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旅遊發展
1. 急 海島旅遊的界定內涵
海島文化旅遊的內涵
文化旅遊的核心在於文化,中心在於旅遊資源。一般來說,旅遊資源都凝聚著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歷史文化的集中體現。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往往相伴相生,我國海島自然景觀神秘, 古代文化沉積厚重, 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海島文化旅遊,應當體現出在海島的自然環境下形成的,具有特色的豐富的歷史、經濟、地域等文化內涵。
民間傳承的民俗文化,如漁節。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等形成的歷史文化,如海防建設遺址。海島特有民族形成和發展出來的民族文化等等。除了對文化內涵的挖掘,還應當把各種文化結合起來,通過整合文化要素,把散點化的旅遊文化因子「 聚合」成內容豐富、特色突出、主題鮮明的旅遊文化產品。使其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同時將一種文化理念(意識) 貫穿於看似孤立、分散的景點, 做到「 景散意連」,使旅遊開發具有整體效應。形成一個立體的海島文化旅遊效應。使遊客能夠多方面、全方位的體驗獨特的海島文化。
海島文化旅遊的意義
縱觀成功的旅遊開發地,無一脫離文化品牌的塑造。文化對於旅遊開發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文化的品位決定旅遊產品的品位,文化的特殊性決定了旅遊產品的個性,旅遊產品的個性決定了對遊客的吸引力。在海島旅遊開發中, 加強對景區、景點中蘊藏的文化內涵的研究和挖掘, 增強海島對遊客的吸引力, 不僅對於我國海島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更有著現實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海島文化旅遊,首先順應了新世紀旅遊理念由單純「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的趨勢,是旅遊理念向個性化、自由化發展的要求。其次,海島文化旅遊,有利於促進海島相關經濟部門、行業的發展,有利於本地區的經濟健康運行。再者,海島文化旅遊拓寬了旅遊客戶群,為旅遊產業的就業提供了更多的崗位,客觀上解決海島陸地行業少,就業壓力大的問題。
海島文化旅遊開發模式
中國的海島資源豐富,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島嶼有6000多個,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下的島嶼和岩礁數量巨大,約有上萬個,其中約94%的島嶼為無人居住島嶼。目前,專家學者對於海島開發提出的建議,指導了一些成功的海島旅遊開發。《對海島旅遊市場定位的思考》(李耕耘)中提出幾種定位開發模式為:沙灘型模式、半島型模式、生態型、全能型模式。有學者也提出海島旅遊的開發模式從空間角度分為自然開發模式和異地開發模式;從時間角度分為短期節慶模式和長期固定模式等不同角度下的劃分方式。
有學者提出,對於海島文化旅遊開發的一般模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1 自然式,主要以自然景觀為形象主體,保留島嶼的自然、原汁原味。 以景點的文化特色、旅遊線路的文化脈絡、旅遊景區的文化層次來展現海島旅遊文化所蘊蓄的豪傑名流超然的品性, 精英文化在歷史發展中的開拓性, 尚武精神所鑄就的粗獷豪放的民風。這種方式主要強調真實呈現島嶼風貌,保持原真性的特色。
2 主題式 主要是島嶼文化產品的形式。它指在海島旅遊點興建的,把某一時期或某一民族或某一民族或某一區域的歷史、人物、傳說及民風、民俗等文化,依照一定的方式和風格加以集中反映的海島人造旅遊景觀。它採取縮微方式和活態形式表現海島文化旅遊。
3 物品式,主要指人文及民俗商品。人文、民俗形態多樣,既有有形的,又有無形的; 既有物化的,又有觀念上的;可以為固化的,又可以為活化的。那些有形的、物化的文化事象,如工藝品、食品、生活用品等,可以開發為海島文化旅遊商品。
此外,海島文化旅遊的開發還應該注意到:我國海島的文化遺存比較豐富, 但並非都能
進行旅遊開發, 應做到相對集中, 形成規模, 這樣才能發揮出整體優勢, 提高其文化品位。在旅遊文化富集地要盡量實行集中開發, 對於那些可移動的文物、古跡等, 需要時可將其移入富集區, 整合開發。對於暫時不能開發利用的旅遊文化資源, 要加強保護, 防止流失。同時充分利用現代科技(聲、光、電等) 手段, 盡量把文化遺存形象化、感知化, 讓一些「 隱性」的文化「 顯性化」,
海島文化旅遊開發內容
