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臨汾歷史名人文化旅遊

臨汾歷史名人文化旅遊

發布時間: 2020-12-19 20:03:10

❶ 臨汾現代名人有哪些

魏孝靜帝稱他「神鸞」,奠定了凈土宗立宗的理論基礎。還有一說圓寂於北齊天保版五年(
554年)權以後。他一生弘揚凈土思想.
法顯(334年——420年),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一說是並州上黨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梁武帝稱他「肉身菩薩」,東晉司州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臨汾地區)人,霍去病。雁門(今山西省代縣)人。
臨汾荀況。圓寂於東魏孝靜帝興和四年(
542年)。
曇鸞
自號有魏玄簡大主。
曇鸞
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6年),是一位傑出的凈土宗大師,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受到南北朝帝王和朝野僧俗的尊崇,霍州漢武帝時的大將軍衛青(河西有衛青故里),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王通
,還有他姐姐衛子夫,王勃
堯王

❷ 頌揚臨汾文化的歷史名人的古詩,

《題平陽郡橋邊柳樹》【唐】岑參
此地曾居住,今來宛似歸。
可憐版汾上柳,相見也依依權。

臨汾贊
臨倚太岳立雄關,
汾水之濱豐稻棉。
華夏文明祥瑞地,
齊興百業譽晉山。

平陽名勝話大中,華夏底蘊又一層。
南通秦蜀望雷霍,北達幽並控汾洪。
堯天舜日呈廣運,晉磚漢瓦耀天庭。
門表相望國之最,朝暮光輝紫氣騰。
桐葉封弟歷山下,春秋霸主晉文公。
新田稱雄二百歲,天馬遺址堪為憑。
藺鄉試說將相和,築園以記荀子明。
老鸛窩處尋根祖,蘇三獄內君動情。
南麓古剎廣勝寺,琉璃塔起勢飛虹。
親民堂居霍州署,陶唐峪沐中鎮風。
鳳凰山顛西天近,東岳廟坐翠柏中。
峽內雷鳴河入壺,懸崖精刀千佛洞。
河畔丁村舊石器,永和閣底看東征。
姑射山頭神人居,吸風飲露御飛龍。
莫忘漢將早封候,青城衛青霍去病。
更有皋陶住師士,法制鼻祖第一宗。
龍山文化看陶寺,克難坡上築省城。
名人佚事數不盡,古賢今傑是處聽。
筆拙未能如是描,識淺僅作皮毛評。
盛世試聞擊圵歌,笑迎五洲四海朋。

