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旅遊發展現狀
❶ 求以「關於舟山海岸帶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分析」小論文一篇,謝謝!
章飛軍怒了
中國海岸線長達1.8萬公里,漁業資源豐富,海洋物產齊全。漁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已經是沿海城市發展的經濟主要來源之一。各大沿海、海島城市發展漁業產業的程度、水平各不相同,發展的方向各異。每個地區都有其相應的發展特色和經濟管理理念。今日就對於暑假對舟山漁業資源發展狀況的現狀的社會實踐調查作出書面的總結報告。
從舟山漁業資源發展的自然條件來看。舟山富饒,得海獨厚,素以「漁鹽之利,舟揖之便」而聞名遐邇。它有我國著名的漁場(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亦是全國最大的河口性產卵場)和海洋漁業的重要基地(我國海洋漁業資源蘊藏量最為豐富的漁場),故有「東海魚倉」和「祖國漁都」之美稱。群島附近海域的自然環境優越,餌料豐富,給不同習性魚蝦的回遊、棲息、繁殖和生長創造了良好條件。海洋生物豐富多樣,舟山海域微生物的豐度較大;葉綠素a的含量西低東高,春季大於秋季;浮游植物的總量明顯高於浙江其他地區,且秋季明顯大於春季,浮游植物的組成以硅藻為主;浮游動物春季其分布呈北低南高的趨勢,且明顯大於秋季,浮游動物的組成以橈足類為主;舟山海域底棲生物種類明顯多於浙中、南部海域,共有206種,以多毛類為主;潮間帶生物豐富,共有325種,以藻類、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為主;舟山海域游泳生物豐富,種類繁多,水深40米以內區域共有328種,以魚類和甲殼類為主,春季出現的種類數多於夏秋季,冬季最少。據《舟山海域海洋生物志》記載有魚類317種,蝦類33種,蟹類55種,藻類131種。捕撈的主要品種有帶魚、黃魚、烏賊、鯧魚、鰳魚、馬鮫、海鰻、鮐魚、馬面魚、石斑魚、梭子蟹和蝦類等40餘種;海水養殖主要 是海帶、紫菜、蟶子、對蝦、淡菜和扇貝、鮑魚等海珍品。
在海洋漁業的傳統產業中,現今從事漁業生產的有8萬多個勞動力,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捕撈和養殖經驗。由漁業資源的帶動發展,舟山後方基地建有漁港、碼頭、冷庫、水產品加工、機修、油庫等生產、生活設施。在發展過程中針對近海漁業資源衰退,調整優化作業結構,開拓外海遠洋捕撈,大力開發海水養殖,使漁業穩中有增。近年又通過採取圍塘、灘塗、淺海養殖並舉,魚、蝦、貝、藻全面發展。
從舟山地方經濟發展模式的條件來看。舟山的國民經濟增長的主體是由以下的幾塊構成的:1.農林牧漁業 2.工業、鹽業和建築業 3.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4.交通、港口和郵電業 5.國內貿易 6.對外經濟和旅遊業。其中舟山的工業占經濟的主導地位,但我們不難發現,在這些經濟發展版塊中漁業資源不單是僅僅的提高了全市的經濟,它同時也促進了其它行業的發展。比如: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和國內貿易,以及對外經濟和旅遊業。據舟山招商網文稿:「一、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9.15億元,比上年增長23.2%,增幅比上年回落6.9個百分點;商品房施工面積271.46萬平方米,增長11.6%,其中新開工面積98.23萬平方米,下降4.3%;竣工面積101.7萬平方米,增長61.3%;商品房銷售面積85.07萬平方米,增長26.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75.65萬平方米,增長25%;商品房空置面積6.60萬平方米,增長25.5%。二、舟山國內貿易交易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年末全市有各類交易市場116個,其中消費品市場107個,生產資料市場7個,生產要素市場2個。全年商品交易市場成交額92.48億元,增15.2%,其中水產品市場成交額32.11億元,增長3.6%;船舶市場成交額26.3億元,增長54.5%;船用市場成交額5.68億元,增長3.5%。三、舟山口岸進出口較快增長。2005年,全市口岸進出口貨運量2741萬噸,增長7.3%,其中進口2598萬噸,增長2.7%,出口143萬噸,增長4.8倍。