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市屈原文化旅遊風景區
① 屈原投入汨羅江是哪一年
屈原投入汨羅江是公元前278年。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1)汨羅市屈原文化旅遊風景區擴展閱讀
屈原的文學創新成京:
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象徵手法繼承並發揮了《詩經》的比興手法,屈原的創作在相當程度上顯示了情感的解放,從而造成了全新的、富有生氣和強大感染力的詩歌風格。
由於這種情感表達的需要,就不能滿足於平實的寫作手法,而需要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話材料,用綺麗的幻想,是詩歌的境界大為擴展,顯示恢弘瑰麗的特徵。這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創作,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
後代的個性和情感強烈的詩人,如李白、李賀等,都從中受到極大的啟發。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學中講究文采,注意華美的流派,最終都可以溯源於屈原。
② 幫忙查一下,那家郵遞公司可以直達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屈原行政區屈原一中。找家速度快,便宜,嚴謹點的。
做為一個汨羅(屈原)人,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三通都可以到,即中專通、申通、圓通屬,因為這三家我都發過,服務態度都很好,大件物品建議發中通,它的點在興盛南路新汽車站(其實現在也不新了,習慣而已)對面,至於還有沒有其他快遞(特指民營快遞,非EMS)可以到,因為我沒發過,所以不亂說。
上述三通的派送范圍僅限鎮上(屈原人懂)的及周邊,不派送下面分場(屈原人更懂的),但可以自取。
③ 汨羅屈子祠那個地方在那
汨羅江奔流不息,屈子祠臨江巍巍,名山渡車水馬龍,河灘洲草碧牛肥……這 該鎮景點是江北門戶,偉大詩人屈原曾經行吟求索的熱土——屈子祠鎮的真實寫照。屈子祠鎮東臨汨羅市城郊,南抵屈原管理區,西望八百里洞庭,鎮政府駐地歐陽家墩,全鎮總面積36平方公里,轄楚南、楚塘、翁家橋、金鉤、朱山、楓樹、農科、屈子祠、白水段、漁街市、周家壠、金沙、屈原、狄湖、欄湖、黃興16個行政村,297個村民小組,2個居委會,共有人口22000餘人。
屈子祠鎮區位優勢十分顯著。「藍墨水的上游」一一汨羅江流經該鎮,屈子祠旅遊專線穿鎮而過,汨磊市道交匯於此,是江北8個鄉鎮場入市區之要沖。隨著汨羅市人文生態旅遊城市的定位,汨羅江防汛大橋的「一橋飛架南北」,汨羅市委、市政府「以汨羅江為軸心,以湘楚文化為底蘊,東靠北上」的戰略構想和城區30萬人口的規劃,使屈子祠鎮完全處於區位的黃金分割點上。
屈子祠鎮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屈子祠等,是龍舟競渡的發源地。屈子祠始建於清乾隆十九年,祠宇三進三間,古韻猶存,附近有獨醒亭、騷壇、濯纓橋、招屈亭、屈原故居遺址等25處,祠東的屈原碑林嵌有當代書法名家碑刻356塊,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重要紀念地,也是龍舟競渡的發源地。屈子祠坐落處的玉笥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山邊景點有戰國墓群、古代窯址、水上樂園、釣魚基地、名山堤柳、楚風一條街等。水上樂園旁邊的屈子祠鎮集區古色古香,主街道「楚風一條街」長達1900米,為秦漢風格,現已初具規模,同時鎮政府開辟斗侖垸龍舟競賽表演基地,將龍舟文化發揚光大,以吸引海內外遊客,以名山垸為基礎的旅遊及娛樂中心也正日趨完善,200畝的釣魚基地現已對外開放,1600平方米的娛樂城正在籌建之中。