海島文化要組合成產品,應根據島嶼、區域或景點的地理區位條件、資源狀況和客源市場需求,精心編排,深度開發,周密規劃。因此對海島文化旅遊開發的內容,可以根據我國海島文化旅遊的現狀和國內外旅遊業發達城市對同類資源開發利用的情況,有以下主題可以參考
1 海島民俗文化旅遊的開發
海島民俗文化包括多層面,如物質生活層面、制度生活層面和精神深或層面等。可重點開發幾個方面,一是海島主要生產方式之一的漁文化,二是海島生產習俗中的船文化、漁具文化、鹽文化等,三是開發海島美食文化、海島夜生活文化等
2 海島宗教文化旅遊的開發
海島宗教文化資源可以充分發掘,建立為一種長期、穩定的文化旅遊品牌。如浙江普陀山等。宗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與旅遊關系十分密切, 利用好宗教旅遊文化資源對於我國海島旅遊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3 海港與港市文化旅遊的開發
海港的建立和港市的形成和發展,是人類海島文明的產物。海港與港式文化構成了人類海島文化發展歷史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4 航路與海路文化旅遊的開發
在人類近現代史的發展中,航路和海路文化佔到了極其獨特的位置。作為航路上的重要補給點,海島考古之旅也成為海島文化旅遊的一個新亮點。
5 海島科學文化旅遊的開發
人類對海島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腳步,隨著時代步伐,海島科學研究、海島水文、潮汐與潮流、風暴潮、海浪、海島預報、海島生物、海島葯物學、海島環境等等研究進一步深入,可利用海島科學知識建立的海島科學知識博物館、水族館等,也可開發海島科學探險旅遊。
當然,根據各個海島自身條件的不同,積極探索,可以尋找到更為豐富的文化旅遊開發內容。如遠古先民的文物、歷代名人的蹤跡、現代人文景觀等等
海島文化旅遊開發對策
開發海島文化旅遊,首先要明確開發方向,對自身的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制定有特色、可持續發展的開發戰略。如下圖所示,我國海島的旅遊文化資源開發具有不同層次,海島文化旅遊需要根據不同層次的旅遊發展,需求建立有新意的景點。
我國海島旅遊文化資源開發結構
層次 特徵 項目舉例 產品功能
基礎層次 陳列式 自然風光,歷史遺跡 最基本的旅遊形式, 是文化旅遊產規
模與特色形成的基礎
提升層次 表演式 民俗風情、廟會、特色節慶 滿足旅遊者由靜到動的心理需求,是旅遊文化內涵的動態展示
擴展層次 參與式 娛樂文化、工藝美術等 滿足旅遊者自主選擇的個性文化需求,是形成品牌與吸引旅遊者重復消費的重要方面
在海島文化旅遊開發時,還要做到通過烘托氣氛,營造整體氛圍。增強隊遊客的吸引力。不能把各個景點進行割裂,要做到整體上的統一,要使旅遊者在遊行空間中感受到與文化主體相融合的氣氛,還要使文化滲透到旅遊諸要素的方方面面,要突破靜態的旅遊方式,營造一個鮮活新奇的文化氛圍,要集各種旅遊要素為一體,將區域的旅遊文化主題動態地展示給遊客。營造與平常迥異而濃厚的旅遊氣氛, 不僅可以使遊客產生旅遊的動機, 還能夠促進旅遊地將各種要素組織、協調和發展起來。
開發那些高品位的無形文化資源,要有一個文化創造的過程,即創造文化意境。使遊客與客體景觀相熔鑄, 達到情景交融、心智交互的感應。同時也通過景觀的組織過程為旅遊者提供一種體驗的經歷。如《射鵰英雄傳》作者及其書中描述的桃花島就位於蘇浙兩省, 完全可以以射鵰英雄傳小說為藍本, 採用設計意境流的方式, 根據小說中相關內容重新規劃桃花島系列景點, 全面提升桃花島旅遊的文化吸引力, 更加突出其神秘的旅遊文化特色。
海島文化旅遊具體開發對策包括:
1 科學認識和充分重視旅遊業,看到旅遊業對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2 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的事業管理組織,將旅遊業的發展列入海島發展的長遠規劃中。
3 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旅遊發展的投入,財政支持是旅遊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4 全面進行體制創新,突出海島、海洋特色。
5 深入挖掘海島景區的文化內涵,提高海島文化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6 把海島文化旅遊的文章做大,實現旅遊宣傳現代化
7 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全面構建旅遊發展法格局
8 加快旅遊精品建設,打造海島文化旅遊的特色品牌
9 加強旅遊基礎建設,改善旅遊基礎條件
10 進一步完善旅遊培訓中心、旅遊交通集散中心建設的功能
2. 海口桂林洋以後的發展。主要是居住和海島旅遊
