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揚州旅遊業發展很快
① 揚州的旅遊資源有哪些
揚州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揚州旅遊景點以揚州的園林如瘦西湖、大明寺、個園、何園等為揚州最著名的旅遊景點。除揚州園林外,還包括其他主要的旅遊景點,如唐城遺址,漢陵苑,世界動物之窗,蜀岡西峰生態公園,揚州八怪紀念館,朱自清故居,普哈丁墓園,馬可波羅紀念館,「雙東」歷史街區,鳳凰島,瓜洲古渡,潤揚森林公園等。當然揚州的美食也不容錯過,包括「富春」、「五亭」牌速凍包子,「三和四美」牌醬菜,牛皮糖,揚州 「三把刀」(理發刀、修腳刀、廚刀),高郵雙黃蛋等等。
揚州位於中國東南,江蘇中部。在地理上,它處於長江和運河的交叉點,是名副其實的交通樞紐。在經濟上,它產生過富可敵國的明清鹽商,如今是集工商、科教、旅遊、生態為一體的地域中心城市。在文化上,它擁有各種技術、藝術、學術精華,素以富裕、文明、秀美著稱。
揚州瘦西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始建於南北朝,清代康乾時期即已形成的「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湖上園林,總面積近2000畝,其中水面面積約750畝。園林建築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於一體,風韻獨具而蜚聲海內外。
揚州大明寺,古城揚州北郊,蜀岡如卧龍般蜿蜒綿亘。名揚四海的千年古剎大明寺,就雄踞在蜀岡中峰之上。大明寺及其附屬建築,因其集佛教廟宇、文物古跡和園林風光於一體而歷代享有盛名,是一處歷史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的民族文化寶藏。大明寺因初建於南朝劉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而得名。1500餘年來,寺名多有變化,如隋代稱「棲靈寺」、「西寺唐末稱「秤平」等。清代因諱「大明」二字,一度沿稱「棲靈寺」,乾隆三十年皇帝親筆題書「敕題法凈寺」。1980年,大明寺恢復原名。
清代揚州曾有「園林甲天下」之譽,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優秀的古典園林,其中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藝術價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個園」了。 1988年個園被國務院授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個園是以竹石取勝的,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連園名中的「個」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邊,應合了庭園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裡面了。此外,它的取名也因為竹子頂部的每三片竹葉都可以形成「個」字,在白牆上的影子也是「個」字。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由清光緒年間任湖北漢黃道台、江漢關監督、曾任清政府駐法國公使的何芷舠所造,是清乾隆年間雙槐園的舊址。清同治年間,在雙槐園的舊址上改建成寄嘯山莊,佔地14000餘平方米,園內有大槐樹兩株,傳為雙槐園故物,今仍有一株。園名取自陶淵明「歸去來兮……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之意,辟為何宅的後花園,故而又稱「何園」。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園主歸隱揚州後,購得吳氏片石山房舊址,擴入園林。園主將西方建築特色帶回了文明古國,並吸收中國皇家園林和江南諸家私宅庭園之長,又廣泛使用新材料,使該園吸取眾家園林之經驗而有所出新。
② 揚州旅遊淡旺季問題
揚州這幾年已經沒有淡旺季區別了,基本上每天都看到很多遊客,我們做民宿的感覺最明顯。
③ 揚州的旅遊業咋樣
4月18日,揚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18日下午,揚州市副市長余珽在「煙花三月」旅遊招商推介會上向與會的海內外投資者和旅行商表示,揚州要打造成為觀光旅遊與休閑度假旅遊並重的國內、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