屈子祠鎮的農業資源異常豐富,實施的十大產業是典型的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富民農業。牛氣沖天的肉牛產業實現了全鎮肉牛達20000頭;寸草寸金的牧草產業種植面積突破3000畝;金玉滿堂的玉米產業種植面積突破14000畝;香霧繚繞的煙葉產業面積突破500畝;綠樹如蔭的林業產業使低窪面積全部改制增值,宜林荒山已變綠增效;清水魚躍的水產產業使該鎮的水產品達1000噸;俏嫁省外的蔬菜產業復種面積達到5000畝,並與深圳一公司續簽生勤膳食供應合同;田園飄香優質稻產業以訂單促生產,落實了早稻優級質稻3000畝;紅紅火火的生豬產業可望品改率在兩年內達到100%,生豬數量近50000頭;六畜興旺的家禽產業使雞、鴨、鵝養殖數量達到20萬羽,「白毛浮綠水」蔚然成景。
此外,屈子祠鎮的礦產資源也極為豐富,如汨羅江河沙是長江以南最優質的河沙,並且裡面富含金礦。
屈子祠鎮的基礎設施相當完善,能源、通訊、供水等事業發展迅速,興建了35萬伏的變電站一座,電力供應充足,開通程式控制電話2000門,電話直達世界各地,傳真通訊、數據傳呼、行動電話等廣泛使用。正在興建的鎮自來水廠日供水量將達10000噸,完全能保證工業和居民用水的需要,鎮村公路四通八達,如僅就2004年的公路建設而言,有「村村通」公路中的長達近5華里的屈原村「求索路」,長達7.2華里的農科村的「致富路」,長達八華里的楚塘村的「安居路」,長達5華里的楚南村的「騰飛路」,這些大道均寬7米,標准從高,施工規范,現已順利通過驗收,進入岳陽市交通局的村級道路建設項目,可望在今年全面硬化;此外還有長達6華里的白水村「希望路」,長達5.2華里的欄湖村「奮斗路」,長達3華里的清泉村「民心路」,這些路均寬7米,已進行了路基的完善,正在爭取進入岳陽交通局的村級道路建設項目籠子。為搞好2005汨羅江龍舟賽事,鎮政府准備投資170萬,修建進入屈子祠的「樂園路」,籌建屈子祠對岸的「屈原路」,將屈子祠處於高標準的公路網路中。全鎮2004年總修路長度40000米,修渠29000米,在水、電、路、渠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徹底的改善。這些朝陽大道,這藍天碧水工程,為千古名祠和屈子祠鎮的經濟騰飛營造了優良的環境。
屈子祠鎮政府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要務,把優化環境作為第一菜單,出台了《關於招商引資基本問題的決定》(屈發[2003]06號)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決定》(屈發)2003[07]號),推出了優惠政策、優勢資源、優良資產、優選項目,以激發投資熱潮,形成政府推動、部門聯動,企業主動,全民發動的招商活力;並推行行政審批制、執法檢查准入制、一家收費制、法律服務制、責任追究制、領導掛牌聯系企業制,在全鎮營造了開放進取的人文環境,高效務實的政務環境,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公正嚴明的法律環境,祥和穩定的治安環境。
屈子祠鎮集鎮內設工業園區,它依山傍水,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居住、生活、寫作的地方,素有湘楚旅遊文化熱線中心之稱,距市區僅10公里。鎮區規劃面積為2.1平方公里,主街道6條,街道設計寬度為30米,鎮區將「楚風一條街」確立為秦漢風格,並開辟斗侖垸龍舟競賽表演基地,將龍舟文化發揚光大,以吸引海內外遊客。屈子祠鎮政府按照統一徵收土地、統一規劃、統一基礎設施建設、統一開發的原則,結合文物保護建鎮、結合旅遊開發興鎮、結合發展經濟強鎮,計劃總投資1000多萬元。集鎮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已全面鋪開,累計完成投資500多萬元,拆遷房屋20棟,6600平方米,移動土方17.8萬方,拉通硬化了1900米的主街道,「楚風一條街」已初具規模,以名山垸為基礎的旅遊及娛樂中心也初具雛形,電力、郵電、通訊、廣播、電視線路鋪設已基本完工,集鎮集旅遊、交通、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於一體,特別是為移民安居工程中產業。集鎮與第二產業發展蓬勃,主要工業產品有制衣、制袋、整染、製革、包裝、預制構件、豪華傢具等。第三產業方興未艾,鎮內興建了酒店、醫院、學校、購物超市、賓館、商品房,生產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在此基礎上,為把屈子祠鎮建設成江北明珠,屈子祠鎮黨委、政府誠招天下商賈,來此購地、興業、經商辦廠,並將採取如下優惠政策:凡購地建房人員,解決城鎮戶口,享有永久居住權,投資50萬元以上興業辦廠,政府無償提供土地;所有投資,政府確保投資者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經營環境。在集鎮經商辦廠,政府實行以獎代投,第一年稅收全獎全投,第二年征半獎半。
