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游學旅遊產品的調查

游學旅遊產品的調查

發布時間: 2020-12-21 21:57:29

❶ 游學、研學、學游有什麼區別

游學:學生(或成年人)利用假期,前往其他國家或地區,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專以實現假期自我充電的目屬的。
研學:將課本知識拓展到現實中去,在旅途場景中學習、體驗書本上的內容。
學游:與游學同義,是少數游學機構為了凸顯自身的項目與傳統的旅遊型游學項目的差異而新造的詞語,沒有「游學」通用。

❷ 去一個國家生活,學習,旅遊一年,算是游學嗎

算,游學本來就是在游歷中學習,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視野。

❸ 教育部對游學有何規定

教育部在其官網上發布《中小學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試行)》(下簡稱《指南》),給游學市場做了不少細致的規范,特別提到「學」的部分至少要佔一半以上行程。

雖說今年的游學線路大多已經成行或者成型,但家長們多了解些《指南》中提到的細則,對於以後給孩子們選擇游學產品,還是會有不少幫助。

「學」至少要佔一半行程

《指南》中提到一些很細致的規范,例如帶隊教師人數、教學內容佔比、協議規定事項、行前培訓等具體內容。

1、《指南》指出:境外研學旅行一般以小學四年級以上學生為主體,赴境外研學旅行團組的帶隊教師與學生的比例一般不低於1∶10,即一位老師最多帶十名學生;教育教學內容和學習時長所佔比例一般不少於在境外全部行程計劃的一半。另外,明令禁止學校及其工作人員從組織本校學生參加境外研學旅行活動中牟取經濟利益。

2、具體時限上,一般小學生不宜超過3周,中學生不宜超過6周;每次活動安排不宜超過兩個國家,每個國家的參訪城市不宜超過4個。除非特別需要,不宜組織跨國多地的境外研學旅行活動。

針對《指南》中帶隊教師與學生的比例一般不低於1∶10、游學時「學」的比例不得少於一半等兩項規定。目前正規游學主要由學校發起,旅行機構負責執行。學校往往與結對的境外學校,針對「學」提出具體要求,因此在時間比例上會有要求。另外,對於游學或者親子團,《旅遊法》中規定不得加上購物、自費等項目。

3、2012年,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和國家旅遊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組織中小學生參加出國夏(冬)令營等有關活動的主辦單位應是中小學校、教育行政部門所屬的對外教育交流機構或者共青團、少先隊與婦聯組織,可以委託國家旅遊局許可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承辦。

學校提出遊學需求,然後委託具有出境資質的旅行機構來執行,這種游學相當於定製,比較有保障,是學校與旅行社結合各自優勢設計出來的,比如學校本身有境外對口學校,在「學」上有保障,旅行社在「游」上則有自己的長處。這類游學,需要辦理正規的游學簽證,對監護人有嚴格要求。

4、而另一類所謂的「游學」則是以營利為目的,少數旅行機構看中了這塊大蛋糕,設計各種「游學」路線,其實主體還是玩,到了當地就是帶著孩子遊玩、購物,真正學的內容很少,最多搭了一兩處當地山寨學校的「學習」,或者在學校門口看一眼就算完成任務,而學生家長卻要為這種假游學付出比普通出境游價格貴上一兩倍的費用,根本達不到游學的效果。

❹ 旅遊公司對接國內游學項目

國內基本沒有什麼很好的游學項目,而且多是以區域產品為主

❺ 游學跟旅遊有什麼區別

旅遊的核心是抄一個游字,遊逛、遊玩、游樂、遊山玩水。是一種消遣和消費的過程,花錢享受異地的風光、風情、美食和服務。
游學的核心是一個學字。游學、修學、留學,這都是突出一個學字。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到另一個全新的環境里進行學習和遊玩,既不是單純的旅遊也不是簡單的學,在學習之中潛移默化的體驗人生,在體驗當中學習。西地球游學的本質是文化的融合,協助學生開闊視野,是一種體驗和感悟的過程。把一切都視為人生的一種經歷,一種體驗,這就是游學。

