的保護刻不容緩。 2.進一步籌措發展資金 隨著紅色景區的免費開放,部分紅色景區的遊客猛增,其交通、影音及陳列等設施超負荷運行,仍遠遠滿足不了群眾的要求;而免費開放,使得部分紅色景區設施的運行只能在固定的資金項目內勉力維持,影響紅色景區的發展。因此,部分紅色景區必須根據遊客數量的增加,想方設法地籌措資金,改善紅色景區各項設施,積極適應旅遊發展的新趨勢。同時,各管理機構也要居安思危,進一步培育紅色景區的新的觀賞點,增強紅色景區對觀眾的吸引力,提升遊客參觀的回頭率,滿足社會日益提高的休閑、審美和消費要求。 3.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紅色景區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參與,但其本身人才隊伍的建設也非常關鍵。如果沒有一支結構科學、戰鬥力強的隊伍,紅色景區的各項功能都難以發揮。紅色景區必須充分重視紅色景區人才隊伍的建設,以人為本,為員工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工作和休息環境,留住人才的同時積極引進部分專業對口的技術人才,使其隊伍呈現出合理的金字塔形結構。 4.形成與社會各界的良好互動與合作,提升紅色旅遊景區的公共服務職能 作為一個公益機構,紅色景區的價值需要得到各界的認可才能體現。擴大紅色景區的影響力,將觀眾請進來是紅色景區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利用自身資源,擴大紅色景區進步思想和優秀文化的宣揚,讓紅色文化進入校園、企業、社區等也是紅色景區人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應該大力實踐與推廣的有效舉措。所以,紅色景區應該與周圍的學校、企業等建立常態的互動,為周圍學生、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必要時,還應與有影響力的衛視、影視公司互動,為全國觀眾提供一些優秀的、感人的文化精品。如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專門成立「花明樓藝術團」,常年開展送展覽、送黨課、送演出進學校、進軍營、進機關、進社區、進工廠、進農村的「三送六進」活動,並與湖南公共頻道聯合舉辦「我心中的花明樓」湖南省導游大賽等,都是與社會各界良好互動的範例。 5.做好規劃,爭取政府投資,融入地區和社會的發展 一般而言,紅色景區所處的地理位置都相對偏僻,要使它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各紅色景區一定要從地區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角度進行規劃,爭取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投資,撬動和融入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使紅色文化成為地區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招牌產業。因此,各紅色景區在提升景區發展,創建A級景區和國家風景名勝區的同時,一定要多方互動,與當地經濟的發展和交通的改善緊密結合起來。韶山花明樓一日游黃金旅遊線的開辟、長韶花灰(長沙、韶山、花明樓、灰湯)旅遊公路的修建及魯蘇皖36個紅色景區旅遊「一卡通」等雖是政府主導和投資的傑作,但最初的創意卻來自相關紅色景區部門的規劃合作,值得學習和借鑒。 (作者單位:湖南寧鄉劉少奇紀念館)
D. 四川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能進行紅色文化教育景點有哪些
四川的紅色旅來游資源很豐富,比如紅軍源長征沿線的旅遊包括: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紀念館、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西昌的彝海結盟遺址以及石棉縣的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等,還包括革命先烈故里,比如廣安鄧小平故里、南充朱德故里以及自貢吳玉章故里等。以上的景點國洲文化都有定製紅色旅遊線路,適合學習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為目的的紅色拓展、黨性教育活動及企業黨建培訓等。
E. 怎麼辯析文化旅遊和旅遊文化的含義
中國的由外國人管理的酒店面臨的最困難的挑戰是兩個團隊的管理理念和實踐的差異;人們都有合作成功的共同心願,但是對於國內企業來說,缺少的是對國際酒店管理原則的理解,對於外方來說,則是文化的挑戰。本期我們專訪了美國飯店協會中國區首席代表洪洛珊女士。洪洛珊出生在菲律賓,後來在加拿大定居。其外祖母林戴秀容曾任菲律賓中華婦女會會長,是海外華人的傑出代表。很小的時候,外祖母總是說:「不論何時,你們都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洪洛珊一直希望能有機會為中國做點事。200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洪洛珊能夠把國際化的飯店業培訓和標准帶人中國。雖然有很多困難,但是,她所帶來的國際酒店培訓體系事業還是紮下了根基,而且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同行的認可。
洪洛珊認為,旅遊者是為了體驗一種經歷,但是更重要的是通過食品、人際互動和其它文化交流機會來感受人們之間的美好交流。洪洛珊在加拿大多年從事旅遊業的人力資源開發方面的經驗。她知道,在中國推行國際標準的行業培訓必須得到三方面的支持:行業、政府和教育機構。很多飯店領導自學洪洛珊帶來的院校課程;同時,一些業界高層管理者,包括許多中國本土的飯店經理人,通過努力也獲得了她們的職業資格認證。但是洪洛珊沒有滿足,不久前他們與國家教委和勞動部門合作,共同敞開大門.以便面向更多的人、拓展她們的計劃,更好地滿足行業的需求。
洪洛珊說:「我們需要讓中國人理解旅遊的全部內容。」
世界酒店:什麼理由促使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進入中國酒店市場?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目前在中國的教育以何種方式?