桂林洋的確很偏僻,但我覺得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就說桂林洋海灘遠遠比不上假日海灘,基礎設施也不行,但這邊離市區遠,好好開發一下會發展的很好的,這邊大學有三所,大學生就有好幾萬,消費能力是不能低估的。桂林洋海灘可以做一個旅遊景點,把周圍的基礎設施好好建設一下,應該是不錯的。
這邊風景挺好的,開個農家樂什麼的也挺好的
3. 旅遊旅遊海島線的前景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全球海島旅遊呈井噴狀態,遊客人數年均增長率超過20%。
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共有超過50個國家、70個成熟的海島旅遊目的地。2014年,超過40%的海島旅遊目的地旅遊收入對GDP的貢獻率超過20%,旅遊業出口總值達到730億美元。
報告根據《Travel+Leisure》《孤獨星球》《美國國家地理》等主流旅遊媒體推薦的知名海島排名,綜合測評出夏威夷群島、巴厘島、馬爾地夫群島、普吉島、聖托里尼島、蘇梅島、模里西斯群島、濟州島、大溪地、塞席爾群島為2014世界十大海島旅遊目的地。2014年,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成為接待國際遊客最多的小島嶼國家,其中泰國接待國際遊客達2400多萬人。
4. 發展海島旅遊業會受到哪些條件影響
海島旅遊憑借其神秘性和冒險性已經成為世界旅遊熱點,但我國對海島旅遊的研究卻明顯滯後。為探討海島旅遊的一般規律,本文以遼寧省長海縣為例,分析了長海縣發展旅遊的資源優勢,並對其旅遊業的現狀進行了總結,認為長海縣的旅遊業雖然發展很快,但是受體制瓶頸、基礎設施、服務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其海島旅遊資源的優勢並未充分發揮出來。如何變資源為效益,應從旅遊資源優勢等方面著手,打造特色旅遊產品,加大宣傳力度,完善配套設施,提高服務水平,合理進行開發建設,以達到加快長海縣旅遊業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 海島旅遊;旅遊開發;島嶼;長海縣
海島旅遊作為使人融入自然的精緻旅遊,憑借其神秘而遙遠的特性吸引了世界大量的遊客。在海島地區發展旅遊業有利於克服其地形狹小、與外界隔絕和缺乏資源等不利因素;對振興區域經濟、提高當地居民收入、打破以漁業為主體產業的單一經濟模式、使海島地區經濟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等方面也起到積極作用。泰國的普吉島、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韓國的濟州島、日本的沖繩列島、西班牙的巴利阿里及加那利群島、中北美加勒比群島以及地中海的塞普勒斯、馬爾他等島國已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旅遊業已成為其支柱產業和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可見,海島旅遊開發成敗對區域經濟發展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我國海島旅遊業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剛剛起步,發展時間較短,對海島旅遊的研究也頗為有限。本文以遼寧省長海縣旅遊業為例,探討了這種島嶼旅遊的發展特點並提出了幾點對策,以期對我國海島旅遊開發提供借鑒。
一、長海縣海島旅遊資源的優勢
遼寧省長海縣位於遼東半島東側黃海北部海域,西距大連52 n mile,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目前長海縣由142個島、坨、礁組成,陸地面積119.24km2,跨海域面積7 648km2,主要島嶼有大長山島、小長山島、廣鹿島、獐子島、海洋島、格仙島、瓜皮島、哈仙島、塞里島、烏蟒島、褡褳島、大耗島、小耗島、鳥島等,統稱長山群島,又稱長山列島。其中有20餘個島有居民常住。海島景觀是長海縣旅遊資源的主體。在長達428.5km的海岸線上,「海、山、礁、灘」渾然一體,在浩淼煙波之中的競相輝映,粼粼碧水,托出一方人間仙境。由於長海縣獨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的背景,使它具備其他海島地區和濱海地區所不及的優勢和特色。
1.迷人的海島風光
長山群島屬長白山山脈的延伸部分,後隨黃海北部平原一起沉陷為海,原生的嶺峰突兀海面形成群島。長海縣屬基岩海岸,這里岸線曲折,岬灣間布,山丘臨海,基岩裸露。在波浪不斷磨蝕下,形成了千姿百態的海蝕地貌景觀。大長山島的圓門礁,大耗子島的象鼻子山,海洋島的眼子山以及諸島在曲折海岸線上的海蝕物,如美人礁、猴兒石、獅子石、萬年船、磐石、爐子、海上石林等均屬此類。還有在石城島境內有被稱為「海上小桂林」的銀窩石林,像九顆明珠鑲嵌在縣境東北部海面的海王九島,浩淼煙波中的黑石礁和白石礁(俗稱「黑白石」為舉世無雙的礁石組合)以及廣鹿島的老鐵山風景區內的高山深湖等景觀使長海縣更加引人入勝。
