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促進文化自信文化產業發展

旅遊促進文化自信文化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 2020-12-19 11:00:50

1. 文化自信英文怎麼說 行業英語英語外語愛好者網站

文化自信_有道詞典
文化自信

cultural self-confidence更多釋義>>

[網路短語]

文化自信 cultural confidence
文化自信力內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文化的自容信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詳細用法>>

2.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要做到哪「五個方面」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要做到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要加強理論武裝,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路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注意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

二是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堅持全民行動、幹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三是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抵制腐朽落後文化侵蝕。推進誠信建設和志願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

四是要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提升文藝原創力,推動文藝創新。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強文藝隊伍建設,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名家大師,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創作人才。

五是要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籌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以我為主、兼收並蓄。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3. 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的"四梁八柱";哪四梁哪八柱

四梁八柱並不是具體到哪四梁、哪八柱,而是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發展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濟發展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治國理政新理念框架的形象的比喻。

例如全面從嚴治黨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每一方面都需要用制度來規范和保障。從制度上構建一個基本的全面從嚴治黨的「四梁八柱」,既是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需要,也是保證黨自身先進性純潔性的需要,更是黨執政並長期執政的要求。



(3)旅遊促進文化自信文化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四梁八柱」,來源於中國古代傳統的一種建築結構,靠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撐著整個建築,四梁、八柱代表了建築的主要結構。古人可能想不到,這個詞今天會用來形容包括改革在內的制度框架。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編著的《中國經濟新方位》一書提出,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是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突破;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全面鋪開,完善了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礎性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的主體框架的構建,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新里程。

在司法體制改革領域,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推進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四項基礎性改革、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等10項改革,奠定了法院系統改革的「四梁八柱」。

在醫療改革領域,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表示,2017年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把路線圖、時間表細化為施工圖,建立五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包括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葯品供應保障制度和綜合監管制度。「我們今年要把深化醫改的立柱架梁任務做好。」

4.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A增強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B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C文化產業和文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回創造活力。選B。

激發答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鼓勵全民族積極進行文化創造,對於充分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旅遊促進文化自信文化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於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

這次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胡錦濤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大會作了報告。

十八大報告是回顧成就、總結經驗的報告,是高舉旗幟、科學發展的報告,是解放思想、推進改革的報告,是制定藍圖、引領未來的報告,是凝聚力量、增強信心的報告。

報告對鼓舞和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十八大報告」全稱《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是胡錦濤同志在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上所進行的演講。

「報告」催人奮進、鼓舞人心,指引了未來五年或更長的中央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5. 文化自信如何增強文化產業發展

一、增強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78.7億元上升到2015年的685505.8億元,年均增速為9.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85元上升到2015年的49992元①。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的貢獻率達到了33.2%,居於世界首位。除此之外,基礎設施建設、高速鐵路、分享經濟、移動支付等已經成為代表中國發展成就的亮麗名片,高端裝備製造、生物制葯、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方面也已經躋身世界前列。可以說,經過改革開放三十餘年,中國在硬實力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政治運轉、社會治理方面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然指日可待。然而,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卻沒有與硬實力增長保持同步,國人的文化迷茫,價值觀混亂扭曲,道德失范,文化媚外主義與文化自卑心理普遍存在,迷茫與混亂在物質條件豐裕的情況下更加凸顯。另外,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各國之間的交往也日益頻繁,處理他者與我者的關系成為調整民族心態的重要內容。更進一步說,文化成為各國之間競爭的核心要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歸根到底是文化的復興,而價值觀自信則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價值觀的自信,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推進文化發展的進程中有所依循、知所趨止、頑強進取的定力與韌性所在,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面對各種文明創造和文化滋養擇善而納、從容吞吐的氣度與尺度所在」。[1]近代以來的歷史境遇割裂了數千年傳統文化為國人提供的文化歸依和價值觀歸屬,價值真空下,西方價值觀伴隨著槍炮、器物、資本、技術湧入中國,在從物質層面改造中國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影響了中國人的價值取向。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對西方價值觀念、政治制度、社會治理以及發展水平盲目崇拜,對於中國的發展成就嗤之以鼻,對於目前存在的問題戴著有色眼鏡批判。此外,更加重要的是物質豐富之後國民心態在文化上的迷失,當下社會一系列道德失范問題以及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娛樂至上等已經限制了中華民族真正強起來。目前我國正處於由大轉強的關鍵階段,物質的發展與超越已經必須要有文化的支撐,國民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歸屬與定位,因而增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6.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基本途徑是啥