屈子祠鎮招商引資取得了豐碩成果。楚天牧業公司以260萬元拍賣,買斷後鎮外老闆何文志先生帶資500萬元進場,計劃投資1000 萬元,用於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把企業做大做強,使公司肉牛數量達到500頭,產生規模效益;二是採用「公司+農戶」模式,發展一萬頭牛的農戶網點,使公司和農戶互動發展;三是建一個加工廠,對牛肉產品進行精深加工,銷往廣東等沿海一帶,實施農工貿一體化戰略;四是種植牧草3000畝,為肉牛養殖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藉助四輪驅動,促進肉牛養殖這一朝陽產業的發展,把它打造成一個十足真金的富民工程。並且,鎮政府在楚天牧業公司的周邊,引進107楊省級示範推廣項目,實行林草結合,美化、優化了環境:綠樹成林,綠草如茵,漂亮氣派的楚天牧業公司廠房、基地與之輝映,繪成了一幅既具現代氣息,又富田園風光的畫卷。一馬引得萬馬奔,屈子祠鎮企業辦從政府分離出後,自負盈虧、自我加壓,對下屬企業進行轉機建制,大舉招商引資,經過努力,釣魚基地、水上樂園等招商項目正在洽談之中。
屈子祠鎮是人文薈萃之鄉,風景名勝之地,資源豐富之域,商家興業之所,它重信譽、守合同,同五湖四海的朋友進行長期的、廣泛的經濟技術合作和貿易往來,誠招天下客,使客商賓至如歸;它讓利招商,讓利發展,在用地、勞務、能源、人才、服務等方面給予前來的合作的朋友提供優惠和方便,利歸投資人,使來者有獲。
良禽擇木而棲,賢士選地而處。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子行吟之地,前景無限美好,望有志者前來投資興業,與屈子祠鎮人民一起共創美好明天,共建江北明珠。
旅遊景點
子祠是湖南著名旅遊景點。 屈子祠位於岳陽汨羅玉笥山上,系清乾隆年間所建。有正屋三進,中、後二進之間有過亭,前後、左右兩側有天井。建築系單層單檐,磚木結構,四壁石板鐫刻歷朝吊屈原詩歌詞賦,正廳以巨木雕刻司馬遷的《屈原列傳》。後殿矗立著一尊1980年重塑的屈原像,神采感人。
屈原名平,戰國時楚國人,約生於公元前340年。他學識淵博,是著名的詩人、政治家,曾任楚國要職左徒、三閭大夫。他熱愛楚國,主張改革朝弊,明法治國。但他振興楚國的夢想和主張觸犯了楚國舊貴族的利益,遭到那些人的反對和讒害,最後被楚襄王放逐,漂泊於沅、湘流域。在汩羅江畔,屈原以愛國主義良知痛切掂念災難深重的祖國和人民,雖身居蓑草棚中,仍憂心忡忡。公元前期78年,秦軍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憤交加,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遂於該年農歷5月5日懷沙自沉汩羅江而死。一代忠魂飄然逸去,為我們留下《離騷》、《天部》、《九歌》、《招魂》等偉大詩作20多篇,把詩人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國家的憂慮、對美好境界的嚮往留在了這片熱土上。公元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公推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成為我們偉大民族永遠的自豪與驕傲,亦成為一盞照耀歷史的明燈。 屈原墓位於玉笥山東北5公里的烈女嶺。墓為一高大封土堆,矗立於山脊,遠望如小阜。有疑冢12,其中一墓有「故楚三閭大夫之墓」碑。
屈子祠亦稱屈原廟,現辟為屈原紀念館,位於汨羅城西北玉笥山頂。始建於漢代,1765年重建,佔地7.8畝,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祠堂。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被流放時,曾在汩泉江畔的玉笥山上住過。後來屈原感到救國無望,投江而死,後人為了紀念他,便修祠在此。
屈子祠佔地約七八畝,正屋三進,中、後進之間有過亭,前後、左右兩側有天井。天井裡各栽有兩株200年以上的桂花。祠的建築為磚木結構,庄嚴古樸,肅穆幽雅。在過道的牆壁上,鑲嵌著許多石碑,鐫刻著後人憑吊屈原的詩文祠賦。