全市口岸進出口貨運總值54.8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0%,其中進口50.15億美元,增長29.6%,出口4.48億美元,增長1.3倍。進出境船舶3864艘次,增長4.2%,其中外籍船舶1900艘次,增長16.9%。外籍船舶修理361艘次,增長25.4%,外輪修理產值4.57億元,增長67.3%,創利稅1.14億元,增長67.3%。2005年末,舟山口岸對外開放陸海域面積833.43平方公里。四、引進外資規模繼續擴大。2005年,全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1個,合同外資金額6940萬美元,增長14.3%,實際使用外資3120萬美元,增長38.6%。投資總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7個,投資總額為2.3億美元,增長44.7%,佔全部投資額的87.5%。
對外經濟合作業務穩步發展。2005年,全市新設立境外合作項目3個。全年對外經濟合作營業額379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1.8%。其中對外勞務合作營業額1470萬美元,增長39.9%;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2325萬美元,增長12.6%。對外漁業合作營業額2803萬美元,增長35.8%。五、旅遊業發展步伐加快。以海洋文化為載體,旅遊節慶活動得到進一步拓展和創新,以旅遊項目開發為重點,海洋旅遊精品工程建設進一步推進,「海天佛國,漁都港城--中國舟山群島」旅遊品牌進一步打響。全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001.7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1.4億元,分別增長19.7%和20.0%。其中入境遊客14萬人次,外匯收入7532萬美元,分別增長20.2%和26.1%。普陀山、桃花、朱家尖等主要景點旅遊人次分別增長7.5%、35.7%和5.1%。旅遊集散服務中心投入運行,旅遊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年末全市有旅行社84家,旅遊星級飯店61家。」這些行業的良性發展以舟山的漁業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舟山市漁業資源帶動經濟效益及影響》中提到,由於舟山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在市場上創造了良好的信譽和投資空間,在市場經濟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舟山市經濟的對外形象是通過這一古老的行業對外展示其獨特的魅力的。它的發展是舟山市其它經濟的發展基礎,它的發展影響到了舟山市其他的行業的發展狀況。它的發展同時也決定了舟山社會的繁榮及穩定。
❷ 舟山發展如何
舟山是一個好地方,區位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但不可否認舟山的發展步子確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樣大,這想這是有原因的。
困難:一、寧波的竟爭吸納的壓力,這是不可迴避的。寧波對舟山的發展一直是抱有戒心的!!!寧波是舟山發展中自始自終的竟爭者,舟山其實就是寧波的濃縮精華部分在海上的再現。如果沒有這次寧波舟山港的合並,舟山還不知道要被打壓到什麼時候。看看這次金塘大橋的報道就知道寧波人的精明了,一直擁有較強的話語權的他們居然把我們的金塘大橋說成了寧波金塘大橋,不知大家是什麼想法!誰叫我們自己實力不夠呢!
二、本地人才的外流。舟山其實有很多優秀的人才的都流失在了外地,這是眾所周知的,到底有多少年輕的大學畢業後回到舟山了?怎麼沒有人做個調查!怎麼也沒有聽到舟山人民呼喚他們回來創業的呼聲,但是話又說回來了,舟山該拿什麼歡迎他們呢?
三、錯失率先發展的機會,後發努力創新不夠。看看寧波的發展就知道我們已失去了太多。在浙江個別的城市發展需要騰龍換鳥的時候,舟山還要為新城的建設聚攏不起人氣而大傷腦筋。在如今浙江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大好形勢下,舟山終於抓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這種機會是很寶貴的。但是發展海洋經濟舟山到底能不能走出一條有舟山自身特色的路呢?現在我在擔心,在舟山各級官員如飢似渴發展經濟向寧波看齊的過程中,我們還能在這過程中貫穿創新精神嗎?