當今世界已邁入「旅遊時代」,旅遊需求爆發式增長,旅遊經濟正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ー。余珽表示,揚州將堅定不移地實施全域化、融合化、智慧化、國際化旅遊發展戰略,把旅遊業的發展作為重中之重,進一步拉開旅遊發展大框架、引進旅遊大項目、打造旅遊大品牌,推進旅遊大發展。「而這不僅需要揚州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外部資源、外部力量的加盟和支持。我們真誠期望海內外投資者和旅行商共同參與到揚州旅遊業發展的大潮中來,共同描繪人們心目中的揚州新畫卷。」
與會的法國奧爾良市旅遊局局長阿克塞爾·德·保蒙對記者說,「和揚州一樣,奧爾良是一座旅遊城市,我們期待,雙方有更多合作項目啟動,推進共同發展。」同時,奧爾良與揚州加強旅遊標准化方面合作,尤其在城市旅遊志願者服務規范、城市專業人才評價體系、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體系、城市中央公園建設與管理體系、世界旅遊名城建設標准體系等方面形成標准化合作成果。
當日的旅遊招商推介會上,揚州市旅遊局局長張貴聯作了題為《攜手打造世界人民嚮往的揚州旅遊》主題推介,18個旅遊項目現場集中簽約,農村休閑旅遊、新業態旅遊項目成為中外客商投資熱點。此外,隨著揚州著力打造「揚州的夏日」等主題旅遊節,新進旅遊產品的業態也變得更為豐富,音樂節、船艇大賽、旅遊自製劇、馬拉松、古箏比賽等節慶、賽事項目也更多選擇在揚州舉辦,極大豐富了揚州的旅遊產品。內容來源於人民網。
④ 近幾年來揚州旅遊的人數
(1)y=6000-50x; (2)2500≤y≤4000
⑤ 揚州旅遊什麼季節最好
所謂「煙花三月下揚州」,每年的春季(3-5月),揚州迎來旅遊旺季,這時楊柳吐蕊,瘦西湖一片新綠,是最美的時候。另外,秋季天高氣爽,同樣適合出行。盛夏時分炎熱悶濕,6-7月有梅雨;冬季濕冷,北方遊客可能會不適宜。
每年4月18日-5月18日,揚州市都會舉行「煙花三月經貿旅遊節」,此時的揚州煙雨朦朦,稀有的瓊花正當盛開,花香撲鼻,是旅遊的黃金季節。此外,每年9月8日-10月8日在揚州舉行的「二分明月文化節」,是賞月的最佳時節。主要活動有游園賞月、乾隆皇帝水上游、運河夜遊、美食節等。
⑥ 去揚州玩需要幾天
來揚州旅遊,一定要提前准備好旅遊的路線和規劃,這樣就可以把揚州大部分著名的景點游版覽一遍,我認為在揚權州遊玩兩天就足夠了,在這兩天的時間內,你可以盡情的享受揚州的美景和美食。
⑦ 什麼季節去揚州旅遊最好
揚州最佳旅遊時間
所謂"煙花三月下揚州",每年的春季,揚州迎來旅遊旺季,也是游覽揚州的最佳時間。每年4月18日-5月18日,揚州市都舉行"煙花三月經貿旅遊節",此時的揚州煙雨朦朦,稀有的瓊花正當盛開,花香撲鼻,是旅遊的黃金季節。
此外,每年9月8日-10月8日在揚州舉行的"二分明月文化節",是賞月的最佳時節。主要活動有游園賞月、乾隆皇帝水上游、運河夜遊、美食節等。
⑧ 揚州旅遊路線(詳細的)
出機場就有到揚州市區的機場大巴,很方便的,票價25元直接到終點站友好會館下,下車後離你幾十米遠就是莫泰168和如家快捷。
第二天你早上可以去莫泰旁邊的冶春吃早茶,冶春茶社就在友好會館的旁邊河邊上,吃完早茶走路也行打車也行反正起步價8元就到瘦西湖南大門了,走路就是從冶春出來沿河邊的花鳥市場一直往西走就到了,步行15分鍾。來揚玩不是學生的話建議購買聯票比較省錢,目前揚州進去旅遊旺季,瘦西湖門票150元/,大明寺、何園、個園都是45元,包含五景點的聯票是220元/人次(兩日內有效),如果你購買聯票的話,遊玩路線可以按下面路線:
先去瘦西湖,那裡主要是景色,看你自己的喜好了,自己亂逛可能逛不到啥,進去後跟在人家旅行團後面有目的的逛,還免了導游錢,從瘦西湖北門出來你可以去大明寺上溜溜,上去敬個香許個願,據說很靈的,那裡常年香火不斷的。上面還有個素食坊,餓了弄點吃的墊巴墊巴下肚子,這里特別要多說點:你別點那裡的素麵,難吃不說還特貴,我經常看見外地人來吃,都點的是素麵,他們以為面條嘛肯定是最便宜的吃碗面花不了幾個錢,其實他們哪知道在這里的面條是最貴的,這就是商家的伎倆,早就摸透了客人的心理。要想不被宰,最好的辦法就是吃之前看他們的菜單,因為我就上過當,上來一看十個客人有九個都在吃面,還以為面肯定是最便宜的,二話沒說就點了三碗,等吃完一結賬才發現,一碗20,三碗一共60,真夠貴的!在看他們的菜單其他什麼都比面便宜,我就明白了,這就是做生意的揣摩客人的心理,賊精!