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一個民族要實現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必須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設。

(6)旅遊促進文化自信文化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首先要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核心要解決好為什麼人的問題,最終要落實到怎麼用上來。要把研究回答新時代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為主攻方向,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

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著力體現繼承性、民族性,體現原創性、時代性,體現系統性、專業性。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形成有效支撐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

7. 如何在游戲產業建立民族文化自信

可以在游戲產業中加入一些民族特色的元素,這樣才能夠慢慢地建立民族文化自信。

8. 下,如何才能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

隨著經濟和武力的強盛,文化復興也是必然,有文化做後盾的強盛,才回是真正的強盛。那麼答,我們應該復興哪些文化?鄙人認為下面幾項是比較緊要的。

第一,教育產業:包括線上線下的國學培訓、書法練習、古箏古琴等等。

第二,文化娛樂產業:小說綜藝、電影電視、漫畫動畫、包裝設計等等。

第三,中醫產業:保健養生、推拿按摩、國葯開發、針灸艾灸等等。



一個民族的自信心最終靠的是文化自信,各行各業都需要培養文化自信,如此國產品牌才能真正強大起來,才能讓更多的人不再迷信外國品牌,轉而成為國貨的粉絲。

9. 文化產業和信息產業都屬於第四產業嗎

鑒於文化產業在新時代的全行業屬性,亟待補足對「文化產業應當作為主導產業」這一概念的「短板」,將文化產業從現代服務業中剝離為「第四產業」,凸顯文化產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程中的主導價值。
近年來,文化自信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希肯國際文化藝術集團董事長安庭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文化自信」是當代中國經濟社會前進的內在驅動力,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最深厚的基石。而文化產業,是踐行「文化自信」理念,實施「文化自信」戰略,取得「文化自信」碩果最直接、最有力的抓手,是「文化自信」覆蓋社會經濟、各行各業的原創點與出發點。

安庭說,在經濟價值認知上,文化產業產生的「1元錢」,經過復制、裂變、衍生、覆蓋到其它產業鏈條時,往往能夠呈幾何級數增長。特別在互聯網技術空前普及的當代社會,文化產業「1元錢」的權重,遠大於其它行業,甚至是其它行業及鏈條每一個新的「1元錢」的開始。

根據目前國內通行的產業分類,文化產業被納入現代服務業(即第三產業)的范疇。與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等行業同為一個大的產業類別。

對此,安庭認為,這一現狀已不適應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變革的新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應當將文化產業單獨列出,與目前的第一、二、三產業(農業、工業、服務業)並列為第四產業,確立文化產業輻射所有產業的主導地位,確保我國文化自信國策的實施與影響。

安庭表示,鑒於文化產業在新時代的全行業屬性,亟待補足對「文化產業應當作為主導產業」這一概念的「短板」,將文化產業從現代服務業中剝離為「第四產業」,能夠體現其影響第一、二、三產業的全行業屬性,能夠凸顯文化產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程中的主導價值。

在具體建議上,安庭認為,首先,對文化產業從現代服務業中剝離,成為獨立的「第四產業」這一命題進行系列專題研究。

其次,建議設置「文化產業GDP配重大數據」的研究機構。機構應由政府相關部門或事業單位指導,採取PPP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將政府計劃統計部門的權威發布與互聯網端的大數據相結合,能夠把握及應用、引領大數據為文化配重指標進行更新與服務。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