屈子祠為磚木結構,坐北向南,三進,祠正面為三孔大門,中門為牌坊式,下面鑲嵌五龍捧白垂石雕刻,鐫「屈子祠」三字。門坊和山牆上有17幅關於屈原的浮雕,如漁父談心圖、懷沙投江圖等。由正門入中殿,可見巨幅雕屏,上刻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全文,其上樑則懸一幅「光爭日明」橫匾。廳中木柱上有清郭嵩燾、李元度撰寫的楹聯。中進有董必武撰寫的聯語。後進中廳置屈原鍍金塑像,像高3米。兩旁柱上有於立群書郭沫若集《離騷》句:「集芙蓉以為裳,又樹蕙之百畝;帥雲霓而來御,將往觀乎四荒。」東西廂房為展覽室。由廳側後行可見丹池,池中兩花台內各植金桂一棵。丹池後行至二進,中殿為祭祀廳,設神龕,供「故楚三閭大夫屈原之神位」牌。過神龕出拱門可見過亭,亭側天井植300年樹齡之上金、銀桂。再後行即至三進,中殿立有屈原手撫佩劍之塑像。中殿兩側之廂房現辟為介紹屈原生平的展室,陳列有歷代牌本的屈原著作。 自山腳至祠有石階119階。此祠為三進青磚結構。祠正門牌樓牆上繪有13幅屈原生平業績和他對理想追求的寫照的浮雕。後殿矗立一尊1980年重塑的屈原像。附近建有獨醒亭、騷壇、濯纓橋、桃花洞、壽星台、剪刀池、綉花墩、望爺墩等紀念屈原的古跡,俗稱玉笥山「八景」。不少名勝古跡已因多年失修而漸次湮沒,或只能依稀辨認,但卻仍有不少當地人和游覽者慕名而來,表達他們對忠貞愛國的屈原的不盡懷念。 祠經1979年整修後,面貌一新,每年端午節前後,來祠旅遊觀光、憑吊屈原的絡繹不絕。1981年在此前的汨羅江舉行盛大龍舟競賽,觀看競賽的國內外遊人達10萬人以上 。[1]
④ 我是汨羅市屈子祠鎮的農民,三年前突然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要把屈子祠建成屈子文化園,我家正...
你們可以提出要求,參與公園的管理,享受公園收入的分成。這樣只要公園存在,你們就相當於不會毫無收入。
⑤ 屈原管理區與汩羅市是同級別嗎
屈原管抄理區前身為1958年圍墾而建的襲大型國營農場,屬汨羅。2000年12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屈原管理區,作為岳陽市政府派出機構,全面行使縣級人民政府管理職能。現轄兩鎮三鄉。(營田鎮,河市鎮,黃金鄉,琴棋鄉,鳳凰鄉。)
⑥ 屈原投江而死的汩羅江現在在哪個地區
汨抄羅江("汨"字左水右日)發源於襲江西省修水縣黃龍山梨樹堝,經修水縣白石橋,於龍門流入湖南省平江縣境內,向西流經平江城區,自汩羅市轉向西北流至磊石鄉,於汨羅江口匯入洞庭湖。
(6)汨羅市屈原文化旅遊風景區擴展閱讀:
汨羅江分為南北兩支,南支稱"汨水",為主源;北支稱"羅水",至汨羅市屈譚(大丘灣)匯合稱"汨羅江"。汨羅江全長253公里,流域面積達5543平方公里。長樂以上,河流流經丘陵山區,水系發育,水量豐富。長樂以下,支流匯入較少,河道展寬可以通航。為南洞庭湖濱湖區最大河流。詩人屈原曾於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殺。
戰國末年,楚國詩人屈原因為反對楚懷王和楚襄王的對外政策,被流放至汨羅江的玉笥山,在這里他寫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如《離騷》、《天問》等),將楚辭這一體裁發揚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前278年,楚國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縣境內)被秦國攻佔,屈原感到救國無望,於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作《懷沙》而自投汨羅江。
⑦ 湖南汨羅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其實就兩個地方,可以到當地農家體會一下。
汨羅江發源於江西修水縣,往西流經平江縣、汨羅市(汨水與羅江在縣境內匯合),至湘陰縣進入湘江。它的幹流長度253公里,流域面積達5543平方公里,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
