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衙署文化與南陽文化旅遊的發展

衙署文化與南陽文化旅遊的發展

發布時間: 2020-12-20 02:44:15

㈠ 南陽的故事

戰國時期,南陽已是聞名全國的冶鐵中心。西漢時,南陽「商遍天下,富冠海內」,為全國的六大都會之一。東漢時,光武帝劉秀發跡於此,南陽因此有「南都」、「帝鄉」之稱。另外,南陽境內發現的大面積恐龍蛋化石群、「中國長城之父」楚長城遺址聞名遐邇;南陽府衙、內鄉縣衙是封建社會四級衙門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兩級衙門,在世界文化遺產中具有唯一性;被稱為「綉像的漢代史」——漢代畫像石無論在收藏數量還是在研究成果上,南陽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歷史長河中,南陽人才輩出,群星璀璨:舉世聞名的「商聖」范蠡、「醫聖」張仲景、「科聖」張衡出生於南陽;被稱為「智聖」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曾躬耕於南陽;在現代,軍事家彭雪楓、哲學家馮友蘭、文學家姚雪垠、「五筆字型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發明家王永民、著名作家二月河等一大批傑出人物都從南陽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南陽歷史悠久,中華文名的發源地之一,早在四五十萬年前,"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約在五六千年前,這里就出現了村落和房屋,產生了農業、畜牧業和制陶等手工業。 西周時,南陽屬荊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稱為"周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設置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南陽已成為全國八大都會之一。在湍河上建造楚碣,引水灌田。已開始使用鐵器,有了冶鐵、蠶絲等手工業和商業。特別是鑄銅業發展迅速,工藝水平較高。 秦統一六國之後,遷不軌之民於南陽,使六國富豪和擅長經營的商人及手工業者雲集南陽,促進了南陽經濟的發展,尤其冶鐵業發達,成為全國冶鐵中心之一。西漢和東漢仍置南陽郡,轄境相當於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陽經濟文化的發展達到歷史上的鼎盛時期。西漢時,南陽水利與關中鄭國渠、成都都江堰齊名,並稱全國三大灌區。由於對東南和南方的開發,宛城也成了南北交通的要沖,東西往來的通道,是全國著名的五都(南陽、洛陽、臨淄、邯鄲、成都)之一,也是全國設工官的9個地區和設鐵官的46個地區之一。

東漢時,光武帝劉秀起兵南陽,成就帝業,南陽被稱為"帝鄉"。太守杜詩修治坡池,廣拓田土,全郡可灌農田4萬頃,這時的冶鐵用水排, 水力鼓風機鼓風,大大提高了冶鐵效率,特別是採用球墨鑄鐵,提高了冶鐵工藝水平,這一技術的使用比歐州早1000多年。 當時南陽郡人口240萬,為全國各郡之冠。郡城周長36公里,比1990年市區面積還大。漢代南陽人才輩出,燦若繁星。不僅劉秀的28個開國元勛大多出自南陽,還涌現出張衡、張仲景聞名世界的偉大科學家和醫學家。漢代達官貴人死後流行厚葬,南陽出土眾多的畫像石和畫像磚;是一部"綉像漢代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一朵絢麗多彩的奇葩。從唐朝起,南陽設鄧、唐二州。 經過貞觀、開元之治,南陽農業興旺,工商業繁榮。李白在《南陽行》中說:"清歌遏流雲,艷舞有餘閑,邀游盛宛洛,冠蓋隨風還。"明朝初年,南陽是朱元璋第二十二子唐王朱 的封地,永樂年間在南陽城內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唐王府,成化年間又建造9座郡王府,南陽城內皇親貴胄,車水馬龍,商業隨之活躍,山、陝、江、浙、川、鄂客商紛到沓來,各種商務會館、公館在各地興起,南陽(市、區)、新野、唐河、社旗、內鄉、淅川成為水陸交通重鎮。糧食、棉花、生絲、煙草、綢緞、油料、皮毛、木材、葯材、銅器、鐵器等大量湧入市場,並行銷全國各地。

當時的南陽可謂百業俱興,建築、園林、繪畫、雕塑、書法等方面都有新的發展。清朝康熙年間,農業、手工業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尤以建築業比較發達,武侯、山陝會館等古建築巍巍壯觀,富麗堂皇,南陽是北京通往湖廣和雲貴川的交通要道,陸路驛道與水路碼頭相接,有"南船北馬"之稱。山、陝、江、浙商賈雲之集,工商業興旺,南陽成了豫西南的經濟中心。光緒十年,鎮平開始生產絲綢,並遠銷歐洲及東南亞各國。 1948年11月4日,南陽全境解放,國民黨統治結束。1949年3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決定,成立南陽地委,並宣布南陽專署原轄的葉縣、舞陽兩縣劃歸許昌地區,南召、南陽、鎮平、內鄉、淅川、鄧縣、新野、唐河、桐柏、泌陽、方城11個縣屬南陽專署管轄。1994年7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南陽地區,設立地級南陽市,實行市帶縣的領導體制,南陽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南陽市早在改革開放初期的1986年,就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南陽是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它位於河南省的西南部,地處漢水流域,是中原文化的搖籃。漢代,南陽發展到鼎盛時期,可與首都洛陽相媲美,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內」之美譽。南北交匯的自然人文環境,滋潤著這里的一切。因此,南陽可稱得上文化燦爛,名勝薈萃。夏商以後,歷代古跡遍布全市,尤以漢文化為最,漢冶鐵遺址、漢畫館、張衡墓、武侯祠、文廟大殿等向後人展示著漢文化的燦爛輝煌;丹霞寺、香嚴寺、山陝會館、南陽知府衙門、內鄉古縣衙等向人們訴說著宗教和歷史文化。

在南陽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蘊涵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南陽市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4處。其中最具吸引力的兩張王牌是南都漢文化和衙署文化。
南陽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春秋時有秦相百里奚,越國大夫、商聖范蠡;東漢時有光武帝劉秀、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三國時有享有「智聖」美譽的蜀相諸葛亮躬耕於卧龍崗上。當代更是群星璀璨,建築學家楊廷保,考古學家郭寶鈞,歷史學家董作賓,哲學家馮友蘭,文學家姚雪垠,五筆字形的發明人王永民等都生於南陽長於南陽。

㈡ 同為歷史名城,南陽為什麼發展比襄陽差

交通沒有襄陽重要吧歷史上襄陽是兵家必爭之地南宋能夠阻擋蒙古入侵幾十年主要就是靠著襄陽為主襄陽陷落後就快速滅亡了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