四、國家宏觀經濟發展中對於舟山的定位還不是最理想,舟山人還是得靠自己。在九十年代初,中央最終做出了開發上海浦東而非舟山群島的計劃。歷史給我們已開了好幾次玩笑,舟山人至今還津津樂道於鴉片戰爭中清政府如何保全珍惜舟山而割讓香港給英國的美麗的故事,這讓舟山人一度很溫暖並且自得。但是現實是,舟山發展了,上海又把橋伸向了我們的洋山港,在新時代中,舟山人最終還是將自己賣給了別人,這不得不說是個笑話。舟山已處於寧波和上海發展的夾縫中,他們像兩塊磁性巨大的磁鐵吸走了很多經濟發展中至關重要的資源。我的判斷是,舟山很難在與他們競爭中很難博得尊重,除非自強,除非有更多像金海灣這樣的本土企業。為什麼這么說呢?事實上,實力決定了一切,舟山人有實力嗎?可愛的老蔣統一了中國又失去了中國,也將舟山的發展一次次地耽誤。
五、我是舟山人。舟山人地處江南,得海而皆山之勝,又有普陀山觀音道場,應該算是個風水寶地。但舟山始終是個未出多大名的海島。別人印象中,「舟山,地方不錯,可惜小了一點」但舟山小嗎?舟山並不小,小小的香港尚有如此的發展,別人憑什麼說我們小,看來我們得做做文章。舟山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做做「大」的文章。怎麼做大?我想應該讓他們了解舟山其實有創業發展的大的空間,辦法慢慢想,這種思路應該有借鑒意義。舟山人其實是不錯的,說舟山人不思進取那是因為他沒有看到前進的方面,放心,浙江人都是愛拼的人,舟山應該搞出一兩個漂漂亮亮的小島或村落出來,讓舟山人民看看典型的示範效應,進而推進舟山其它城鎮的整體發展。但說說容易做做難。大家共同努力吧!希望官員們少計較個人的升遷,多為舟山本地的老百姓著想,改進工作作風,平常心吧!
舟山人應該更具開放和大氣的精神,融入長三角,融入寧波舟山港的發展,突出自己發展的特色,跳出舟山看舟山,相信舟山的明天會更好。
❸ 舟山作為一個海島旅遊城市應該如何開展研學旅遊
海島旅遊城市其實非常適合開展研學旅遊。
我們知道,研學旅遊正如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學校或者某種機構或者家長團體為了幫助學生拓展知識和視野,更好理解某地區的文化特徵,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而組織學生通過集體出行,集體食宿的形式,開展的旅遊活動。
海島旅遊就很適合這種研學旅遊活動,舟山島嶼眾多,可以開展適合學生了解海洋知識的旅遊項目,比如建設海洋生物博物館、海洋氣候博物館,開展海洋研學的線路,還可以帶領學生加入海洋環保的活動,打掃海洋垃圾等等。
海島旅遊城市開展研學活動還要注意安全生產,海島畢竟臨水,容易發生突發狀況。
❹ 旅遊產業發展現狀
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所謂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前景廣闊可觀,當今的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的旅遊市場規模穩步擴大。但是相較而言,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市場發展速度的要求。
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和享受型極少;國內旅遊熱門地區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知名度高、旅遊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的4A級以上景區。自助旅遊增多,團隊出遊減少;度假村的區域『生特徵已經比較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西部、東北等區域的度假村經營都各顯特色。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重慶等經濟發達地區度假村數量明顯比其他地區高很多。這說明我國旅遊房地產度假村細分市場的區域格
❺ 舟山市定海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舟山市定復海旅遊發展集制團有限公司於2012年5月正式掛牌成立,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人民幣。公司由原舟山市定海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變更成立,是定海區政府直屬旅遊企業,為區屬正科級單位。主要負責定海區核心旅遊資源的開發運營管理、重點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重點旅遊項目的投資、旅遊房產開發、旅遊用品銷售和資產管理等,積極履行政府在定海旅遊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和示範引領作用。
法定代表人:孫潔贇
成立時間:2004-12-09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90200004075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沿港東路119號華定大廈5層、7層
❻ 我國及浙江省海島旅遊的發展現狀
我國海島數量眾多。據統計,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島嶼有6,961個(海南島、港澳台除外),433個島嶼有常住人口,人口452萬,大部分海島居民以海洋捕撈和海洋養殖為業。近年來,隨著海洋漁業資源的急劇衰退以及中日、中韓、中越雙邊漁業協定的簽署和生效,我國海洋漁業捕撈空間大幅縮減,大量漁民面臨轉產轉業,漁民增收出現困難,海洋漁業和漁村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尤其是處於交通不便的海島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和漁民轉產轉業的壓力更大,社會矛盾更加突出。