長海縣有許多優良的沙灘,是天然的海濱浴場。至2000年,全縣已開發建設海水浴場10處。長海已開發的海濱浴場主要有四道溝、沙尖、蘇家灣、石城島西南、北海、金沙灘等浴場,全縣海灘寬闊平緩,海水清澈潔凈,自然條件好,具有很大發展潛力。長海縣的環海公園樹綠花香,山峰濃蔭覆蓋,新樓五彩紛呈,「雙鳳朝陽」、「海神觀潮」、三元宮、四塊石等人文景觀與自然美色競相輝映,分外妖嬈。我國著名詩人郭沫若先生就曾被這里的風光所陶醉,留下了「媲子窩前舟暫止,陽光璀璨海波平,汪洋萬頃青於靛,小嶼珊瑚列畫屏」的不朽詩句。而今,長海全縣森林覆蓋率平均達到62%,局部高達90%多,被評為國家級海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和遼寧省五十佳境。現已劃分為九大旅遊風景區,即大、小長山島、哈仙島、廣鹿島、獐子島、海洋島、烏蟒島、瓜皮島和格仙島景區,使長海縣更添無窮魅力,見表1。
2.宜人的氣候,優美的環境
長海縣四周為大海環抱,海洋的天然調節作用使長海縣具有宜人的半濕潤季風性氣候。這里四季分明,陽光充足,空氣清新,夏不酷熱,冬少嚴寒,年平均氣溫在9.6~10.5℃,比同緯度的內陸地區溫和,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均較小,有「天然空調」和「天然氧吧」之美稱,因此特別適合休閑避暑、觀光度假。因為遠離塵囂,沒有污染性工業,這里的大氣環境和海水水質均達到國家一類標准。宜人氣候、清澈海水、湛藍天空、成群海鳥、金黃沙灘、海蝕洞穴、奇礁怪石組成了秀美壯闊的海島景觀。
3.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
長海縣人文景觀保存完好,至今共有43處。據已發掘的30餘處貝丘遺址和出土的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文物顯示,早在6 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人在海島繁衍生息,漁獵耕耘,創造了長海早期文明。目前,這些文物保存完好,可供遊客參觀游覽。由於長海縣地處邊防要塞,京津門戶,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就爆發在長山群島東北海域。在1904年日俄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入侵中國東北各地以及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海縣都被列為臨時根據地,為長海縣發展旅遊業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
4.豐富的海食特色產品
長海縣位於著名的海洋島漁場之中,素有天然魚倉之美譽。魚、蝦、蟹、貝、藻資源極其豐富,有優質刺參、皺紋盤鮑、大連紫海膽、中國對蝦、魁蚶、海螺、蝦夷扇貝等海珍品10餘種,六線魚、黑鮶、星鰻、鮃鰈等經濟魚類近百種,海帶菜、裙帶菜、紫菜、綠菜、龍須菜等藻類數十種。用這些海產品製作出具有長海風味的海鮮佳餚,如燒海參、烤大蝦、蒸鮑魚、爆干貝、炒香螺、涮文蛤、扒魚翅等,可使遊客大飽口福,流連忘返。豐富的海產品發展了長海縣的「海食文化」,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個優勢條件。
二、長海縣旅遊業發展現狀
作為全國惟一的海島邊境縣,長海縣風光旖旎,島嶼眾多,集「3S」(海水、陽光、沙灘)旅遊資源於一身,發展旅遊業的優勢得天獨厚。盡管長海縣旅遊業在20世紀90年代剛剛起步,但發展較為迅速。據統計,1990—2002年,長海縣接待遊客量由19.5萬人增長到44萬人,增長近126%;旅遊獲得的綜合經濟收入由200.6萬元增長到1.23億元,增長約61倍(圖1)。2002年全縣旅遊綜合收入佔全縣GDP的5%。旅遊業已成為長海縣的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也是今後長海縣所要發展的重要產業。對長海縣的旅遊業和GDP做回歸分析,得到回歸方程Y=36 018.72+8.255×X(其中,Y為GDP,X為旅遊業產值),也就是說長海縣的旅遊業產值每增加1萬元,其GDP就相應增加36 027萬元。可見長海縣的旅遊產業對其經濟的發展有巨大的拉動效應,帶動了長海縣的交通、餐飲、建築、商業、通信、文化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發展長海縣旅遊業既是完成大連市建成國際性風景旅遊名城目標的一部分,也是建設「海上遼寧」的內容之一。由此可見,發展長海縣旅遊業具有重要意義。雖然近年來長海縣的旅遊業發展很快,但仍要加大其發展旅遊業的力度,把長海縣的旅遊業做大做強。