洪洛珊:2002年5月,當我有機會作為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中國指定代理來到中國時,我已經和中國幾個潛在的、有合作意向的學校談過,那時,國內部門旅遊學院採用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的課程已經十幾年,知道這個品牌的全球知名度以及認可度,所以我想只有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的體系才適合中國的酒店行業,便在2002年把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的標准帶到了中國。我們在中國教育和培訓有如下幾種方式:一是針對酒店從業人員的實際情況,以靈活自由、多種選擇為宗旨,根據學員的目的設置了方便業內人學習的兩種方式:一是自學,方便工作,邊學邊用;二是參加培訓班;學員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來學習,完成自身素質的提高。為所在的酒店管理水平和服務水準提高一個檔次。
在中國,我們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的培訓和教育體系是全面並且系統的。對於行業,我們的資格認證包含了飯店業各個領域的從業人員,從總經理到督導和一線員工等。最近,我們也向飯店的業主們介紹他們一直尋求的資格認證——注冊飯店職業投資人 (CLO)。不同於其它的資格認證,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的資格認證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崗位經驗,大專以上學歷和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的全球專業考試。我們的標準是很嚴格的,因為我們要保護獲得我們資格認證的人員的價值。我們也為在校學生和從業人員提供了學歷課程包括全球通用的教材和考試。這些課程的價值在於:當您通過全球標准化的課程考試時,獲得全球統一的證書。我們的體系不但針對在校學生和社會人員,而且我們還為學員的老師提供培訓和認證 (CHE 和 CHI)。我們的學歷課程考試與許多全球著名院校都可以學分互認 --美國,瑞士,德國, 澳洲,亞洲,加拿大,等等。
我們這套體系一進入中國,便得到了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的支持,也與全國很多省市旅遊局開展了合作,並且也給很多酒店集團做了認證和培訓。我們在未來的日子裡會再接再厲,把酒店最新的管理標准提供給酒店,為提高酒店整體管理水平奉獻一點力量。
世界酒店:作為一名外國人,在跟中國的同事、朋友相處中,會不會感覺有文化沖突?
洪洛珊:我總想起,外婆過去常對我說:「記住你是中國人!」雖然我們已經是菲律賓第四代海外中國人。雖然我在加拿大生活了三十多年,但是我想在我的血液中,滲透著一種要繼續她已經開始的工作的想法,也許正是這種想法把我帶回了中國。
遠離家鄉意味著和你會想念的家人分開。我單獨在中國呆了2年,但我從不感到孤獨,因為我一直在忙於開展我的事業。遠離家鄉也意味著與朋友們分開,但幸運的是我已經在這里和我的同事之間建立了友誼。我是很西方化的,在相處過程中自然會發生文化沖突,但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在生活中學會接受不同的觀點並且學會如何相處。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寫一本關於西方人與中國人如何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的書。我希望其他人可以從中學習並且用得上,以便他們在中國不必經受身為老外所要遇到的「成長的煩惱」。
F. 集美的僑鄉歷史、文化、教育發展、投資意義
在集美,每年春節,從正月初六起到十五期間,很多地方都會有廟會,比如正月初六的孫厝廟會上,宋神宗御賜的「真異大師」宋代名醫孫惠應的坐像會被抬出來巡遊。還有初八霞梧李姓廟會、正月十五張姓二十四社廟會等。