旅遊業在發展地方經濟、改善經濟結構、促進就業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海洋旅遊已經成為海洋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旅遊發展的重點。我國不少島嶼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地理位置優越,海島旅遊開發潛力巨大。目前,一些海島先後開發了休閑漁業、海洋文化和海洋休閑度假等為主題的旅遊產品,部分海島(如浙江的嵊泗列島、桃花島,廣東的伶仃島以及山東的長島等)成了著名的海島旅遊勝地。
旅遊業的發展促進了海島地區漁農民思想觀念的提升,促進了漁農民的增收,改變了漁農村的村容村貌。但從我國海島旅遊開發的現狀來看,一些海島的旅遊開發效果並不理想。相反,部分海島地區的無序開發對海島和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給海島地區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如何探討科學、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海島旅遊開發模式,完善和提高海島旅遊的檔次,使海島旅遊發展真正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與社會主義新型漁農村建設相結合,已成為海島旅遊開發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海島旅遊開發應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
旅遊業所涉及行業的廣泛性、海洋與海島生態環境的脆弱性以及當前旅遊業膨脹所造成的環境危機等,都要求海島旅遊開發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同時,國內外海島旅遊開發的成功經驗也表明,海島地區環境優美、生態保護良好是吸引旅遊者的一個重要因素。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關鍵是必須嚴格堅持開發和保護相結合的方針,認真處理好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強調景區與海島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海島旅遊開發要堅持應先易後難,先近後遠的方針,條件較好的島嶼先開發,條件不成熟的島嶼要採取切實措施保護好,處理好當前開發與子孫後代永續利用的問題。其次是必須嚴格依照《海洋環境保護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加強對海洋和海島的綜合管理,採取嚴厲的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來規范各種危及海洋生態環境的行為。另外,要通過優化生產結構、選擇與可持續發展原則相適應的旅遊活動來強化海島的生態環境保護。二、海島旅遊開發應與和諧海島社區建設相結合。海島漁農村社區是開展海島旅遊的細胞,是海島旅遊業發展的有效載體。
一個和諧海島旅遊社區應包括社區居民全面參與、旅遊管理規范、各主體之間利益分配和諧、人與自然和諧、居民與遊客關系和諧等方面。要促使旅遊業的發展與和諧海島社區建設相結合,首先,要拉長和延伸旅遊產業鏈,將旅遊業發展與海島基礎設施建設、水產養殖加工、休閑娛樂、餐飲以及漁民轉產轉業、醫療、托老保險等結合起來,使旅遊業向規模化、效益化發展。其次,要創新經營機制,在旅遊經營上打破單一生產的模式,採用漁村經濟聚合型、企業拉動型(如公司+漁農戶、企業+社區+漁農戶等形式)、海洋生態經濟型、股份合作制等結構形式來發展旅遊業。另外,當地政府要通過稅收、貸款等方面的政策優惠和扶持,重點培養一批龍頭企業,發展一批上規模、上檔次、效益好的海島旅遊項目,以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以實現海島旅遊產業化、集約化和效益化的目標。我國第一大群島―――舟山群島共有大小島嶼1,390個,人口近100萬。浙江省舟山市作為全國唯一以群島組建的地級市,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關於「統籌城鄉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決策,近年來依託境內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普陀山的佛教文化的品牌效應,陸續開發了朱家尖島、桃花島、嵊泗列島等海島旅遊景區,推出了一批旅遊項目,並結合旅遊業的發展,正在致力於全國首創的漁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已初步建立海島漁農村新型社區182個,在旅遊發展與和諧海島社區建設方面,探索出了一條成功的路子。
❼ 舟山旅遊怎麼樣
中國第一大群島——舟山,它位於我國東南沿海,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1°30′-123°25′,北緯29°32′-31°04′,東西長182千米,南北寬169千米,區域面積2.22萬平方公里,其中島嶼面積為1440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長江、錢塘江和甬江的出海口。