三、長海縣旅遊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長海縣是東北地區惟一獨具特色的海島旅遊區,但由於起步較晚、缺乏投資等原因,旅遊資源開發的層次和深度都遠遠不夠,許多旅遊景點鮮為人知。盡管長海縣的旅遊業發展較快,但與國內外海島旅遊發達地區相比差距還很大。
1.體制瓶頸等因素制約著旅遊業的發展
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的行業,涉及社會各個部門,沒有一個健全有力的管理體制,旅遊業就不能正常發展。目前,長海雖然發展旅遊業熱情很高,但旅遊業體制改革相對滯後,法律不健全,多頭管理、政企不分問題比較嚴重,旅遊單位內部結構不合理,尚未形成旅遊事業委員會之類的機構,來統一協調與旅遊業有關的各部門、各行業之間的關系,影響了長海旅遊業的開發潛力和未來發展空間。另外,長海縣是我國的邊境縣,並未完全對外開放,客觀上也影響了其旅遊業的發展。
2.基礎設施不足,服務水平較低
由於資金緊缺、融資渠道少等原因造成了如下問題:(1)交通問題仍是制約長海縣發展旅遊業的「瓶頸」,遊客進島後,擔心進得來、出不去。島陸間客運航線不是很發達,目前只有5條。通往景(區)點的道路還不十分暢通,許多景點難以到達;景區標志、景區介紹不夠,景點內缺乏旅遊紀念品的專賣店和各種娛樂設施,景點的廁所問題和垃圾問題等都困擾旅遊業的發展。由於沒有初具規模的旅遊景點,遊客「白天洗澡,晚上睡覺」和「行大於游」的問題很嚴重。(2)長海的旅館、飯店建設檔次較低,正在申請星級賓館的共5家,包括長海飯店、綠島賓館、郵政賓館等;二星級賓館僅長海賓館1家。漁家旅店仍是接待遊客的主角,約占其旅店總數的69%,與今後旅遊業發展和接待能力的要求仍有相當差距。(3)長海縣旅遊業隊伍不但人員數量少,而且整體素質不高,目前長海縣僅有1家旅行社,企業管理層在大專以上學歷的僅有2人,相當一部分旅遊企業處在 「小、散、弱、差」的發展階段。在管理上劃地為界,各自為政,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簡單陳舊。由於管理不完善,漁家旅店市場秩序混亂,無證無牌經營和不正當競爭現象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造成了長海旅遊業仍在低檔次徘徊。從旅遊開發的6個層次行、住、食、游、購、娛來看,長海縣旅遊業僅停留在住、食兩個層次上,而行、游、購、娛層次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服務質量低下從客觀上抑制了遊客消費,使得長海旅遊綜合效益不高。
3.旅遊產品單一,旅遊季節性明顯
旅遊產品雷同的問題現仍是制約長海縣旅遊業發展的因素之一。長海五個鄉鎮旅遊資源的開發幾乎是窺一斑而見全豹,景點處在「你有,我有,全都有」的狀態,特色不突出,定位未把握准。由於海濱浴場游樂項目較單調,加上景區增設多形式、多渠道冬季度假不夠,造成吸引遊客的辦法不多,形成5—10月主要景點人滿為患,甚至出現遊客超過景點容量的問題,影響幽靜的環境;而11—4月絕大部分景區遊客寥寥無幾,氣氛十分冷落,大量遊客設施閑置,影響旅遊業經濟效益。
4.景點開發不充分, 缺乏統一規劃
「政府主導型」戰略在具體指導長海縣旅遊業發展進程中體現得不充分,缺乏統一規劃,實際投入與發展需求脫節。旅遊資源仍處在原始的粗放型經營階段,該硬的產品沒有硬起來,未在品牌塑造上下功夫;而營銷上品牌意識又更淡薄,至今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未充分轉變為旅遊商品優勢。海濱度假、海水潛泳、海島狩獵、會議旅遊、民俗旅遊等專項活動尚未起步或未正常開展起來,盡管近幾年增添了一些如 「漁家風情游、垂釣趕海游、海島風光游」等十幾個特色旅遊招牌,但由於整體形象不夠鮮明、生動和突出,始終未形成轟動效應。
四、加快長海縣旅遊業發展的對策
由於被大海所環繞,因此長海縣的旅遊資源優勢首先在於「海」。但就目前而言,長海縣的旅遊資源優勢並未充分發揮出來,其主要原因是沒有以「海」為主題進行充分挖掘,旅遊項目仍停留在「觀海」、「玩海」的初級階段,深層次的旅遊項目開發尚屬空白,這也是長海縣旅遊開發應該尋求的一個突破口。為了加快長海縣旅遊業的發展,長海縣應發揮海島旅遊資源優勢,系統開發旅遊產品。
1.堅持統籌規劃和梯次開發的原則
目前,長海縣尚無一個完整的旅遊規劃,當務之急是要進行合理的設計和布局。長海縣旅遊景點和景區都具有很好的開發價值,但就目前的人力、財力,不可能同時投資開發和規劃,這就要求長海縣政府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和「先宜後難,滾動發展」的原則,有重點、分批次地對景區景點進行開發。長海縣景點和景區最具吸引的是耶爾瑪克灣和鐵山風景區,目前就應以這幾處為龍頭和重點,進行先期規劃和開發。同時還要考慮到通信、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方面,如目前大長山島已經擁有海水淡化廠和污水處理廠,獐子島水質好等因素優先發展旅遊業,以此帶動長海旅遊產業的升級。
2.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開拓旅遊市場