但在僑鄉集美大社,正月十五一整天的元宵宗教民俗廟會規模最為宏大,遊街隊伍經過集美的大街小巷時鞭炮聲震天,濃重的煙霧讓人窒息,而其場面之壯觀、集結人數之多實屬罕見。海內外鄉親及當地群眾紛紛祀奉先人「船靈公」——「開閩王」王審知,以及「進士祖」陳文瑞,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歷史由來
王審知:據史載,王審知原是一位封疆大吏,唐景福元年,奉其兄王潮之命,率軍攻打福州,平定全閩。王審知執掌福建軍政大權29年,他以史為鑒,以民為本,採取保境息民的政策,輕徭薄賦、勸農興學;他招撫流亡、選賢任能、擴大開放,特別是十八姓隨王入閩,安置了大批中原流民,這是繼「永嘉之亂」後,中原入遷入閩南的又一個高潮,這些南下的中原人帶來北方的新文化、新技術,促進了福建經濟文化發展,使八閩大地在五代十國紛爭局面中,不但避免了戰亂之苦,政治、經濟、文化還得以飛速發展,保持了長達三十年的持續安定繁榮,為兩宋之後福建成為富庶之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審知從而成為八閩歷史上少有的一位政績卓著、影響深遠的君王,享有「開閩王」之美譽。宋太祖御賜「八閩人祖」橫匾。
王審知治理福建,特別注重開發閩南廈門、漳州、泉州一帶沿海。在開發同安府時,他下榻同安,親往潯尾(今集美)嘉禾島(今廈門),後染病逝於同安北辰山。唐末宋初,閩南當地民眾在北辰山建廣利寺,並為其塑金身,供奉這位「開閩之王」。到了明末,廈門、漳州、泉州一帶不少民眾跟隨鄭成功收復台灣,帶去了王審知的神像,也帶去了大陸的香火。還有許多人漂洋過海移居他鄉,其中以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居多,他們也一直供奉著「開閩王」王審知。一千多年過去了,王審知的子孫雖散居各地,但大家對祖宗的德望功勛無不感念在心。
集美當時隸屬同安府,陳氏鄉親在祖厝建了王審知廟,並從北辰山引來香火,尊其為「船靈公」,成為北辰山「分爐」。幾百年來僑鄉集美大社一直祀奉這位先人。到了1913年陳嘉庚先生從南洋回集美大社故鄉辦學時,陳嘉庚懷念這里「開閩王」,又興土木擴建陳氏祖厝供奉「開閩王」。 如今東南亞各地和港澳台以及閩南一帶供奉「開閩王」的廟宇不下數千座,王審知成為閩台文化重要淵源之一,也成為福建和廈門宗教旅遊的一道風景線。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一方面答謝閩王王審知開發福建的功績,一方面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平安吉祥。
陳文瑞:集美大社二房角人,乳名九官號應萃字文瑞,晚年別號同凡。生於公元1573年明神宗萬曆年間,家清寒,父早故,公幼年就很聰敏,沉著,極少言笑,每當與哥哥農耕休息時,總是手不釋卷,慈母感到公好學有壯志,便送他進塾堂讀書。明朝萬曆戊午科(公元1618年)戴國章榜公考中舉人;明天啟乙丑科(公元1625年)余煌榜,進士及第,欽點江蘇省蘇州府吳縣令。大器晚成,時年五十有一。成為集美大社高中進士第一人,被稱為「進士祖」。
他在任期間,為官清廉,勤政愛民,不畏權貴,執法公正,剛直不阿;「五載戴星按獄」,「豪貴莫敢撓」。他為民請命、伸張正義的做法,招致當地既得利益階層的忌恨,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意欲除之而後快。
據載,陳文瑞任期5年屆滿後,告假還鄉探親,在歸途中帶了幾十個大箱子。吳縣土豪劣紳以為裡面裝的都是金銀珠寶,聚眾強行阻遏,並聯名告以搜刮民脂民膏。上級只得先將箱籠貼上封條飛報朝廷派人前來查辦。待開箱檢查,沒想到里頭除了舊衣布鞋、陶盤瓦罐外,還有「冒充」金銀的磚塊碎石。原來,陳文瑞在任期間,廉潔自律,不貪分文,因而沒能衣錦還鄉,怕里人見笑,只好「以假亂真」。為嘉獎陳文瑞的廉潔,熹宗皇帝御賜「尊親堂」匾,下旨十六差役橫抬出城,若逢民宅墳墓擋道,恩准拆除通行。陳文瑞為不驚擾沿途百姓,不走陸路,而是乘船從海上返回故鄉,留下了一段佳話。
由於陳文瑞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阿權貴,得罪閹黨。閹黨正面找碴無懈可擊,他們就面奏請崇禎,將他調京任用。日後想找機會施以暗箭。後陳文瑞以身體不適,不適宜繼續留任,得皇帝准奏。這樣,陳文瑞才得以避禍還鄉,安度晚年。
陳文瑞榮歸社裡時,因囊中羞澀,只建了一處簡陋棲身之所。抗戰時期,大社遭日寇飛機轟炸,該故居夷為平地。後來,陳嘉庚先生為紀念鄉賢,按原貌修建後供里人居住。