❻ 游學與旅遊有什麼不同

人群不一樣
夏令營有相對固定的參與人群,多為在校學生,限制較為嚴格。旅遊參與者除了需要保證個人自主行動能力外,不受任何限制;
行程設計不同
夏令營行程設計需要突出活動內容和主題,一般結合遊玩和講座等學習內容,具有互動性和教育意義。旅遊的行程設計更多圍繞線路規劃和價格,更多體現的是享受和休閑。
主題不一樣
夏令營的活動組織安排,均帶有一定策劃主題指向,目的是 使參加夏令營的營員在體驗中獲得身心的成長,寓學於玩。旅遊一般側重身心 放鬆和舒適,觀賞自然或人文風景,除個別革命紀念性質目的地之外不形成教育意義。
帶團人員性質不同
夏令營帶團人員多為輔導和教育而設,一般為在校學生與老師,有著很高的素質,能對參加者的發展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旅遊的帶團人員為導游,素質良莠不齊,除對旅遊進行引導外,並不能對旅 游者有很好的示範作用;
時間季節性不同
夏令營有一定季節性,一般和學校的假期匹配,如寒假、暑假等。旅遊時間相對分散,集中時間多為周末和較長的假期;
組織合作形式不同
夏令營一般面向家庭和學校,統一組織協調,全程服務。旅遊一般採用組團和地接的方式,服務的承諾方和兌現方往往不一。

❼ 游學和旅遊有什麼區別

區別可大了,旅遊是放鬆、消遣、休閑性質的,游學是學習、增值、自我投資性質的。一個是玩,一個是學,可不一樣哦。

❽ 游學策劃及導游(境外)有前途嗎

出境領隊工作很辛苦,如果想成為領隊需要先考取領隊證。收入差別很大,外語導游收入比中文導游高,國語導游里專做港澳台同胞的國語導游收入又比一般初級導游強。做好了的那幾個業內人都知道,壟斷局面在慢慢形成。
近幾年旅遊業發展飛速,外資旅行社慢慢也在進駐國內,國外遊客也開始慢慢看好中國這塊地大物博旅遊資源豐富的土地,外語導游應該比國語導游前景大好,如果有人脈能有些大單位的客戶的話,或者在某個國家有強大客源流量,外語導游可以過上小康以上的生活水準,年紀大了,自己做旅行社或者改行去外企,這都是比較不錯的出路。
(一)涉外導游是文化的傳播,知識的傳遞。外國遊客出於接觸新事物的好奇,經常向涉外導游提出各種問題,很多涉外導游由於知識含量不夠,經常會被問得啞口無言。合格地涉外導游,絕不是照本宣科地給遊客們背誦一遍關於某一景點的講解詞便告終。
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識深度不夠。由此可見,涉外導游知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遊客的旅遊情緒和導游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只有具備淵博的學識,並能把知識講授給遊客,做到寓教於樂,才會使遊客在旅行中興致常存。涉外導游不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美學知識也尤為重要。外語導游要發揮自己的知識儲備,將中國的景觀和西方文化聯系起來,因勢利導,
(二)在調查的基礎上做好預測工作,為進一步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依據。准確的預測有助於從大量的復雜因素中發現市場供求變化和發展的規律,從而為制定旅遊規劃、經營策略提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依據。使旅遊企業了解旅遊市場環境、旅遊商品的生命周期、本企業商品的競爭能力及競爭對手的競爭能力,為企業進一步制定決策提供可靠依據,避免盲目性以及由盲目性而造成的巨大損失。
(三)加強和完善面對遊客的信息服務。除了要對需求市場進行深入研究和信息處理外,加強供給市場的信息服務也不可缺少。從世界旅遊發展趨勢來看,散客已日益成為國際客源市場的主流,散客對供給市場的信息服務要求甚界上的一些旅遊大國都建立信息服務中心,並互成網路,可以提供旅行、住宿、娛樂、購物等一系列服務。我國各地要盡快建立旅遊信息中心並聯成全國性網路,為遊客提供最佳的信息咨詢服務,這樣才能不斷開拓新的客源。
(四)推出多層次、多樣化的旅遊產品供給。八十年代後期以來,外語導游游市場的需求狀況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為適應這一發展,我國旅遊業必須根據本地資源條件,因地制宜地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供給市場,開展具有特色的專項旅遊。 發展外語導游。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和勞動崗位,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還有利於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宣揚優秀文化提供一個堅實的平台;還有利於我們同世界加強交流,便於學習外國先進文化,從而進一步推動過改革。
總之,外語導游的意義十分重大。為了國民經濟的發展,為了民族文化的推崇,更為了世界的和諧。所以我們應大力發展外語導游,提倡發展國際旅遊。

❾ 游學游除了比價還要看什麼

作為旅行新趨勢,游學對體驗內容、交通、住宿、安全等方面要求較高,因而整體成本要高專於普通旅遊產屬品。業內人士提醒說,在選購時,切勿唯價格論。價格較低的往往無法保證品質和安全。如果價格明顯高於同類游學產品,則要核對具體服務細節,避免價格虛高宰客。

業內人士表示,在選購游學產品時,遊客可以選擇較為大型的機構及旅行社咨詢,此外可以咨詢歷年該類游學產品的具體情況,如:有沒有舉辦過類似的活動、有沒有優質的境外學校資源、類似活動的舉辦是否成功、可持續等,從而保證孩子游學之旅順利進行。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