長海的客源市場可概括為「一點二線」,一點即大連,二線即東北、華北,客源量及其消費能力極其有限。建議借鑒馬爾他旅遊業的發展模式,利用媒體廣告、車身廣告、列車廣告等廣告形式以及電視廣告、電視采訪、報刊、廣播、網路等手段,加大宣傳力度,促進客源市場多元化。可以在客源重點地區舉行旅遊博覽會或設立分支機構,以各種有效的形式提高長海縣旅遊業的知名度。要立足於東北、華北客源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要將觸角延伸到南方、西北乃至日本、韓國、東南亞和俄羅斯。要提升長海旅遊局在對外旅遊產品宣傳、旅遊立法、整頓旅遊市場秩序上的職能和作用。政府要積極向當地居民宣傳旅遊業所帶來的好處,使當地居民正確認識旅遊業,積極配合政府和開發商將旅遊業搞大、搞好。
3.通過多渠道改善基礎設施和提高服務水平
加強海上交通和島上基礎設施建設,需要以海上交通帶動海島開發,要解決好交通和島上的接待服務。旅遊業是一項投入比較大的產業,在當前財政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必須多渠道籌集資金,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投資機制。要堅持「誰投資,誰建設,誰收益」的原則,大力吸引民間資本投資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大型牽動性景點,參入娛樂、賓館、飯店、通路建設,努力增加陸島航線和島上公交車線路。切實做到使遊客進得來、出得去,住得下、吃得好的接待問題,引得進、留得住的旅遊問題。同時,要引進和培養旅遊專業人才,提高服務水平。要對旅遊從業人員進行崗位培訓,提高業務素質,使長海旅遊走向規范化。各職能部門必須加強對漁家旅店的管理,組織嚴格的年檢制度,對不合格的漁家旅店進行嚴肅的取締。
4.發揮海釣優勢,發展海島生態文化游
長海縣旅遊業發展應圍繞「海」字做文章,按照發展「海島生態文化游」的總體思路,在旅遊項目設置上注重娛樂性、參與性和科技性,充分利用海洋優勢。
由於長海縣是漁場,烏蟒島又是中國釣魚協會海釣基地,建議開發以獐子島、褡褳島、大耗島、小耗島為主的島嶼資源,開展海釣旅遊;以資源底播增殖生產為背景,開發海底觀光旅遊;以島、坨、礁和近海漁業生產為資源,開發海島生態風光游。要形成集海上觀光、垂釣、趕海、潛水、養殖、捕撈、野餐於一體的海上特色休閑度假游,開展遊艇環島游、觀鳥游、海島科普夏令營游、海島生存挑戰游、品嘗海鮮游等特色旅遊項目。舉行以飲食、禮儀、節慶活動、婚喪嫁娶、文體娛樂、漁家號子為主題的漁家風情游,與傳統的「海神娘娘」等海島文化相結合,突出海島特色。開展旅遊觀光和參與性活動,讓遊客吃、住在漁家, 讓遊客隨船出海,開展如垂釣和養殖旅遊等活動,充分體驗海島民俗風情。
5.充分開發各種旅遊產品,突出自身的特色
要抓好海濱浴場建設,開發與完善海濱浴場旅遊產品,增加海上體育項目(如滑水、帆板、沖浪、摩托艇等),以豐富海島旅遊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強化「精品」意識,增設歷史博物館,盡快購置水下觀光民用潛水艇和空中觀光飛艇等先進旅遊設備,運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增加游覽項目,以期延長遊客逗留時間,在旅遊市場上創出自己的品牌。
進一步開發旅遊紀念品市場,利用海島的民俗風情和文化,生產科技含量大、檔次高和有藝術性、收藏性的產品,以吸引更多的遊客上島,增加旅遊收入。組織島民生產手工藝品等紀念品,不僅可以滿足上島遊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讓遊客體會異國、異地的海島風情與文化,提高長海縣的旅遊品位和檔次。
6.注重環境保護,開展可持續的海島旅遊
按照可持續發展思想,旅遊資源的開發要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切不可一哄而上,盲目開發,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要做到控制環境容量,依法開發,防治「三廢」,節約資源。長海旅遊應成為生態旅遊的一部分,盡量使遊客回歸自然,因此賓館、飯店不應該為大體量、有礙視線的高層建築,必要的建築要遵循「小、散、藏」的原則建設和布局,違章建築應堅決拆除。加強開發商、當地居民和遊客三者間的環保意識,實施長海縣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英]倫納德·J.利克里什,[英]卡森· L.詹金斯.旅遊學通論[M].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97.193~204
2 柴壽升,王樹德,姜琳.論青島海島旅遊開發的現狀及對策[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3(3):52~54