如今,顯示著最高榮耀的「進士」 匾和「尊親堂」匾,是大社人文鼎盛的明證。但在文革中被燒毀,今祖廟懸掛之匾乃是仿製。集美大社鄉親為紀念並鼓勵宗親子弟能多出人頭地、學有所成,將他的神像也在正月十五這天抬出來供奉,大加膜拜,為族人祈福。①②③
廟會過程簡介
元宵節前一天,集美沿街商戶和住家就紛紛准備貢品,臨街擺設桌案,富裕人家准備了整豬整羊,普通人家也會准備雞、豬肉、新鮮瓜果等豐盛的貢品,貢品不論多少,那份虔誠的心意卻是一樣的。同時,還在門前屋檐下放上水桶,內置黃豆、地瓜、稻草等物,據老人介紹,這不僅是為「『開閩王』的兵馬」准備食物,也象徵了群眾對來年豐收年景的美好祈願。
(當日大社祖厝廣場的祭奉場景)
元宵節早上八點,五位先賢的神像(「開閩王」王審知、王審知夫人、王審知妹妹、「進士祖」陳文瑞、黑面祖師)被八抬大轎請出來,由舞龍隊和腰鼓隊、各角頭的旗子領隊,持續一整天的巡遊由此正式拉開帷幕。一時間鼓樂震天,炮仗齊鳴,在鼓樂和鞭炮聲中,沿街轉巷,順著固定的路線巡遊,信徒們一路跟隨,焚香祈福,隊伍越來越長,綿延數里。沿街商戶家家興高采烈,開門迎神。
每年的巡遊路線以每個角頭的宗祠為連接線,途中路線幾乎會把集美文教區這邊的主要大街小巷連接起來,具體路線大致是:早上8點從大社祖厝起香開始,途徑大社路—集岑路—岑頭香點(停香點:集美百貨)—岑西路—嘉庚路(經學村大門)—郭厝香點(停香點:郭厝)—嘉庚路—石鼓路—繞過龍舟路—渡頭香點(停香點:鰲園停車場)—後尾香點(停香點:歸來堂)—尚南路—美西巷—回大社祖厝香點。下午1點從大社祖厝起香開始,途徑大社路—渡南路—紀念碑南大門—上廳香點(停香點:上廳角)—環城路—集岑路口—塘青香點(停香點:塘墘榕樹)—環城路—塘埔路—盛光路(新區香點)—盛光路—銀亭路口—內頭香點(停香點:內頭)—石鼓路繞集源路—盛光路繞大社路—回大社祖厝香點。各香點停留30分鍾,讓附近的人們有時間膜拜、祈福。
(「開閩王」王審知、王審知夫人和王審知妹妹坐像)
抬佛像的人要求是陳氏大社裡身強體壯的男後生即可。而那些大旗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去舉的。旗手必須是上一年剛結婚或者上一年剛生男孩的青年後生。
巡遊途中,每到一個祭拜點,還要抬著神像奔走數圈,左右搖擺,所到之處,人山人海,鞭炮聲更是振耳欲聾,場面熱鬧非凡。據說,這是因為這些神們一年365天都要待在廟里,一年難得出來一次,因此興奮到手足舞蹈,以致於抬轎者們都壓不住。
一天的巡遊結束後,「開閩王」王審知等眾神像回到集美大社陳氏宗祠前的廣場,接受集美的陳氏族親,以及來自海內外的鄉親、當地群眾的祭拜。期間還會穿插舞龍舞獅、歌仔戲、木偶戲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成為集美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正月十六還要在祖祠廣場舉行「攻炮城」活動,其熱鬧程度不及正月十五。
據老人們說,此元宵宗教習俗從古就有,但文革期間停了,有些宗祠牌匾還遭到毀壞。改革開放後又得以恢復。大約幾年前,被政府認定為迷信活動而被禁止。據當地人講,有一年元宵節在要出來巡遊的當天,出動警察阻止佛像被抬出來,同時抬佛像的長棍也被居委會沒收。當日上午的巡遊沒有實現。但是,還是無法阻擋當地群眾虔誠的信仰,他們派老人家去居委會拿回了長棍,下午不顧阻力,還是把佛像抬了出來。大概到去年春節,此項活動又重新被允許,而當年的活動尤為隆重熱鬧。
如今,集美大社的男女老少對此項活動十分熱衷。因為,在被禁止的那幾年,當地有發生過不祥之事,比如車禍等,導致當地百姓對此項活動深信不移。於是,造就了現在一年一度的集美鬧元宵熱鬧非常的習俗。
人物詳細鏈接1:
「開閩王」王審知④
(「開閩王」王審知(公元862-925))
(廈門北辰山開閩王王審知雕像)
「開閩王」王審知(公元862至925),因其在閩期間建樹頗多,受到後人的好評,被閩王氏子孫尊為驕傲,是閩王氏祖先。2007年2月4日,海峽兩岸合辦的首個文化研究機構——閩台王審知研究會在福州成立。世人多知山西太原王氏,有關開閩王的情況,列示以下文獻,以備日後整理之用,同時藉此平台,宣傳閩王氏祖先,寄託對祖先之思。閩王氏後裔多為開閩王王審知第4子王延政所傳。
相關文獻(1)
「開閩王」其人
王審知(862-925),字信通、祥卿,號白馬三郎,河南光州固始人。自光啟元年(885年)入閩直到去世,在閩39年,其中在福州32年,先後任福州觀察副使、威武軍留後、檢校刑部尚書、威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右僕射、檢校司空、特進檢校司徒、檢校太保、琅琊王、中書令、福建大都督長史、閩王等。