❸ 臨汾有哪些歷史人物

衛子夫,西漢武帝之後。生年不詳,卒於漢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平陽(今山西臨汾)人。子夫本是襲封平陽侯曹時府中的歌妓,服侍曹時的夫人平陽公主。漢武帝即位後,他的第一位皇後也就是武帝幼年時戲言要藏於金屋的阿嬌無子,所以平陽公車就把鄰近大戶女子收買來,養在家中,准備讓漢武帝選取為妃。適逢漢武帝在霸上祭掃後來到平陽侯家中,平陽公主就將這些美女裝飾打扮起來,供漢武帝選擇。但漢武帝看後,覺得都不滿意。在武帝與平陽公主一起飲酒的時候,又讓歌女起舞助興,漢武帝便看中了子夫。隨後,漢武帝起坐更衣,子夫便來服侍,一見傾心。這樣,平陽公主送子夫入了宮。入宮一年多來,子夫卻不能得到漢武帝的寵幸,正好漢武帝釋放一批宮女,子夫才又見到他,並哭泣著請求放她出宮。漢武帝憐惜她,便把她留下來,同時,又把她的兄長衛長君、弟弟衛青召入宮中為侍中。到漢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子夫生了一男,遂被立為皇後。 柴紹(?—638年),字嗣昌,晉州臨汾(今山西臨汾)人,唐朝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柴紹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歷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軍縣公;父親柴慎,為隋太子右內率,封鉅鹿郡公。柴紹出身於將門,自幼便「趫捷有勇力」(《舊唐書·柴紹列傳》),以以抑強扶弱而聞名於關中。少年時便當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煬帝長子)的千牛備身(陪伴)。唐國公李淵也將三女兒(即後來的平陽公主)嫁給了柴紹。 皋陶,又名咎繇(jiùyáo),是古代東夷部落少昊(shàohào)氏的首領。生於堯帝之時,卒於夏禹之前,活到106歲。皋陶歷經堯舜禹三世,嘔心瀝血輔佐堯舜禹,功高德厚。皋陶生於洪洞縣甘亭鎮士師村(現名皋陶村),至今村中祭祀皋陶的香火仍縷縷裊裊。皋陶是上古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聖」之一,史學界公認的「司法鼻祖」。皋陶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留給後人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皋陶思想是儒家學術思想的重要源頭之一,其主體「法治」和「德治」與今天的「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著歷史淵源關系。 晉文公,生於公元前697,卒於公元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晉國國君,與齊桓公齊名,為春秋五霸之一。 霍光,字子孟,約生於漢武帝元光年間,卒於漢宣帝地節二年(前68年)。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他跟隨漢武帝近30年,是武帝時期的重要謀臣。漢武帝死後,他受命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執掌漢室最高權力近20年,為漢室的安定和中興建立了功勛,成為西漢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在今安澤一帶)。他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終其一生,主要是做為武將活躍於歷史舞台的。 衛青,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西南)人。他的母親在平陽公主家做女僕,因丈夫姓衛,她就被稱為衛媼。平陽公主原號陽信長公主,是漢武帝的姐姐,因嫁與平陽侯曹壽(漢初名臣曹參之曾孫)為妻,所以也稱平陽公主。 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是大將軍衛青的外甥。他的母親衛少兒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家裡的奴婢,在與平陽縣衙役霍仲孺私通後,生下了霍去病。 鄭光祖,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縣)人,生卒年不詳。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齊名,號稱元代四大雜劇家之一。 荀況,即荀子,號卿。約生於公元前313年,死於公元前238年。戰國時趙國(在今安澤一帶)人。他是戰國末期儒家學派中的大師,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像、教育家。李斯、韓非都是他的學生。荀況一生到過很多地方。曾在齊國游學,在稷下(今山東臨淄北)學宮同各個學派的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討論,並二次擔任學宮祭酒(行禮時的首席)。後來又到過秦國、趙國。晚年在楚國任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令,著書立說,直到逝世。 法顯(334年——420年),東晉司州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臨汾地區)人,一說是並州上黨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❹ 山西的歷史名人及貢獻

堯:堯中國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好國君。臨汾堯都區有始建於晉代的堯廟和唐代修建的堯陵。
重耳:春秋時晉國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中原霸業。
藺相如:今臨汾古縣藺相如人。戰國時趙國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董狐:春秋時晉國史官,一稱史狐。今翼城縣東50里的良狐村人。,開創我國史學直筆傳統的先河。
紀信:趙城(今洪洞縣)人,秦末劉邦起義軍的將領。代劉邦捨身赴難,轉敗為勝。
衛子夫:河東平陽人(今山西臨汾)人。大司馬大將軍衛青是她的弟弟,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是她的外甥。
衛青: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衛皇後之弟。衛青是抗擊匈奴的名將。
霍去病:,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衛青外甥,官至驃騎大將軍、封冠軍候,後任大司馬.
霍光:西漢政治家。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武帝的重要謀臣,任奉車都尉。
徐晃:平陽郡楊縣(今洪洞縣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
賈逵:河東襄陵(今襄汾縣)人,東漢、三國之際政治家、軍事家,一生忠於曹魏。沒有他就沒有曹魏。
賈充:西晉大臣,平陽襄陵(今襄汾)人。曹魏後期,任司馬氏屬下右長史,指使成濟殺魏帝曹髦,參與軍國機密。晉初歷任司空、侍中、尚書令、太尉等職。
賈南鳳:西晉惠帝皇後。平陽襄陵(今襄汾)人,賈充之女,性妒悍而多權詐。
法顯:平陽郡(今臨汾)人。原姓龔,是我國著名的旅行家、翻譯家,是第一位留學天竺的中國僧人。
柴紹:唐初將軍。臨汾人。李淵女平陽公主之夫。
朱好古:元代禽昌(今襄汾)人。為元代山西民間畫工領袖。
鄭光祖:元後期劇作家。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人。