汨羅江的出名,主要是因屈原的關系。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政治家、詩人屈原被流放時,曾在汨羅江畔的玉笥山上住過。公元前278年,楚國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縣)被秦軍攻破,屈原感到救國無望,投汨羅江而死。
玉笥山 - 湖南汨羅旅遊景區
坐落在汨羅市西北4公里的汨羅江北岸。相傳戰國時楚國大詩人屈原,當年流放於沅、湘曾居於此山,故山中的名勝古跡,大多與屈原有關,這反映了人民對他的深切懷念。玉笥山的主要名勝古跡有屈子祠和"玉笥八景"。
屈子祠始建於漢,原址無考。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將它移建至玉笥山上。今存建築有正殿、信芳亭、屈子祠碑等。正殿為磚木結構,單層單檐,青磚砌牆,黃琉璃瓦覆頂,風格古樸秀雅,全殿三進,中、後兩進間置一過亭,前後左右各設一天井,布局謹嚴宏敞。祠內有百年桂樹多株,每逢中秋節,黃、白花盛開,馨香四溢,令人陶醉。
玉笥八景是騷台、濯纓橋、獨醒亭、桃花洞、壽星台、望爺墩、綉花墩、剪刀池。前5景與屈原有關,後3景與屈原的女兒有關。 騷台位於山右側,建於屈子祠移建時。相傳屈原的輝煌不朽詩篇《離騷》、《九歌》、《懷沙》等即寫成於此地,故稱"騷台"全文,文采飛揚,足資觀賞。
濯纓橋位於騷台南,橫跨在玉水上,亦建於清乾隆年間。橋為石拱橋,呈八字形。相傳被放逐的屈原,常跑到此橋下的玉水中,洗濯冠纓,盪滌塵垢,故稱濯纓橋。 獨醒亭位於汨羅江畔,緊靠渡口,亦稱渡船亭。相傳當年屈原即在此地與漁父對話,並留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名言,故清人於乾隆年間建此亭時,便以"獨醒"命名。
桃花洞是個土洞,位於山麓。洞內涼爽宜人,相傳屈原在盛夏酷暑時,常來此洞讀書養性,賦詩明志。
壽星台亦在山下,清乾隆年間建。相傳屈原遭讒被逐後,當地父老為之不平。於是,每適正月二十一屈原生日,都在此地載歌載舞,演戲娛樂,以祝願他長壽,故稱壽星台。
望爺墩、綉花墩、剪刀池三景,也位於山下。相傳屈原自沉汨羅江後,它們分別是屈原之女為父招魂處,為父綉像處,為父自刎處,這實際上也寄託了人民對屈原的哀思與同情。
⑧ 屈原行政區到底是汨羅市還是岳陽市直接管轄
肯定是屬汩羅的呀,我們汩羅的地盤還用岳陽來管呀.直管是汩羅.
⑨ 屈原跳的江是哪條江
屈原跳的是汨羅江。詩人屈原曾於公元前年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進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頃襄王只好跟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保於陳城(今河南淮陽縣)」。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屈原於農歷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這一年大概是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當時六十二歲左右。
(9)汨羅市屈原文化旅遊風景區擴展閱讀:
當地傳說,屈原投江始不沉,待衣褲裝滿泥沙才自沉下去,因此今又稱此地為沉沙港。屈原自被楚襄王放逐於洞庭湖一帶後,無日不為他的祖國的命運憂心,想到處於戰亂中的同胞的悲慘處境,他更痛心。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楚襄王逃陳。
屈原驚悉後,懷著極其悲痛的心情,經漢水北岸,永遠告別了故鄉秭歸和首都郢,然後南行長沙。但心中總在眷戀著祖國,於是又折回洞庭。殘酷的現實終於使他感到了絕望,自度已無出路,平生的理想和抱負都已付諸東流,便在汨羅寫完《離騷》的最後一章後,在此懷沙自沉。
汨羅江邊的百姓紛紛劃著各自的船隻往屈原投江處,想搶救這位愛國詩人。人們擔心江中的魚蝦啃噬屈原,在劃船前往營救的同時,紛紛把自己船上的粽子投向江中喂魚蝦,由此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但是一代愛國詩人還是無法搶救生還,屈原投江幾天後才被漁民打撈上來,頭部已被魚蝦噬去一部分,其女兒女婿便給他配上半個金頭埋葬,女婿擔心有人掘墓盜金頭,遂以羅裙兜土築疑冢,遇神助一夜間竟築成12座疑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