王審知重視社會的安全、穩定工作。光啟二年(886)八月,王審知兄弟帶兵攻打泉州,殺了貪贓枉法、無惡不作的泉州刺使廖彥若。在福州的福建觀察使陳岩迫於形勢,承認王氏兄弟,並疏請唐朝廷委任其為泉州刺史,泉州面貌很快好轉。大順二年(891),陳岩病卒,內弟范暉在福州自稱留後。景福元年(892),王審知兄弟為了統一福建作了周密准備,經過一年三個月的苦戰,終於在景福二年(893年)五月二十一日,打下了福州城。王氏兄弟入城後,親自「素服葬陳岩」、「厚撫其家屬」,取得安定局面。隨後,王氏兄弟還立劉行全廟祀之,大得人心軍威大震,傳檄四方,建州徐歸范、汀州鍾全慕,以及山區、沿海等處游散的武裝力量都相繼歸順,全閩得到統一。王審知採取種種措施,使福建境內的社會秩序得到安定、穩定,為福建的經濟、文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王審知很重視經濟開發,主要表現:第一、發展水陸交通。天復元年(901)他在築羅城的同時,挖護城濠,建有去思橋、津通門等。天佑三年(906),王審知又在福州正街(今東街口北)毛應橋南築還珠門,建南關橋(今稱安泰橋),還開河通沃橋浦,引潮貫城,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建沙合橋(又名九仙橋)等。第二、擴大內外貿易。他執政時,取消閩江流域的關卡,以便貨物暢通,以保山區、沿海城市的物資交流。同時,他在黃岐半島開辟對外貿易港,史稱「甘棠港」。隨後福州與朝鮮、印度、蘇門答臘的三佛齊等國家,都經常有使者和商旅往來,在福州等地進行經濟、文化等貿易活動。舶來品有象牙、犀角、珍珠、香葯等應有盡有。第三、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他委派有生產經驗的顏仁郁管理農業,又派得力的官吏「出巡州縣,勸課農桑」,把因戰亂而流亡各地的農民盡數招撫回鄉,給予合理安排,鼓勵他們開荒造田,發展生產;他為了減輕農民的賦稅負擔,決定凡耕種「公田」,其稅「什一」,「斂不加暴」、「莫有出征之役」等來減輕農民負擔,他還鼓勵農民栽種茶樹,大量生產出口茶葉等,以增加農民經濟收入;他重視興修水利,如修浚福州西湖,把原來周圍20里的西湖,擴展到40里,灌溉閩縣、侯官兩縣民田;他在福清築海堤,防潮護田,灌溉民田數千畝。第四、發展手工業發展。如閩北山區,辦有很多茶廠,官焙有38處,民焙有1336處。在福州西南,王審知建爐治13所,供鑄造用。在建陽,陶瓷業也較發達。在汀州置鉛場,鑄鉛錢和銅錢。後來又鑄大鐵錢,以五百文為貫。當時手工業生產發展很快。王審知任職期間,福建經濟建設有很大發展,出現了「時和年豐,家給人足」的現象。
王審知重視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他重視使用人才,到福建以後,安置了大批的中原流民,特別對文人業士很愛惜,專門設招賢院等機構來接待他們。他採納了翁承贊的建議,在福州「建四門學(高等學府),以教閩中之秀者」,選知名人士黃滔等擔任「四門博士」。在王審知的倡導下,當時州有州學,縣有縣學,鄉僻村間設有私塾,「幼已佩於師訓,長者置國庠」,使文化教育事業大大發展。
王審知重視搜求書籍。天佑元年(904),王審知組織了大批知識分子,搜集繕寫各家遺書,奉獻給唐政府,充實編史資料,又為徐寅刊印《釣磯文集》等,為搶救和保存祖國的文化遺產作出了貢獻。王審知還修復和創建許多寺和塔,他在主政時,興建和修復了260座寺和6座塔,這些寺塔有的為後代留下了價值的文物,也就是旅遊資源之一。
王審知為唐末五代時期福建的社會安定、穩定、經濟、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顯著成績,受到後人的好評。
相關文獻(2)
閩台聯合成立研究會紀念「開閩王」王審知
2007-02-03
新華網福州2月3日電 (記者 孟昭麗)海峽兩岸合辦的首個文化研究機構——閩台王審知研究會於近日成立。此舉標志著閩台兩地百姓從合作辦廠,拓展到聯合開辦文化研究機構。
台灣著名企業家王建堃出任第一常務副會長,台灣桃園縣王氏宗親會北區分會會長王金榮和台灣成功大學教授王大琛分別出任永遠名譽會長和名譽會長。
閩台王審知研究會會長王大盛表示,研究會將弘揚祖德,親睦宗誼,加強閩台兩地民間文化交流,完成「閩王金身」巡安金門、台灣,祈求兩岸民眾太平安康,並將團結閩台兩地和海內外200多萬子孫,共同宣傳王審知「德政惠民」的歷史功績。