吃完逛逛下山往東走,有個烈士陵園免費的,可以看下,下來後再往東走就是觀音山,有興趣可以逛下,門票10元公交方面:經過瘦西湖的公交線路非常多:5路6路17路17路(臨時專線)27路29路37路56路62路103路4路4路(晚)23路(晚)29路(晚)51路(晚)59路(晚)旅遊專線,你要坐的是旅遊專線直接到個園下,裡面主要是竹子,據說有百種之多,個園的名字由來就是因為這個。
逛玩從南門出來就是東關街了,都是各種小吃和特產以及小玩意,謝馥春的老園馥園也在這條街上,門票15,有興趣也逛逛,逛到街盡頭你就到了東關街的東門,大大的古城樓一目瞭然,對面就是東關古渡,你到外面馬路對面的站台坐25路到五台山大橋站下(只有二站路就到,看站牌別坐錯方向了),下車後往前走十幾米觀邸旁邊就是古運河游覽線遊船上船碼頭,買票上船(單程60)遊玩古運河吧,終點站就是何園那邊,下船走不多遠就到何園了(門票45)。
住宿住連鎖旅店:如,莫泰168,錦江之星,漢庭快捷,7天連鎖,如家等等,這些價格都是適中的,價格一百幾十。
祝你遊玩愉快!字字手打,對你有幫助請給我加分!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⑨ 跪求一篇關於揚州旅遊資源特色的論文
已有近千年歷史的揚州萬花會4月18日在它的發源地得以恢復舉辦。首屆揚州萬花會由中國花卉協會和揚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揚州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揚州市園林局承辦,中國花卉協會花文化專業委員會、江蘇省花木協會協辦,為期1個月。中國花卉協會副會長劉向東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劉向東在致辭中說,揚州1萬花會以花文化為主題,以古典歷史名園為載體,充分挖掘和表現地方特色,多方位展示花卉與園林、花卉與民風民俗、花卉與宗教文化等內涵,進一步拓展了花文化傳播發展的思路,對弘揚文化、引導消費、繁榮市場、促進地區經濟發展都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萬花會的舉辦將對推動花卉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 主題展示是萬花會的重點 萬花會活動主要由揭幕儀式、主題展示、游園活動3部分組成。主題展示又分為花卉展示、花文化展示、萬花神韻國際花卉展和花卉學術研討會等4部分內容。主題展是萬花會的主要內容之一,地點在瘦西湖景區萬花園內。於2007年復建的萬花園投資近2億元,一期工程佔地面積500餘畝,主要依託瘦西湖的歷史文化背景,以花文化為主題,以古典歷史名園為線索,著重恢復完善瘦西湖「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白塔晴雲」等景區,具有花事、博覽、觀奇、體驗、智趣、休閑、教育、生態、娛樂、審美十大功能。新建的萬花園既與瘦西湖公園融為一體、互相補充,又彰顯個性、體現特色,不僅在面積上擴大了瘦西湖公園,更在文化內涵、歷史延續、傳承創新等多方面豐富了瘦西湖公園。 花卉展營造「萬花的世界」 花卉展示是體現萬花會特點,吸引遊客參觀的因素之一。本屆萬花會花卉總用量達到260多個品種、200多萬株。幾萬株鬱金香被栽種在萬花園內的主要游覽線上,1萬余株月季、20餘萬盆包括美女櫻、四季海棠在內的時令草花被製作成花溪、花壇、花門、花廊等花卉景觀和春夏秋冬四季花境。此外,還專門引進了毛地黃、耬斗菜、花葉長春蔓、銀葉菊、虎耳草、虞美人、彩星花、貝母、醉蝶花、紫御谷、桂竹香、桔梗、薰衣草等花卉新優品種近60種10萬多株。萬花園內呈現出處處以花為題、步步花香流動的一片「萬花的世界」。 花文化展讓人們直觀了解花卉與文化的關系 萬花會花文化展示選址非常到位。展示地設在萬花園餐飲別墅內,一派竹籬茅舍、農家小院風情,大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世外桃源之境。花文化展示主要以圖片、文字的形式,分區對花卉保健、花卉美容養生、花卉與食品、精品花卉菜餚與飲品、花香療法等進行了系統展示。中國花卉協會花文化專業委員會會長周武忠介紹,本來設想聘請知名廚師現場表演製作花卉食品,讓觀眾親自品嘗花卉美食,親身感受花卉與文化的緊密關系,但由於場地限制,廚房設備有限,最後只好作罷。 