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遊今年發展
『壹』 什麼是智慧旅遊,智慧旅遊對旅遊業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智慧旅遊包含比較廣泛,總的來說,應該從管理、遊客服務、決策分析、電子商務、營銷等方面去考慮,這樣才能算是完善的智慧旅遊體系,針對各景區的業務需求不同,建設的內容頁會不同。對旅遊業會起到很大的管理、服務輔助作用,特別是對營銷決策分析、遊客自助服務和未來互聯網業務的發展有著戰略性的影響。
『貳』 智慧旅遊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騰訊、高德進軍旅遊業,智慧旅遊未來該如何發展?
隨著旅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智慧旅遊理念的深入,智慧旅遊由一個點向四處不斷擴散,其表現形式也越來越多樣,涉及領域也越來越廣。但歸納來說,智慧旅遊所有的分支都體現在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和智慧營銷三個方面,層層遞進,縱深發展。
無論是騰訊、高德還是飛豬,都在圍繞遊客,從不同的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比如,「長隆一鍵智慧游」的動態排隊功能,讓遊客可以實時了解到各個遊玩項目的排隊時間,合理安排遊玩順序。「長隆歡樂世界一鍵智慧游」還可以直接查看錶演時間、時長、演出介紹,距離演出開始前15分鍾,遊客可通過高德地圖展示的演出提醒,及時前往,避免錯過演出。
在智慧服務方面,VR、AR、5G等技術的滲透更能滿足遊客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通過3D、4D、虛擬現實、模擬技術、軌道的動感交通技術等,顛覆現有體驗模式。如深圳歡樂谷最近在國內開啟5G+主題樂園的模式,今後將逐漸實施園內自動駕駛,隨車智能導覽播報、智能機器人、體驗式導覽等。
移動互聯網、社交網路、大數據等技術也便捷了涉旅企業的管理者,實現智慧管理。如夢旅程票務系統開通線上渠道購票,線下閘機檢票,不再需要紙質票和人工售檢票;數據自動生成、財務數據自動統計,不再需要花費人、財去管理;遊客畫像生成更是為管理者提供營銷決策依據,避免出現「費力不討好」的供需不對稱的現象。
至於智慧營銷,其實早已涵蓋在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之中,三者相輔相成、相互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智慧旅遊。智慧營銷包括旅遊資源展示、遊客資源分析、互動營銷、精準營銷、品牌推廣、智能優惠券等方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無論是票務系統還是導覽系統,都分為前端和後台,前端為遊客提供服務,後台則為管理者服務。相似的是,這些智慧軟體都很好利用了大數據技術,將涉旅企業的經營狀況用數據、圖表的形式呈現。一目瞭然,直擊痛點,針對性地作出營銷策略。
除開數據驅動營銷,旅遊+技術、旅遊+社交平台的方式也為涉旅企業吸了不少粉。比如,騰訊與故宮合作舉辦「Next Idea × 故宮」 騰訊創新大賽,推出《穿越故宮來看你》的H5邀請函,僅上線一天訪問量就突破300萬。2016年,徐州漢文化旅遊節採用名人IP+創意新媒體營銷,以H5為載體,衍生帝王劉邦系列表情包,在騰訊新聞、朋友圈等平台上定向傳播,整個旅遊節獲得了2億人次的曝光量。
可以說,在智慧旅遊理念的支撐下,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依託下,在用戶品質旅遊不斷強化的需求下,旅遊行業的智慧化在不斷延伸和擴展。最初的智慧旅遊可能更具體,主要表現為智慧景區,追求景區業務的智能化,如無人售檢票、景區導覽導航等。但是隨著智慧旅遊的發展和成熟,智慧+旅遊涵蓋的內涵更多,比如旅遊+文化、旅遊+技術、旅遊+其它行業等。
目前,夢旅程已經提出全域智慧旅遊的概念,在智慧旅遊的基礎上整合區域資源,為職能管理部門、景區、 旅遊企業建設「多位一體」的智慧旅遊體系。所以說,我們很難預測智慧旅遊未來發展的具象,但想必會更加包羅萬象。
『叄』 5G背景下智慧旅遊的前景如何
智慧旅遊正升級
包括雲旅遊在內的智慧旅遊在旅遊業升級轉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早在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已明確指出:強化智慧景區建設,促進旅遊與現代技術相互融合。
根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旅遊經濟繼續保持高於GDP增速的較快增長。國內旅遊市場和出境旅遊市場穩步增長,入境旅遊市場基礎更加穩固。全年,國內旅遊人數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入出境旅遊總人數3.0億人次,同比增長3.1%;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1%。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5%。旅遊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7987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31%。
疫情來襲,加速了智慧旅遊的發展。近期,山西積極構建智慧旅遊雲服務體系,面向旅遊消費者、旅遊企業、政府打造智慧旅遊「新引擎」。安徽將積極推廣5G在智慧旅遊典型場景的示範應用。貴州日前推出了「一碼游貴州」全域智慧旅遊平台。
攜程日前發布了業內首個「景區智慧雲平台」整合方案,針對景區購票、入園、遊玩和售後四個環節提供技術解決方案,支持景區實現「全渠道、全場景、全業態」的實名預約。目前,攜程門票預約已覆蓋海內外1.8萬多家景區,其中首批採用智慧雲平台的已有黃鶴樓、德天跨國瀑布等近百家景區。攜程副總裁、全球玩樂平台CEO喻曉江認為,中國景區實現在線預約制、進行智慧化升級已刻不容緩。這應該成為中國旅遊行業「新基建」的重要部分。
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秘書長金准認為:今日的旅遊業,已從科技應用的中後排逐步前移,5G、虛擬現實等均在旅遊業中較早地形成應用。新基建的前瞻性特徵需要旅遊業在科技選擇中進一步前移,與更為前沿的技術相結合,推動旅遊服務和體驗的升級。建議充分利用中國國內游60億人次形成的復雜需求,擴大新基建的落地應用,構建更有效的大規模應用場景,形成精準的新型旅遊動能。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肆』 怎樣看待智慧旅遊發展前景