王審知是五代時閩王,河南固始人。五代動亂時期,他在福建採取保境安民政策,努力發展經濟和文化教育,被譽為「開閩王」。
為避免捲入戰爭漩渦,王審知堅持「寧為開門節度使,不做閉門天子」,其維護國家統一的功績,至今仍為兩岸百姓所稱道,其子孫也為之引以為豪。
王審知與兄王潮、王審邽的後代後來從福建遷徙到台灣,再從閩台轉向全球,現有200多萬,其中台灣有50多萬。
王大盛告訴記者,研究會還將完成閩王陵、閩王紀念館配套工程建設,塑造王審知巨型塑像,重建蓮花永興寺等工作。
相關文獻(3)
連江縣檔案館 珍藏一本百年歷史的王氏族譜 「開閩王」王審知的畫像裡面都有
2007年09月21日 東南快報
昨日,首屆海峽百姓論壇暨閩台族譜展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近千部「百家姓族譜」匯聚一堂,公開展出。
展覽上,來自福州和台灣等地的王審知後人有些遺憾,因為他們沒看到屬於自己的族譜。不過,省檔案館在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提供了一份連江縣檔案館珍藏的王氏族譜,這本有百年歷史的族譜可讓王氏後人們大開了眼界。
連江縣檔案館鄭館長說,這本族譜成書已經有上百年歷史了,記載了從「開閩王」王審知到清末民初王氏後人的傳承譜系。翻開封面,還可以看見王審知的畫像,王審知慈眉善目、氣度不凡。「我還是第一次看見王審知畫像。」一位來自溫州的王先生說。
「這本族譜的珍貴之處,一個是詳細介紹了王審知族裔代代相傳的情況,內容比較豐富,還有一點是在族譜前有不少古人為王審知及其後裔所寫的傳、序。」鄭館長說。一位台灣老人說這些傳、序大部分在台灣的王氏族譜中看不到。
王審知族譜里還記載了王氏後裔的簡要生平、功績。如果哪位後裔有做過造福一方的好官,或做了其他好事,他們最精彩的事跡都會在族譜中被記錄下來。可惜的是,受封建思想影響,女子都不能上族譜。
這本族譜在「文革」時期差點被當作「四舊」燒掉,幸虧縣委領導發現了它的價值,當時讓檔案館將其收藏保護起來,事後還對族譜進行了修復。「它可以說是我們館里最珍貴的族譜之一,我也很喜歡它1鄭館長興奮地說。
「台灣流傳下的王氏族譜可都沒有這么古老。「台胞王義輝先生說,「現在台灣王氏宗親基本上是20年翻修一本族譜,最近幾年修族譜的工作也漸漸慢下來了。」如今看見了這本族譜,王義輝先生連說了好幾遍「真是寶貝」。
省檔案館工作人員小張又帶領這些王氏族人參觀了另外一套五本王氏族譜。「這套族譜也十分難得,裡面有古人題寫的王審知傳記。」小張說,「包括這套王氏族譜在內,我們展出的尚干林氏、雁門薩氏族譜、北宋名臣李綱等人的族譜,全是族譜里的珍品。」
王氏族人很想現場翻閱這些族譜,但展出條件不允許這樣做。檔案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果這些台灣客人願意將族譜帶回台灣,可以去檔案館復制一份。
王審知後裔王麗華女士說,目前在福州的王氏後人都有個共同心願,將福州的王氏族譜盡可能地修復、保護起來,「大量王氏族譜已經在歷史劫難中散失,我們現在正在盡力搶救剩下的王氏族譜,並加以翻修。」 (本報記者 王進 文/圖)
G. 請問德克薩斯州的經濟、教育、文化、旅遊、氣候如何
得克薩斯州
州府:奧斯汀(Austin)
最大城市:休斯敦(Houston)
官方語言:None
面積:696,241平方公里(全美第2nd名)
陸地:678,907 平方公里
水域:17,333 平方公里 (2.5%)
資源
克薩斯州無論地理面積和人口總數均列全美第二,可謂地大物博,資源眾多
德克薩斯從南至北長達1280公里,橫跨10個緯度;從東向西則縱越1237公里,分屬2個時區。如此廣闊的土地,使德克薩斯蘊育了豐富的物種和能源
天然氣、石油儲藏豐富
風能發電得克薩斯州在美排名第一
土地肥沃利用率高
經濟
生產總值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州在美國列第二位
石油開采、煉制和科研發達
得克薩斯原以農業為主,80%的土地是農場和牧場,是美國最大的農業之州
畜牧業發達,以牛肉生產聞名,平均輸出超過16,000,000頭牛
安哥拉羊毛產量佔美國總產量的95%,世界總產量的60%
棉花也是得州第二最有價值的農作物,棉花產量列美國各州的第一位
稻米、高梁、葡萄、花生和西瓜等農產品的產量也居前列
自1901年得州休斯敦地區發現石油後,眾多石油公司蜂擁而至,「海灣」、「殼牌」、「德士古」等25個主要石油公司都將總部設在這里,得州逐步成為全國最大的煉油中心,美國的石油化工產品大部分在這里生產