花卉與工藝美術歷來密不可分。揚州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與花卉緊密相關的精美工藝品,如通草花、絨花,歷史悠久,作品逼真,工藝大師用製作通草花技術製作的平時難得一見的工藝瓊花惟妙惟肖。花文化展中展出的由揚州著名工藝大師製作的瓊花、菊花、盆景等幾十盆通草花及絨花,造型別致,色彩繽紛,幾乎可以假亂真。此外,還展出了以花卉為圖案的著名的揚州漆器,以及近40幅以揚州梅花、瓊花、紫藤、荷花、菊花等為圖案的高品質國畫作品。 萬花神韻國際花藝展將花文化傳達給觀眾 除通過圖文展示將花文化傳達給觀眾外,花藝現場表演、互動是將花文化傳達給觀眾的最好形式。美的作品就應有與之相配的地方進行展示,本次花藝表演展示就選擇在萬花園中最美的一處建築「石壁流淙」內進行。展館分為中國館、韓國館、日本館、花藝表演館,其中中國館又分為大陸館、香港館、台灣館。來自韓國、日本以及我國台灣、香港、北京、江蘇等省市的31位著名插花花藝大師製作了上百個精美的插花藝藝作品,並布置在各個展館內供觀眾品評欣賞。花藝表演館主要用於花藝師現場製作花藝作品、向觀眾普及花藝知識。參加表演的花藝大師們都非常重視此次比賽,日本、韓國的花藝師在表演中都穿上了在本國也只有在重大活動或節日中才穿的民族服裝。日本花藝師身穿和服,在茶道表演和舒緩悠揚的民歌聲中插制出了一件件具有東方特色的花藝作品。韓國花藝師在表演過程中,韓國濟州島市市長正好來到表演大廳觀看,花藝師表演完成後,與市長及其他一些花藝師一起合影留念,場面溫馨感人。台灣花藝師在表演過程中,一旁的講解師對其作品進行了現場解說。講解師繪聲繪色的演講,讓觀眾對每個花藝作品理解得更為深刻。花藝表演結束後,花藝大師們載歌載舞,場面熱烈。 花文化學術研討會從理論層面探討花文化 花卉展示、花文化展示、花藝作品等展示可最直觀地將花文化傳達給觀眾,花文化學術研討則從理論層面來探討花文化的內涵。在同期舉辦的「2008中國揚州國際花文化學術研討會」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陶思炎,亞太地區插花藝術聯合會會長尚紀平、台灣省中華人文花道協會會長王國忠以及日本花道小原流家元一級教授荻古靖、韓國國際花文化交流協會花藝術聯合會會長朴善良和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教授馬特(Maarten Jongsma)等專家分別就「薺菜花與上巳節」、「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的發展」、「插花與日本人的生活」等主題作了精彩演講。內容涉及花卉與節事的聯系,日本、韓國花文化的發展歷史及現狀,荷蘭花文化如何與旅遊業結合等內容,充分體現了「花卉·藝術·生活」這一主題。同時,專家們還圍繞「如何辦好萬花會」進行了討論。 游園活動加強與遊客互動 為突出萬花會的互動性,主辦方特別准備了多項活動邀請遊客參與。在萬花園內有6部長6米、寬2.8米的豪華花車,專做巡遊表演之用。這6部花車分別以萬花仙子、瓊花、芍葯、歡樂萬花園、福娃迎奧運、詩畫瘦西湖為主題。其中以瓊花為主題製作的花車靈感來源於隋煬帝下揚州看瓊花的典故,而以芍葯為主題的花車靈感則源於「四相簪花」的典故。據史料記載,北宋慶歷年間韓琦鎮守淮南時,後花園中有一株芍葯忽然開了4支花,韓琦請王璉、王安石、陳升之前往觀賞,並剪下4支花4人各簪一支。後來這4人都相繼官至宰相,「四相簪花」的典故由此而來,芍葯也被稱為「花相」。 萬花園內還安排了10名有親和力的演員穿著奧運福娃、花仙子等卡通服在園內巡遊,成為萬花園內一景,遊客紛紛與之拍照留念。此外,遊客還可以觀看室外演出的大型木偶劇《瓊花仙子》,欣賞揚州彈詞、揚州清曲等具地方特色的表演節目,參與花謎競猜、擊鼓傳花、拋花球等活動。萬花園中,處處盪漾著人們的歡聲笑語。據了解,在雙休日,約有6萬名遊客前往賞花,在平時每天的遊客量也達到1.5萬人次。 周武忠告訴記者,首屆萬花會是中國花卉協會花文化專業委員會首次與地方合作的一種嘗試,意欲將花文化與地方旅遊業結合起來,沒想到如此成功。所以今後不能僅就花文化論花文化,而應將其與其它產業結合起來,效益就會倍增。當然,沒有產業基礎就沒有花文化發展根基,花文化只有與產業結合才能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