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貧困地區發展旅遊業
A. 一個貧困地區怎樣發展當地旅遊業
旅遊業要麼有自然風光,要麼有歷史古跡。
B. 如何實現貧困地區旅遊發展與扶貧目標的有機結合
旅遊開發一定要遵循旅遊經濟發 展的內在規律,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具體 來說,應做好以下幾方面:
(1)開發獨特的旅遊項目或旅遊產品。 人們旅遊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尋找和體驗 與自己的生活和文化相異的感受,所以貧 困地區旅遊開發的關鍵是鄉土化,抓住旅 游資源內核搞出地方特色。要挖掘或注入 文化內涵,將優美的環境、淳樸的民風作為 旅遊開發的背景和舞台,開發各種參與型、 度假型、修身養性型等旅遊產品,最大限度 滿足遊人身心需求。
(2)樹立和傳播旅遊地獨特的形象。旅 游產品的不可移動性,決定了旅遊產品要 靠形象來傳播。所以貧困地區必須凸顯自 己鮮明的特色並加以傳播,才能影響和改 變大眾對旅遊目的地的印象,從而刺激他 們產生旅遊動機。但一個地區形象的建立 和傳播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而貧困地 區恰恰又是低收入區域,這就需要由政府 先行籌集和投入資金,並牽頭和組織與其 他部門如新聞媒介、旅行社、旅遊飯店、交 通運輸等共同宣傳本地區。
(3)樹立可持續的發展思想。隨著旅遊 業自身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 識到,旅遊業對環境也有污染,而且旅遊資 源環境一旦遭到破壞,旅遊業的發展就不 可能繼續。所以要樹立旅遊開發可持續發 展的思想。
第一,擯棄旅遊業不會破壞環境 的舊觀念,要把自然保護和資源開發結合 起來,把滿足旅遊者的需求與改善當地社 會福利結合起來。
第二,改變旅遊的績效取 向,由單純注重旅遊經濟數量的核算變為 考慮環境破壞對旅遊收入的抵減效應「綠 色核算」。
C. 政府如何支持深度貧困地區旅遊扶貧
國家旅遊局、國務院扶貧辦日前印發《關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旅遊扶貧行動方案》,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切實加大旅遊扶貧支持力度。
擁有天然的旅遊才能更好地發展。
D. 農村扶貧資金來源有哪幾種
農村扶貧資金來源有如下幾種:
1、扶貧信貸資金
主要是「農村資金互助社」或「扶貧互助組織」的貸款。
2、農民、農村小企業入「社」及村民入「組」繳納的資金。
即農民、農村小企業加入「農村資金互助社」所交的入股資金以及村民加入「扶貧互助組織」所繳納的互助金。
3、財政扶貧資金
包括: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和地方財政扶貧資金。是中國農村扶貧資金的主要來源,供應到農村扶貧的各個方面。
4、社會捐贈資金
包括:個人捐贈的資金、企業捐贈的資金、福利彩票的扶貧資金以及機關、企事業單位捐贈的對口幫扶資金等。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預算安排用於支持農村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國有貧困農場、國有貧困林場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扶貧對象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幫助提高收入水平,促進消除農村貧困現象的專項資金。
(4)民族貧困地區發展旅遊業擴展閱讀:
財政扶貧資金包括:以工代賑資金等。資金來源分中央安排、省級配套、市(州)縣級配套。中央和省財政安排的扶貧資金用於國家和省確定的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重點貧困鄉(鎮)、村以及省政府確定的老區鄉(鎮)、少數民族地區。以貧困鄉(鎮)、村、貧困戶作為資金投放、項目實施的對象。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預算安排用於支持農村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國有貧困農場、國有貧困林場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扶貧對象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幫助提高收入水平,促進消除農村貧困現象的專項資金。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既是脫貧攻堅戰的「保障錢」,也是貧困村民的「保命錢」,「什麼錢就要用在什麼地方」,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更容不得動手腳、玩貓膩,扶貧資金更是這樣。
為此,中國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於2017年3月16日召開會議,聯合布置開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專項檢查工作,為「保命錢」護航。
E. 旅遊扶貧是我國推進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舉措,請說明發展旅遊對貧困地區的帶動作用
1.關於我來國脫貧攻堅的舉措自,以下哪一項的表述不準確
D、向每個貧困縣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
應該是:向每個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
2.脫貧攻堅「五個一批」指的是:
扶貧的五個一批,是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F. 大力促進貧困地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提質升級採取的措施有哪些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