3 凌申.海島旅遊村鎮建設芻議———以劉公島為例[J].小城鎮建設,2004(3):78~79
4 李悅錚.發揮海洋旅遊資源優勢,加快大連旅遊業發展[J].人文地理,2001(10):93~96
5 長海縣志辦公室.長海縣志[M].大連:大連出版社,2002.1~2
6 Lockhart D.1997.Island and tourism: an overview[M]. In:D Lockhart and D Drakakis-Smith,eds.
Island tourism: Trends and Prospects.153~162
7 馬爾他政府採取措施推動旅遊業發展. http://www.chinamalta.com/news/tourism.htm
8 《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報告》編寫組.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報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651~652
9 白潔.發展海島旅遊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生態科學,2002(5):179~181
5. 海島旅遊中存在什麼樣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沿海地區拓展發展空間、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進程的加快,全國海島開發持續升溫。然而,由於我國海島管理尚處於探索階段,規范海島開發利用活動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尚不健全,導致海島開發的自主性、隨意性較大,破壞海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事件屢見不鮮。再者,由於海島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如果在發展海島旅遊的過程中,不注重對海島生態環境的保護,遊客在旅遊的過程中任意丟棄不可降解的物質,就會嚴重威脅到海島的生態安全。
當前海島旅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海島管理機制不夠健全,海島經濟效益開發不夠,海島生態環境亟須改善。
6. 我國及浙江省海島旅遊的發展現狀
我國海島數量眾多。據統計,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島嶼有6,961個(海南島、港澳台除外),433個島嶼有常住人口,人口452萬,大部分海島居民以海洋捕撈和海洋養殖為業。近年來,隨著海洋漁業資源的急劇衰退以及中日、中韓、中越雙邊漁業協定的簽署和生效,我國海洋漁業捕撈空間大幅縮減,大量漁民面臨轉產轉業,漁民增收出現困難,海洋漁業和漁村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尤其是處於交通不便的海島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和漁民轉產轉業的壓力更大,社會矛盾更加突出。
旅遊業在發展地方經濟、改善經濟結構、促進就業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海洋旅遊已經成為海洋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旅遊發展的重點。我國不少島嶼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地理位置優越,海島旅遊開發潛力巨大。目前,一些海島先後開發了休閑漁業、海洋文化和海洋休閑度假等為主題的旅遊產品,部分海島(如浙江的嵊泗列島、桃花島,廣東的伶仃島以及山東的長島等)成了著名的海島旅遊勝地。
旅遊業的發展促進了海島地區漁農民思想觀念的提升,促進了漁農民的增收,改變了漁農村的村容村貌。但從我國海島旅遊開發的現狀來看,一些海島的旅遊開發效果並不理想。相反,部分海島地區的無序開發對海島和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給海島地區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如何探討科學、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海島旅遊開發模式,完善和提高海島旅遊的檔次,使海島旅遊發展真正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與社會主義新型漁農村建設相結合,已成為海島旅遊開發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海島旅遊開發應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
旅遊業所涉及行業的廣泛性、海洋與海島生態環境的脆弱性以及當前旅遊業膨脹所造成的環境危機等,都要求海島旅遊開發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同時,國內外海島旅遊開發的成功經驗也表明,海島地區環境優美、生態保護良好是吸引旅遊者的一個重要因素。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關鍵是必須嚴格堅持開發和保護相結合的方針,認真處理好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強調景區與海島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海島旅遊開發要堅持應先易後難,先近後遠的方針,條件較好的島嶼先開發,條件不成熟的島嶼要採取切實措施保護好,處理好當前開發與子孫後代永續利用的問題。其次是必須嚴格依照《海洋環境保護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加強對海洋和海島的綜合管理,採取嚴厲的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來規范各種危及海洋生態環境的行為。另外,要通過優化生產結構、選擇與可持續發展原則相適應的旅遊活動來強化海島的生態環境保護。二、海島旅遊開發應與和諧海島社區建設相結合。海島漁農村社區是開展海島旅遊的細胞,是海島旅遊業發展的有效載體。