智慧旅遊強調的是在於資源如何轉換為服務 ,而現在人們的服務過多的是依賴於信息技術提供的,不是人情味的真實體現。
過多的信息技術的應用其實也是在破壞生態,只有當人們不再感到到各種信息技術提供所謂的服務的時候,而是真正的融入景區環境中,智慧旅遊就真正做好了。
『伍』 智慧旅遊迅猛發展有什麼錯
智慧旅遊,就是利用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藉助手機、電腦等便攜設備主動感知旅遊資源、旅遊經濟、旅遊活動、旅遊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時安排和調整工作與旅遊計劃,從而達到對各類旅遊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其主要包括在線服務、網上查詢、網路營銷、網上預訂、網上支付等智慧旅遊服務。
以往遊客要了解一個景點信息需要通過電腦和紙質宣傳品等媒介,既不方便攜帶而且隨地亂扔的宣傳單又破壞了生活環境。智慧旅遊系統則可以自動將歷史遺跡介紹、名人故居簡介、特色商家盤點等景區信息以點對點的方式傳輸給遊客;通過「智能雲網系統」將該區離遊客最近並有空房的賓館信息傳輸給遊客;通過「路側停車場物聯網應用系統」傳輸是否有停車位信息;遊客還可以通過「搖一搖」功能尋找適合自己口味且離自己最近的飯店、茶館等信息,通過這一系列程序真正做到由遊客找服務轉變為景區主動送服務。
智慧旅遊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契機。當前以物聯網技術、
3G移動通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給我們的產業格局、經營模式、生活方式帶來根本性變化。中國旅遊目前已進入散客時代,自助游、個性游成為主流,人們對旅遊信息的便捷化、個性化、智能化有著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人們習慣於網上支付、網上查詢,而互聯網及新技術的應用能夠為散客群體提供其所需的旅遊服務。因此,智慧旅遊是完善城市旅遊功能的有效方式,是當前旅遊市場的迫切需要。
提高重視程度,堅持規劃先行。「智慧旅遊」是國家旅遊局提出的新概念,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方面。各地要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制定「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堅持規劃先行,尋找專業素質強的第三方機構編制「智慧旅遊」總體方案或規劃,確定實施部門,明確職能責任,科學高效地推進「智慧旅遊」項目建設。
整合信息資源,准確選立試點。在智慧旅遊的具體實施方面,政府要做好統籌資源、引導助推作用。旅遊管理部門要統籌協調,分析各級旅行社、酒店、賓館、商城等信息資源,並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分析遊客行前行中行後需求,開展智慧營銷、智慧服務、以及智慧管理的整體策劃。同時,鼓勵和引導旅遊企業做好信息化建設,推進更多智慧旅遊服務廠商投入公共服務領域,選擇試點地區,先行先試,積累建設經驗後再鋪開建設。
『陸』 智慧旅遊的發展前景如何
近日,國家旅遊局發布了《關於印發2014中國旅遊主題年宣傳主題及宣傳口號的通知》,將2014年旅遊宣傳的主題確定為「美麗中國之旅——2014智慧旅遊年」。該通知指出,各地要結合旅遊業發展方向,以智慧旅遊為主題,引導智慧旅遊城市、景區等旅遊目的地建設。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智慧旅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指出,目前國內大多數城市在智慧旅遊建設資金投入方面還比較保守、規劃方案制定緩慢、組織體系還不夠健全。
從當前國內智慧旅遊城市發展情況來看,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大特點:
第一,城市大小與智慧旅遊城市建設發展關聯性不大;
第二,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比其他地區起步早,速度快,智慧旅遊城市需要嗅覺靈敏和富有遠見的領導者,需要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產業基礎;
第三,大部分智慧旅遊城市的建設基本設施己開始動工,試點示範減少失敗、注重頂層設計規劃先行的意識逐步加強。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智慧旅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各地在智慧旅遊建設過程中,應確立更加開放、更加高遠的指導思想,始終堅持體現城市特色的創新發展思路,注重形成完善的政策體系,加強組織保障,提高認同度,扎實有序推進。
『柒』 智慧旅遊的發展中有哪些機遇
目前,支撐智慧旅遊的技術及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成熟和完善,相關政策環境日益優化,智慧旅遊正迎來蓬勃發展的好時機。總的來說,有以下三個機遇:
(1)基礎設施條件成熟
物聯網進入建設新局面;
全網營銷形成規模;
3G,4G時代的到來,以及即將到來的5G,極大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2)智能終端設備普及
至2016年,中國市場智能終端數量超8億台;
互聯網用戶突破7.3億,並且仍然保持迅速增長趨勢。
(引用來源:《旅遊行業分析報告-智慧旅遊行業的未來機遇(九天達股份發布)》)
(3)政策環境支持
2009年,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
2011年,國際旅遊局提出要實現國家旅遊業發展戰略目標;
2014年,國家旅遊局將其定為「智慧旅遊年」。
『捌』 智慧旅遊的發展對旅遊景區經營管理存在怎樣的影響
智慧旅遊強抄調的是在於資源如何轉換為服務
,而現在人們的服務過多的是依賴於信息技術提供的,不是人情味的真實體現。
過多的信息技術的應用其實也是在破壞生態,只有當人們不再感到到各種信息技術提供所謂的服務的時候,而是真正的融入景區環境中,智慧旅遊就真正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