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規劃
❶ 怎樣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旅遊業發展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旅遊業發展要做到五個堅持,分別是:
一是要堅持解放思想。加強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要從實現國家戰略的高度思考和謀劃出發,跳出旅遊看旅遊,充分認識推進三地旅遊協同發展的重大意義,突出旅遊合作發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旅遊是綜合性產業,帶動性強、輻射面廣、產業鏈長。旅遊合作的成本低、見效快。經過努力,旅遊合作發展有條件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產業和示範引領。應當進一步加大旅遊產業戰略定位的宣傳力度,做到有作為、有地位,凸顯旅遊產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勇氣和氣魄,主動謀劃,不斷提升旅遊產業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要堅持頂層設計。要用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審視和謀劃京津冀旅遊合作。加強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目的,就是共同努力,把京津冀區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塑造國際旅遊品牌,打造世界級旅遊產品。要通過三地旅遊部門建立起來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頂層設計。要把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規劃納入國家級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之中,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和三省市發改委的支持。要積極探索如何利用好京津冀三地旅遊資源的總體優勢和比較優勢,進一步加大旅遊資源整合力度。要依託北京首都的資源優勢,發揮河北省的資源優勢,突出天津的資源特色,共同打造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拓展京津冀旅遊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是要堅持問題導向。要抓住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主要問題,才能有的放矢,打破瓶頸。當前的主要問題有: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機制不夠健全,可操作性還不太強;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重點還不夠突出,還沒有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切入點;三地旅遊合作發展的思路和認識已達成共識,亟須抓幾項符合旅遊工作實際的合作舉措,並實實在在「落地」;從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格局看,還需強化旅遊協同發展在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旅遊合作的進展還不太快,示範和引領作用還不突出。解決好這些問題,就要強化聯動互動,在分工協作中發揮三地的作用;要強化市場機制,突出旅遊企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和行業轉型升級中的基礎性作用。要迎難而上,善於破解難題,開創旅遊合作的新局面。
四是要選准突破點和切入點。要加快推進「四個一體化」,即:盡快建立健全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工作機制,加快推進旅遊組織一體化;進一步相互拓展旅遊市場,加快推進旅遊市場一體化;深化旅遊監管合作,加快推進旅遊管理一體化;加強對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編制以及項目建設等重大問題的統籌,加快推進旅遊協同發展一體化。三地旅遊部門可以把「三個一」率先做起來,京津冀一張網、一張卡、一張圖涵蓋吃住行游購娛,要一卡多用,要有優惠,有吸引力,這才是實實在在的便民惠民舉措。三地的薊縣、平谷區、遵化市、興隆縣、三河市已經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對接工作,積累了很好的旅遊合作經驗,下一步要繼續打造京東旅遊合作示範區,共同推進區域內的空港、海港過境遊客72小時免簽政策落地。選好這些突破點和切入點大力推動,定期總結經驗,有利於共同做好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這篇大文章。
五是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京津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互補性很強。北京是六朝古都和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家的政治、文化、國際交流和科技創新中心。北京的重點景區對海內外遊客具有強烈的吸引力;河北省內環京津,外環渤海,文化積淀深厚,旅遊資源豐富,特別是文物古跡數量眾多,河北的重點景區享譽海內外。天津是我國4個直轄市之一、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天津擁有亞洲最大的郵輪母港,正在加快建設中國郵輪旅遊實驗區。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已在天津舉辦了五屆,我們正在積極創建中國旅遊產業園,推動了中國旅遊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最近,民革天津市委會關於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份材料建議,要加快推進京津冀文化旅遊產業一體化,提出「三千年歷史看河北,一千年文化看北京,近代百年看天津」。三地的文化旅遊產業各具優勢,北京的皇城、四合院,河北的山水、燕趙文化,天津的小洋樓、薊縣山水和濱海新區。應把京津冀的旅遊「珍珠」串聯起來,把各個歷史時期的風貌建築、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串聯起來,精雕細琢,打造世界級的旅遊「金項鏈」,推出「京畿百年風雲游」、「明初清末文化游」、「古長城文化游」等旅遊觀光線。這些建議值得我們深入思考、認真研究。京津冀三地要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為實現國家戰略、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出旅遊行業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