❺ 山西臨汾歷史名人有哪些

臨汾歷史上的名人—— 皋陶,又名咎繇(jiùyá),是古代東夷部落少昊(shàohào)氏的首領。生於堯帝之時,卒於夏禹之前,活到106歲。皋陶歷經堯舜禹三世,嘔心瀝血輔佐堯舜禹,功高德厚。 皋陶生於洪洞縣甘亭鎮士師村(現名皋陶村),至今村中祭祀皋陶的香火仍縷縷。 皋陶是上古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聖」之一,史學界公認的「司法鼻祖」。皋陶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留給後人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皋陶思想是儒家學術思想的重要源頭之一,其主體「法治」和「德治」與今天的「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著歷史淵源關系。荀況,即荀子,號卿。約生於公元前313年,死於公元前238年。戰國時趙國(在今安澤一帶)人。他是戰國末期儒家學派中的大師,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像、教育家。李斯、韓非都是他的學生。荀況一生到過很多地方。曾在齊國游學,在稷下(今山東臨淄北)學宮同各個學派的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討論,並二次擔任學宮祭酒(行禮時的首席)。後來又到過秦國、趙國。晚年在楚國任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令,著書立說,直到逝世。晉文公,生於公元前697,卒於公元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晉國國君,與齊桓公齊名,為春秋五霸之一霍光,字子孟,約生於漢武帝元光年間,卒於漢宣帝地節二年(前68年)。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他跟隨漢武帝近30年,是武帝時期的重要謀臣。漢武帝死後,他受命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執掌漢室最高權力近20年,為漢室的安定和中興建立了功勛,成為西漢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在今安澤一帶)。他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終其一生,主要是做為武將活躍於歷史舞台的。衛青,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西南)人。他的母親在平陽公主家做女僕,因丈夫姓衛,她就被稱為衛媼。平陽公主原號陽信長公主,是漢武帝的姐姐,因嫁與平陽侯曹壽(漢初名臣曹參之曾孫)為妻,所以也稱平陽公主。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是大將軍衛青的外甥。他的母親衛少兒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家裡的奴婢,在與平陽縣衙役霍仲孺私通後,生下了霍去病。鄭光祖,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縣)人,生卒年不詳。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齊名,號稱元代四大雜劇家之一。法顯(334年——420年),東晉司州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臨汾地區)人,一說是並州上黨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柴紹(?—638年),字嗣昌,晉州臨汾(今山西臨汾)人,唐朝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柴紹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歷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軍縣公;父親柴慎,為隋太子右內率,封鉅鹿郡公。柴紹出身於將門,自幼便「趫捷有勇力」(《舊唐書·柴紹列傳》),以以抑強扶弱而聞名於關中。少年時便當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煬帝長子)的千牛備身(陪伴)。唐國公李淵也將三女兒(即後來的平陽公主)嫁給了柴紹。

❻ 臨汾浮山縣的歷史名人和遺跡

遺跡及風景區來
天聖宮古自遺址 鐵牛山漢代冶鐵遺址 古郭城遺址
橋北新石器時代及漢代遺址 北西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史家坡古脊椎動物化石遺址
齊 、唐造像碑 摩崖造像碑 老子八十一化線刻圖碑
文廟大成殿 清微觀 徐家安子戰斗遺址

歷史名人:
鄭淵潔 1955年生。山西浮山縣人。中國童話大王

❼ 臨汾有那些名人

堯王,霍州漢復武帝時的大將軍衛制青(河西有衛青故里),還有他姐姐衛子夫,霍去病. 法顯(334年——420年),東晉司州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臨汾地區)人,一說是並州上黨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曇鸞
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6年)。雁門(今山西省代縣)人。圓寂於東魏孝靜帝興和四年( 542年)。還有一說圓寂於北齊天保五年( 554年)以後。 曇鸞 自號有魏玄簡大主,受到南北朝帝王和朝野僧俗的尊崇。魏孝靜帝稱他「神鸞」;梁武帝稱他「肉身菩薩」。他一生弘揚凈土思想,奠定了凈土宗立宗的理論基礎,是一位傑出的凈土宗大師。 臨汾荀況,王勃 ,王通 ,薛道衡