雖著石油工業的發展,得州成為化學、電子、飛機和金屬等行業的製造中心
休斯敦是美國的航天工業中心
氣候
德克薩斯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南部沿墨西哥一帶易受台風影響
日照夏長冬短。夏季熱而潮濕,從五月即進入夏季,到十月才真正涼下來。夏天最高氣溫一般為32到36度,超過40度的氣溫每年都會有7到10天,而且經常是在九月初;氣溫33攝氏度以上的時間達94天。冬天氣候溫暖,但最低氣溫零度及以下的天氣也會有7到10天,一般在一月份。雖然晚上氣溫可降至零度以下,但白天氣溫都會回升。冬天很少下雪。
教育
德克薩斯州教育發達,從教育資源上看,德州擁有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鄄las (UTD)、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SMU)、Ric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UNT)、University of Dallas等一批名牌大學。其中UTD和SMU,在全美高校實力榜上的排名還不錯,UTD的工程學院和SMU的商學院,都能躋身於全美專業排行榜的前20強
公立大學:
得州大學 有七個校區:奧斯汀(主校區)、雅靈頓、達拉斯、艾爾帕索、奧德薩、聖安東尼奧、泰勒
得州農工大學 有十個校區:大學城(主校區)[1]、康茉斯(Commerce分校)[2]、及其他...
得州州立大學
得州科技大學
得州女子大學
休士頓大學
得克薩斯南方大學
私立大學:
北得州大學
艾柏林基督教大學
貝勒大學
萊斯大學
南美以美大學
得州基督教大學
南方三一大學
達拉斯大學
達拉斯浸信會大學
文化
德州的博物館有∶
位於沃斯堡的亞蒙·
卡特西方藝術博物館
金波藝術博物館
沃斯堡藝術博物館
以及沃斯堡科學與工業博物館
位於休斯頓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和美術館
位於達拉斯的自然歷史博物館
水族館
蒸汽時代博物館
和西南科學及技術博物館
艾爾帕索歷史博物館
以及位於奧斯丁的德州紀念博物館
在德州可以聽到各種型式的音樂
包括藍調
墨西哥、鄉村、搖滾、以及古典音樂等
該州有超過二十個以上的交響樂團,分別位於休斯頓、達拉斯、聖安東尼奧、以及艾爾帕索等城市
在休斯頓還有休斯頓大歌劇團
休斯頓與達拉斯也常舉行戲劇表演
而該州各地大學院校的劇團
也常常推出各種戲劇節目
美式足球有很多球隊:
NFL
達拉斯牛仔(DallasCowboys)
休士頓得州人(HoustonTexans)
全美大學體育協會(NCAA)
得州大學長角牛隊(UniversityofTexasLonghorns)
得州農工大學農夫隊(TexasA&MAggies)
得州科技大學隊(TexasTech)
得州州立大學山貓隊(TexasStateBobcats)
貝勒大學隊(BaylorUniversity)
得州基督教大學隊(TexasChristianUniversity,簡稱TCU)
南美以美大學隊(SouthernMethodistUniversity,簡稱SMU
棒球有:
大聯盟MLB
休士頓太空人(HoustonAstros)(NL)
得州游騎兵(TexasRangers)(AL)
小聯盟MinorLeagues
圓石城快車,3A級太平洋岸聯盟,母隊:休士頓太空人 聖安東尼任務
2A級得州聯盟,母隊:西雅圖水手 基督聖體市鐵勾
2A級得州聯盟,母隊:休士頓太空人 中土市愛石者
2A級得州聯盟,母隊:奧克蘭運動家 佛利斯柯義勇騎兵
2A級得州聯盟,母隊:得州游騎兵 火箭
籃球:
NBA 達拉斯小牛隊(DallasMavericks)
休士頓火箭隊(HoustonRockets)
聖安東尼奧馬刺隊(SanAntonioSpurs)
NCAA
貝勒大學(BaylorUniversity)
休士頓大學(UniversityofHouston)
得州農工大學(TexasA&MUniversity)
得州大學(UniversityofTexas)
得州大學艾爾帕索分校(UniversityofTexasatElPaso,簡稱UTEP)
WNBA
貝勒大學(BaylorUniversity)
休士頓彗星隊(HoustonComets)
聖安東尼奧銀星隊(SanAntonioSiverStars)
冰球: NHL 達拉斯星辰(DallasStars)
該州出過的名人有∶
歌手/演員金恩·奧特利(Gene Autry)