1、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造提升貧困地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道路、通村公路、景區景點連接線通行能力,提升交通通達性和遊客便利度。結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休閑農業、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對從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貧困戶實施改廚、改廁、改客房、整理院落「三改一整」工程,優化消費環境。加大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用地傾斜。依託貧困地區自然生態、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等資源稟賦,扶持建設一批設施齊備、特色突出的美麗休閑鄉村(鎮)和鄉村旅遊精品景區等,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等和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2、提升服務能力。依託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中央單位定點扶貧等機制,動員相關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幫助貧困地區培訓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人才,提供營銷、服務、管理指導。支持貧困人口參加相關專業技能和業務培訓,提升服務規范化和標准化水平。鼓勵貧困地區組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協會、產業及區域品牌聯盟等組織,形成經營主體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的管理服務體系。(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扶貧辦、發展改革委等和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3、做好規劃設計。加強對貧困地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資源調查,深入挖掘貧困地區自然生態、歷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傳統農耕文化等資源,因地制宜明確重點發展方向和區域。動員旅遊規劃設計單位開展扶貧公益行動,為貧困地區編制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規劃,鼓勵旅遊院校和旅遊企業為貧困地區提供旅遊線路設計、產品開發、品牌宣傳等指導。(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等和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4、加強宣傳推介。支持貧困地區組織開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相關主題活動。組織各類媒體安排版面時段,運用新媒體平台,分時分類免費向社會推介貧困地區精品景點線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互聯網」模式,依託電商企業等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旅遊扶貧公益宣傳,集中推介一批貧困地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目的地。(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中央宣傳部、廣電總局、商務部等和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負責)
G. 靠旅遊發家致富,國內有哪些通過旅遊發展起來的貧困地區
其實我們國家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人都非常喜歡出門旅遊,於是有很多風景優美,但是比較貧困的地區,也因為這樣的趨勢,迎來了飛速的發展,其中就有桂林,青海,西藏,新疆等等。這些地方也正是因為很多遊客的到來,積極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快速的發展,旅遊產業的眾多優勢都在這些地區充分展現。
現在我們國家很多地方,也都是因為大力發展旅遊業,才得到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就比如我們最熟悉的雲南省,全境對於旅遊業的重視,是沒有去到過的人完全無法想像的。
H. 淺析鄉村旅遊與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內容大怎麼寫
遠的可以參照安徽西遞宏村案例,新的可以真人秀綜藝節目比如《爸爸去哪兒》對鄉村旅遊的影響,然後展開,在當地旅遊網站上都會有大標題宣傳的,獲得可得性數據後就好繪圖直觀分析了,關於內容主體是有你的文章性質決定的,可以側重鄉村旅遊發展縱觀,也可以側重發展鄉村旅遊的影響。
I. 貧困地區發展旅遊業有哪些優劣勢
優勢就是自然環境好 沒有什麼污染等 劣勢就是 這些地方 一般交通不怎麼發達 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改善交通等
J. 為什麼發展旅遊業會促進貧困地區脫貧
因為旅遊業會帶動其他相關產業
比如一個貧困的小山村 因為山水有特色開發為旅遊景區,那麼就會建立飯店 就會建立旅館 等一些基礎設施 就會修路 山村人民有地方打工或者自己開個小飯館 小旅店 賣點紀念品 從只能種地 變成多元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