❽ 臨汾家鄉的名人都有誰至少寫出5f個

臨汾歷史上的名人—— 皋陶,又名咎繇(jiùyáo),是古代東夷部落少昊(shàohào)氏的首領。生於堯帝之時,卒於夏禹之前,活到一0陸歲。皋陶歷經堯舜禹三世,嘔心瀝血輔佐堯舜禹,功高德厚。 皋陶生於洪洞縣甘亭鎮士師村(現名皋陶村),至今村中祭祀皋陶的香火仍縷縷。 皋陶是上古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聖」之一,史學界公認的「司法鼻祖」。皋陶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留給後人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皋陶思想是儒家學術思想的重要源頭之一,其主體「法治」和「德治」與今天的「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著歷史淵源關系。 荀況,即荀子,號卿。約生於公元前三一三年,死於公元前二三吧年。戰國時趙國(在今安澤一帶)人。他是戰國末期儒家學派中的大師,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像、教育家。李斯、韓非都是他的學生。荀況一生到過很多地方。曾在齊國游學,在稷下(今山東臨淄北)學宮同各個學派的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討論,並二次擔任學宮祭酒(行禮時的首席)。後來又到過秦國、趙國。晚年在楚國任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令,著書立說,直到逝世。 晉文公,生於公元前陸9漆,卒於公元前陸二吧年,名重耳,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晉國國君,與齊桓公齊名,為春秋五霸之一 霍光,字子孟,約生於漢武帝元光年間,卒於漢宣帝地節二年(前陸吧年)。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他跟隨漢武帝近三0年,是武帝時期的重要謀臣。漢武帝死後,他受命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執掌漢室最高權力近二0年,為漢室的安定和中興建立了功勛,成為西漢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在今安澤一帶)。他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終其一生,主要是做為武將活躍於歷史舞台的。 衛青,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西南)人。他的母親在平陽公主家做女僕,因丈夫姓衛,她就被稱為衛媼。平陽公主原號陽信長公主,是漢武帝的姐姐,因嫁與平陽侯曹壽(漢初名臣曹參之曾孫)為妻,所以也稱平陽公主。 霍去病(公元前 一四0——前 一一漆年),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是大將軍衛青的外甥。他的母親衛少兒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家裡的奴婢,在與平陽縣衙役霍仲孺私通後,生下了霍去病。 鄭光祖,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縣)人,生卒年不詳。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齊名,號稱元代四大雜劇家之一。 法顯(三三四年——四二0年),東晉司州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臨汾地區)人,一說是並州上黨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柴紹(?—陸三吧年),字嗣昌,晉州臨汾(今山西臨汾)人,唐朝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柴紹的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歷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軍縣公;父親柴慎,為隋太子右內率,封鉅鹿郡公。柴紹出身於將門,自幼便「趫捷有勇力」(《舊唐書·柴紹列傳》),以以抑強扶弱而聞名於關中。少年時便當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煬帝長子)的千牛備身(陪伴)。唐國公李淵也將三女兒(即後來的平陽公主)嫁給了柴紹

❾ 山西臨汾歷史名人有哪些

1、衛青: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後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於,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2、霍去病: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時期名將、軍事家,名將衛青外甥,大司馬霍光兄長。善於騎射,勇猛果斷。十七歲,拜驃姚校尉,追隨大將軍衛青,率領八百驍騎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騎兵,拜驃騎將軍,封為冠軍侯。

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兩次參加河西之戰中,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漠北之戰後,封狼居胥,大捷而歸,拜大司馬,與大將軍衛青同掌軍政。

3、柴紹:字嗣昌,晉州臨汾(今山西臨汾市)人 。唐朝初年將領,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幼以任俠聞,矯捷有勇力。初仕隋朝,為元德太子千牛備身,迎娶唐國公李淵之女平陽昭公主為妻子。唐國公李淵起兵,領馬軍總管,率先登城陷陣。

武德初年,從秦王李世民征戰四方,積功封為霍國公。貞觀初年,拜右衛大將軍,出為華州刺史,轉左衛大將軍。參與定襄之戰,從滅東突厥,累加鎮軍大將軍,平定梁師都,改封譙國公。

4、霍光:字子孟,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大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皇後上官氏外祖父、漢宣帝皇後霍成君之父。身材魁梧,皮膚白皙,眉目疏朗,胡須長美。不學無術,忠誠勤懇。

初以門蔭,選為郎官,歷任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宿衛公正,勤勞國家。漢武帝臨終時,拜大將軍、大司馬,受命託孤輔政,封為博陸侯。輔佐漢昭帝,解除上官桀擁立劉旦陰謀,廢立昌邑王劉賀,擁立漢宣帝即位,掌權攝政,權傾朝野。

5、賈充:字公閭,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人,三國曹魏末期至西晉初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賈逵之子。西晉王朝的開國元勛。賈充曾參與鎮壓淮南二叛和弒殺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馬氏信任,其女兒賈褒(一名荃)及賈南風分別嫁予司馬炎弟司馬攸及次子司馬衷。

與司馬氏結為姻親,地位顯赫。晉朝建立後,轉任車騎將軍、散騎常侍、尚書僕射,後升任司空、太尉等要職。更封魯郡公。咸寧末,為使持節、假黃鉞、大都督征討吳國。吳國平定後,增邑八千戶。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