一個和諧海島旅遊社區應包括社區居民全面參與、旅遊管理規范、各主體之間利益分配和諧、人與自然和諧、居民與遊客關系和諧等方面。要促使旅遊業的發展與和諧海島社區建設相結合,首先,要拉長和延伸旅遊產業鏈,將旅遊業發展與海島基礎設施建設、水產養殖加工、休閑娛樂、餐飲以及漁民轉產轉業、醫療、托老保險等結合起來,使旅遊業向規模化、效益化發展。其次,要創新經營機制,在旅遊經營上打破單一生產的模式,採用漁村經濟聚合型、企業拉動型(如公司+漁農戶、企業+社區+漁農戶等形式)、海洋生態經濟型、股份合作制等結構形式來發展旅遊業。另外,當地政府要通過稅收、貸款等方面的政策優惠和扶持,重點培養一批龍頭企業,發展一批上規模、上檔次、效益好的海島旅遊項目,以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以實現海島旅遊產業化、集約化和效益化的目標。我國第一大群島―――舟山群島共有大小島嶼1,390個,人口近100萬。浙江省舟山市作為全國唯一以群島組建的地級市,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關於「統籌城鄉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決策,近年來依託境內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普陀山的佛教文化的品牌效應,陸續開發了朱家尖島、桃花島、嵊泗列島等海島旅遊景區,推出了一批旅遊項目,並結合旅遊業的發展,正在致力於全國首創的漁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已初步建立海島漁農村新型社區182個,在旅遊發展與和諧海島社區建設方面,探索出了一條成功的路子。
7. 國外海島旅遊,每個地方的優缺點
優缺點就是氣候和天氣吧。
你說的太多了,還要一一比價,自己上網多查攻略吧。
我個人覺得要潛水的話,選帛琉、大溪地最好。
要度假,配套比較完善的,選馬爾地夫。
要體驗多種景觀,看森林、海灘、建築,選巴厘島。
模里西斯和斐濟的話,可以體驗更原始的景觀。
就天氣而言,9、10月份去巴厘島是最好的了。
8. 海島旅遊的主要開發模式
區域海島旅遊開發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以舟山市海島旅遊開發為例,從分析海島旅遊開發現狀入手,提出區域整合開發是舟山海島旅
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採用SWOT分析法,評價海島旅遊開發優劣勢,指出要解決舟山市各海島現存的資源破
壞性的過度開發、各海島之間的替代性競爭等問題,必須在外部建立舟山市海島旅遊聯合區、內部進行旅遊
功能分區,發揮各海島的優勢,從旅遊資源開發和產品設計等角度對舟山市海島旅遊開發進行整體定位。
關鍵詞海島旅遊旅遊區區域整合舟山市
一般來講,旅遊區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徵的旅
游景點與旅遊接待設施組成的地域綜合體,它不
僅包括旅遊資源,也含有為旅遊者實現旅遊目的
而不可缺少的各種基礎設施。旅遊區作為一個地
域綜合體,在旅遊景觀方面即在自然風景發生的
自然地理基礎方面和歷史文化景象和氛圍形成的
人文基礎方面,具有相對的一致性和共同聯系;
它在現代旅遊業的形成和發展中具有經濟上的密
切聯系,以某些城市為旅遊經濟中心形成相對獨
立的旅遊網路。
現今,海島旅遊主要是按旅遊資源特徵劃分
的旅遊類型。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初,海島旅
游開發逐步開始,如海南島度假旅遊、浙江普陀
島觀光旅遊、山東劉公島戰爭遺跡觀光旅遊等。
舟山群島是我國最大的群島,近年來,舟山市海
島旅遊逐漸成為國內新的旅遊熱點。然而由於國
內海島旅遊開發處於起步階段,海島旅遊核心資
源「4S」的同一性使海島旅遊競爭屬於高替代
性競爭,相鄰海島間產生了強烈的「陰影」效
應,惡性競爭和過度開發造成海島自然資源和人
文資源的嚴重破壞。
1舟山市海島旅遊開發現狀
舟山群島是我國最大的群島,共有1 383個
島嶼,景點1 000餘處。從區位條件來看,舟山
群島位於區域經濟發達地帶,接近長江三角洲,
背後有上海、寧波等大中城市為依託(見圖1)。
舟山群島旅遊資源類型多,品位較高,有海
天佛國普陀山和列島晴沙嵊泗兩處國家級風景名
勝區,岱山和桃花島兩處省級風景名勝區,以及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定海。以普陀山為中心,以朱
家尖、沈家門和桃花島組成的「普陀旅遊金三
角」,集佛教朝拜、山海觀光、海鮮美食、濱海
運動、環境療養、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等多種旅
游功能於一體。
舟山主要大島服務設施都有開發。舟山本島
具有絕對優勢,賓館檔次結構組合較好,而岱山
島和嵊山島設施結構單一,檔次也相對較低。各
島在飲食購物方面幾乎都有專門的場所,舟山本
島有各類購物商場,飲食和旅遊商品都以海產品
為主,但各島旅遊紀念品樣式雷同、缺乏特色。
從交通開發來看,舟山本島可以通過上海市
和寧波市直達,其餘海島可以通過在舟山本島換
乘到達。但舟山本島通往嵊泗列島、六橫島的航
線較少,通常每天一班;通往大、小洋山、花鳥
山、綠化島、枸杞島等島的航班更是受到諸多條
件的限制,其交通設施的開發急待解決。
從產品開發來看,除普陀山外,其餘各島資
源開發以傳統主體資源為主。各島都僅限於在本
地區開辟旅遊路線,跨地區的旅遊路線較少。從
客源開發來看,國內客人以省內和港、澳、台客
人為主,國外客人以華僑為主,對於客源細分市
場的開發還很欠缺。
2 舟山市海島旅遊開發SWOT分析
2.1開發優勢
2.1.1擁有一批獨特的高品位旅遊資源。舟山
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
造就了一批高品位的旅遊資源,對舟山旅遊打造
精品和形成競爭優勢起著重要作用。
2.1.2東亞、東南亞市場佔有率較高,歐美市
場潛力較大。2002年來自東亞、東南亞地區的游
客人數占總外國遊客的77.6%,這可能是由於
舟山是著名的佛教勝地,對香客有著強大吸引
力。舟山市的歐美客源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將
是舟山旅遊發展的一個新機遇。
2.1.3政府支持力度加強,旅遊發展具有後發
優勢。近年來,舟山市各級政府對發展旅遊產業
給予了相當的重視,提出了把舟山建設成為海洋
旅遊強市的目標,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政
策保障。此外,舟山市各縣都已將產業發展政策
向旅遊傾斜,為旅遊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
件,旅遊產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階段。
2.2開發的劣勢
2.2.1旅遊項目開發雷同。總體規劃滯後、旅
游規劃城市化,加上以行政區域為單位的招商活
動過度依賴傳統旅遊資源等問題致使許多項目開
發出現了重復建設,資源嚴重浪費和惡性競爭,
這種狀況短期內尚難解決。
2.2.2海上旅遊交通滯後。舟山海上交通一直
是旅遊發展的瓶頸問題。隨著旅遊市場需求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