舟山市是1987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的唯一的省轄海島港口旅遊城市,也是全國唯一以群島組成的海上城市。市轄定海、普陀、岱山、嵊泗二區二縣,總人口103.5萬人。舟山本島為全國第四大島,面積為502平方公里,是舟山市人口的主要集聚地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舟山群島歷史悠久,古稱「海中洲」,據史考古,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在舟山本島西北部的馬嶴鎮原始村落的99座土墩中,已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海島河姆渡」文化,被譽為「東海第一村」。
舟山群島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大小島嶼星羅棋布,1390座島嶼,宛如撒落在碧波萬頃東海洋面上的璀璨明珠,構成了「千島之城」的壯麗景色。海島特有的景緻賦予了這里無窮的迷人魅力,藍天、碧海、綠島、金沙、白浪成為舟山生態旅遊環境的主色調。
境內山海景觀獨特,名勝古跡眾多,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有佛教文化景觀、山海文化景觀、歷史軍事文化景觀和海島漁俗景觀1000餘處,主要分布在23個島嶼上。目前,擁有「海天佛國」普陀山、「睛沙列島」嵊泗兩大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東海蓬萊」岱山島,「金庸筆下」桃花島兩上省級風景名勝區以及全國唯一的海島歷史文化名城——定海。
舟山以「海天佛國,海洋文化,海鮮美食,海濱休閑」為特色的海島旅遊,已成為舟山市的一大支柱產業。舟山旅遊集佛教朝拜、山海觀光、海鮮美食、濱海運動、環境療養、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等多咱旅遊功能於一體。優越的區位條件,豐富的旅遊資源,良好的接待設施,便捷的交通運輸,豪爽的好客習俗,每年吸引國內外遊客近1200萬,並以15%的速度逐年遞增,使這里成為了華東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成為中國海島海洋旅遊的聚焦點,是中國東部著名的海島旅遊勝地。
市花--普陀水仙
市樹--舟山新木姜子
舟山擁有漁業、港口、旅遊三大優勢。舟山是中國最大的海水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素有「中國漁都」之美稱。舟山港灣眾多,航道縱橫,水深浪平,是中國屈指可數的天然深水良港。舟山保存完好的海島自然景色,蘊藏著豐富的旅遊資源,現已開辟的二個國家級和二個省級旅遊風景區,1999年遊客量397.48萬人次。耕地總面積1.9萬公頃,其中水田1.19萬公頃,旱地0.71萬公頃。林地總面積5.59萬公頃。
舟山素有「東海魚倉」和「祖國漁都」之美稱。由於附近海域自然環境優越,餌料豐富,給不同習性的魚蝦洄遊、棲息、繁殖和生長創造了良好條件。共有海洋生物1163種,按類別分:有浮游植物91種、浮游動物103種、底棲動物480種、底棲植物131種、游泳動物358種。捕撈的主要品種有帶魚、鰳魚、馬鮫魚、海鰻、鮐魚、馬面魚、石斑魚、梭子蟹和蝦類等40餘種。
海洋礦產資源可分為三大類:一是濱海砂礦;二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氣;三是海底多金屬結核和多金屬軟泥。東海首先發現並進入商業化開發的是平湖油氣田,距岱山島東南方向302公里,總面積約240平方公里。已探明儲量為:天然氣108億立方米,凝析油177萬噸,輕質原油1078萬噸。
❽ 舟山經濟發展概況
港口:
舟山擁有豐富的深水港口資源和優越的地理區位,建設大港口、布局大產業,是我們搶占發展先機、實現經濟快速起飛的巨大動力,確立「以港興市」戰略並大力發展港口經濟是舟山發展的大勢所趨。但舟山在發展港口經濟過程中必須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要做好競爭與合作文章。去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達到3.79億噸,僅次於新加坡港列世界第二位,寧波港貨物吞吐量超2.2億噸,僅次於上海居國內第二位。舟山北接上海,南臨寧波,生存於這兩個中國最強大的港口城市之間,必須認真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一要堅持開放政策,藉助外力加快資源開發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造福全市人民。上海港的未來是舟山北部的洋山港,而寧波港的未來是舟山東部的島嶼,特別是金塘島等絕好的第五六代集裝箱港選址地。顯然,上海港和寧波港都需要舟山港,舟山要正確引導和利用這種開發熱潮,加速融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並加快寧波舟山港一體化進程,爭取促成三港競合,形成世界上最強大、最繁榮的港群。二要堅持自主原則,對於一些島嶼、岸線、腹地、基礎設施等要事先做好規劃,保證合作發展過程中地方利益不受損害。同時,要主動與武漢、南京、九江等內地沿江港口加強資本或業務方面的合作,擴大舟山港口的服務區域。
二是要做好港口經濟的升級文章。港口經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體系,選擇什麼樣的產業體系就決定了該地區港口經濟的級次。舟山不能依託港口僅僅發展流通、服務等產業,否則就只是為別人經濟發展做嫁衣裳。而是要著眼長遠及國際競爭力,努力提升各產業特別製造業的科技水平,通過由內而外的方式實現港口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為此,必須「淘、引、創」三管齊下。「淘」就是通過經濟杠桿和政策手段,淘汰一批低效率的港口產業,為港口經濟高級化騰出發展空間;「引」就是重點引進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大、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項目,努力形成既能夠節約資源又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產業結構,力求在引進和培育海洋生物葯物工程、新材料和信息等高新產業項目上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創」就是把科技興海提到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舉全市之力支持鼓勵科技創新,建立更加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依靠科技創新推動海洋資源綜合開發和港口經濟的升級換代。