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Dwight Eisenhower)
音樂家/作曲家巴迪·賀利(Buddy Holly)
工業家/飛行家/?片家霍華德·休斯(Howard Hughes)
美國第三十六任總統林登·貝恩斯·約翰遜(Lyndon Baines Johnson)
作曲家史考特·賈柏林(Scott Joplin)
政治家/小布希之弟傑布·布希
女演員瑪莉·馬丁(Mary Martin)
鄉村及西部音樂歌手威利·尼爾森(Willie Nelson)
作家凱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
以及運動員米卓瑞德·迪卓克森(Mildred 「Babe」 Didrikson)。
旅遊
德克薩斯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是美國內陸面積最大的州,也是地貌最為多樣的州之一。德克薩斯除了西部片中人們常看到的沙漠、原野之外,更有繁茂的草原、密布的森林、甚至長達1000公里的海岸線。被劃分為大本德地區、德州南部平原、鍋柄平原、丘陵地區、墨西哥灣區、松林和濕地、草原和湖泊共七大區域的德克薩斯州,以其廣博的風景類型,多元的文化特色,是現代文明和牛仔文化結合得最完好的地區之一
州花:藍矢車菊
州樹:美洲山核桃
州鳥:嘲鳥
這里到處青草綠茵,樹木成蔭,鳥語花香。尤其是在全州100多萬公里的公路兩旁,更是開滿了美麗的鮮花。自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州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筆資金購買花種。到了秋冬季節,組織人力將各種各樣的花種播撒在道路兩旁和公用空地上。到了第二年春天,花香撲鼻,花團錦簇,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坐擁100多處州立公園和國家公園的德克薩斯州,也是北美地貌和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有著極為豐富的戶外活動資源。 無論是徒步峻美的峽谷,還是穿越壯觀的沙漠;無論是提韁縱馬於一望無際的草地,還是騎車迂迴在連綿起伏的丘陵;無論是漫步於長達一千多公里的湛藍海灣邊,還是垂釣都是難得的享受
德克薩斯,是蘊育了美國牛仔的搖籃,也是譜寫了西部史詩的華章!作為美國歷史最悠久,氛圍最濃厚,風格最地道的牛仔之州,所有的德州人都以家鄉的牛仔為驕傲,所有的德州土地都為自己的牛仔而自豪!傳統的牛仔形象,大多是剽悍、威猛的硬漢。而事實上,女牛仔們也颯爽英姿,她們一樣頭戴寬邊帽、腰跨左輪槍、身穿牛仔衣、腳蹬高筒馬刺皮靴、頸圍鮮艷印花大方巾,騎著快馬在草原上呼嘯而來,呼嘯而去,塵煙散處,留下一串串清脆急 促的馬蹄聲
德克薩斯州,分別與新墨西哥州、俄克拉荷馬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墨西哥接壤。世界各地的移民,在德克薩斯遼闊寬廣的地域上紮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德克薩斯海納百川的胸懷中被傳承。夏季的德州,各種民族節日、特色活動、大小賽事,更是讓人目不睱給
美國十佳高爾夫城市名單中,德克薩斯首府奧斯汀殺出重圍,一舉摘得冠軍寶座。而另一德克薩斯名城達拉斯,也榮獲殿軍。德克薩斯州當之無愧地成為美國高爾夫場地之王
美國南方的德克薩斯州寬廣遼闊,據說是阿拉斯加以外最大的州。在想像中德州是一馬平川的無際原野,紅土深厚,長空艷陽,晚霞夕照下英姿健碩的牛仔騎在高昂的馬背上從遙遠的天際邊賓士而來,就像西部電影里的場景,背景音樂是一曲古老美麗的「紅河谷」
德克薩斯州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包括;
軍事設施
博物館
歷史景點
農場
牧場
油氣田
海濱
沙漠
牛仔
建築物
教育場所與圖書館
室內休閑/健身
教育活動
購物
動物園/水族館
夜生活
游樂園
表演
觀賞性運動
公園與花園
戶外活動
江河湖海,水上運動
自然景象
野生與大自然景觀
高爾夫球
美國 麥克唐納天文台
六旗公園,太陽神過山車(Titan)--245英尺(73.5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