三是要做好開發與保護的文章。港口是一種可重復使用但不可再生的資源,開發的越多,可開發的空間就越小。舟山港口資源豐富,但我們在布局產業時,必須考慮該抉擇的機會成本及潛在代價,換句話說,就是必須考慮眼前利益與長期價值的綜合平衡,以獲取最大利用價值。一方面要約束不當開發行為。必須在港口總體規劃內建設港口設施,使用港口深水岸線。做到「淺水岸線高效使用,深水岸線高質使用」,對於比較淺的岸線,可以考慮優先發展旅遊集散、散干貨中轉儲運等使用密度高、使用時間長的項目,對於深水良港,其岸線的開發用途必須經過專家認證,可以優先發展重石化、修造船及集裝箱碼頭。另一方面要防止圈岸線行為。取得港口非深水岸線使用許可的單位或者個人,必須自取得港口非深水岸線使用許可之日起1年內投資建設或者使用;逾期未投資建設或者使用的,由批准部門注銷港口非深水岸線使用許可,嚴厲打擊借開發名義圈佔岸線的行為。
漁業:
舟山位於浙江省東北部、上海市東南、杭州灣外緣的東海海域中,與上海、杭州、寧波等城市隔海相望。由139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是全國唯一以群島組成的海上城市。舟山海域遼闊、海洋漁業發達、山海景觀獨特、名勝古跡眾多、四季氣候宜人,是中國東部著名的海島旅遊勝地,發展休閑漁業的條件得天獨厚。
1999年7月,嵊泗縣五龍鄉田嶴村漁民用改裝後的5艘流網船,接待24名上海遊客登船出海,親身體驗漁民的海上生活,首次推出了具有濃厚漁村特色的「漁家樂」旅遊項目。隨之休閑漁業在舟山市逐步興起。
近年來,舟山市的休閑漁業(漁家樂)發展呈現了良好的勢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舟山市把發展休閑漁業(漁家樂)作為破解「三農」難題、安置漁農村閑置勞動力就業、增加漁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逐步建立起一批集吃、住、游、娛、購於一體的休閑漁農村和項目點。
經過多年發展的舟山休閑漁業,以「海天佛國,海洋文化,海鮮美食,海濱休閑」為特色的海島旅遊,已形成了與大陸農庄截然不同的特色。舟山旅遊集佛教朝拜、山海觀光、海鮮美食、濱海運動、環境療養、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等多旅遊功能於一體。如普陀區、嵊泗縣的休閑觀光漁業,依託著名景區資源和飲食文化而聞名市內外;定海區結合豐富的人文資源,城郊型農庄已成規模,特色鮮明;岱山縣對古鎮文化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加以挖掘,已初具特色輪廓。
21世紀將是海洋經濟時代,而海洋旅遊業則是前景廣闊的海洋產業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旅遊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在舟山市,海洋旅遊業也已佔據了舟山旅遊業的主導地位。如何進一步弘揚舟山市悠久的海洋歷史文化,發展現代海洋文化,豐富海洋旅遊資源,促進整個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是當前我們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
一、 舟山海洋文化的現狀表現
舟山海洋文化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積淀深厚的海洋歷史文化。
二是浩氣長存的海疆軍旅文化。
三是源遠流長的海洋宗教信仰文化。
四是獨具魅力的海洋旅遊文化。
五是豐富多彩的海洋民間文化。
❾ 舟山經濟開發區的發展現狀
浙江省舟山經濟開發區作為省級開發區,於1992年9月22日經浙
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區域回位置地處舟山市答定海區城東街道,東起石家嶺西山麓,西至甬慶村的西浦廟,南起海濱,北到馬家嶴、倒橋一側,開發總面積2.5平方公里。充分依託港口和區位優勢,積極利用各種資源,優化功能布局,重點發展電子、輕工、紡織、食品、倉儲、精細海洋化工等產業,著力打造一個集能源、船舶修造、服裝加工、機械電器及海洋高新技術等協調發展的工業開發區。舟山經濟開發區自設立以來,按照「小塊突破、逐步啟動、滾動發展」的工作思路,以招商引資和改善投資環境為突破口,取得了較好成效。園區總體布局合理,區內設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原先規劃批準的面積已經基本開發完畢,園區吸引了金湖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天力化纖有限公司、帥馬服飾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相繼到園區投資築巢,入區企業已達70餘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4.5億元,利稅1.05億元,成為舟山市主要的工業企業集聚地,是投資者創業生財的理想之地,一個欣欣向榮的工業園區已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