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文化旅遊工作者

文化旅遊工作者

發布時間: 2020-12-19 08:58:00

❶ 文化和旅遊是何關系,新型旅遊文化又該如何構建

文化與旅遊,是從屬關系;文化和旅遊,是並列關系。一字之差,定位不同。 「旅遊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戰略是長遠,支柱是作用,已經是現實。文化與旅遊都是幸福產業,根本的交集在於民生領域,以前說國計民生,往往是國計壓倒民生,時至今日,民生就是最大的國計,也是政治。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文化形式的基本要求是突出的特色,而不是一般的表現,更不是雷同化。構建新型的旅遊文化需要強化五個重點:差異度,文化度,舒適度,方便度,幸福度。建議旅遊工作者要比文化工作者更重視文化的挖掘,加強旅遊目的地的環境保護和文化多樣性建設勢必成為旅遊發展的重中之重。

❷ 論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對提升旅遊從業人員文化素養的意義

我們也是這個作業,求回復你寫的

❸ 試述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對旅遊從業人員的作用

隨著改革抄開放的深入,我國的旅遊業襲逐漸發展壯大。但其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旅遊業要想健康、快速、持續地發展,必須提高全體旅遊從業人員的素質。一個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良好的文化修養,必要的服務知識和技能,較強的人際交流和社會活動能力,有健全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旅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再滿足於遊山玩水、購物,而越來越注重回歸自然、旅遊地的文化內涵等,以此愉悅身心、開拓眼界、享受生活。近來越來越多的農家樂、度假村就體現了這種趨勢。這對旅遊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旅遊業對從業者的要求不再僅僅是一名普通服務者,而必須是一名有較高文化層次和文化素養的,具備與旅遊業相適應知識結構的「文化人」。旅遊從業人員必須加強文化修養,只有具有較高的文化品味和職業素養,才能適應當今旅遊業的發展要求,才能保證我國旅遊業成為興旺發達、長盛不衰的朝陽產業。從目前我國旅遊從業人員的現狀分析來看,許多人的知識結構、文化素養、職業能力,還未能達到現代我國旅遊業快速發展的要求。

❹ 文體廣電旅遊局招聘辦公室工作人員臨聘人員是什麼意思

你可以去大雪啤酒廠問問,在普蘭店站前廣場坐103路公交車,到大雪啤酒廠那一站下。去年冬天的時候招裝卸工,月薪1500,現在就不知道招不招人了。或者你買瓶大雪啤酒,上面有公司電話,打個電話問問。

❺ 要抓住文化旅遊產業商機,需要關注哪些方面

1、關於文化產業化

這事說句老實話,我不太贊成,因為當下的文化是黨政主導下的文化熱潮興起,是經濟現象,不足以成為一個產業。但是文化有一個特點,打個比喻叫蛤蟆效應:個頭很小,聲音很大。

從發展角度,文化產業是打造還是培育?文化是創造出來的,不是打造出來的,可是我們有政府閑不住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所以用文化來忽悠我不認同。

說到底,旅遊是文化市場化的基礎,所以文化旅遊成為文化產業重點,

創造新興的格局。同樣,從歷史過程來看,小鎮將來也是這么一個格局,旅遊就是小鎮市場化的基礎,所以就需要研究資源和產品的結合,產品與市場的結合。方式是什麼?跟著忽悠,抓住機遇,利用政策。

2、文化與旅遊的關系

旅遊沒有文化就是靈魂出竅,文化沒有旅遊就是魂不附體。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自然景觀形成了世界震撼力,文化品位形成心靈沁潤力,旅遊是文化的載體。說到根本,旅遊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文化的集中,所以旅遊和文化是天然的結合。

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承載文化精神,表達文化內容,創造文化形式。根本來說,旅遊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文化的集中,所以旅遊與文化是天然的結合,一而二,二而一。

3、保護與利用

在我看來,保護是手段,利用是方式,發展是目的,做旅遊忌諱開發這個詞,少說開發,多說利用。一說開發就是修大路,蓋大樓,說利用行不行?所以不能拘泥於專家的眼光,局限於專家的領域,要用無形來開發有形,用有形來承載無形,這是有一堆誤區。

誤區一:文化原教旨主義,保護至高無上。

誤區二:居高臨下,保護口號隱含利益,專家至高無上;

誤區三:焚琴煮鶴,名曰重文化,實則毀文化。

誤區四:強調開發,忽視保護,缺乏文化挖掘,這是專家們一直反對的,我也贊成。

誤區五:口口聲聲以人為本,時時處處與人為敵。

融合是共同的路徑,我的看法就是保護需要一個利益機制,或者這么說,保護需要動力機制,誰有動力來保護?動力機制背後一定是一個利益機制。

回到小鎮的問題上,除了搞時尚型小鎮之外,其他「」的「特色」在哪兒?

中國講特色第一要講地方特色,第二要講文化特色,第三要講民族特色,這些東西都得弄,到底怎麼弄?這不是文人的強項。月光下的鳳尾竹,鳳尾竹掩映下的傣家竹樓,何其詩情畫意,湊進了一看,一樓養牲口,二樓住人,蒼蠅蚊子滿天飛,那是原生態,那種原生態能接受嗎?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現在所謂與時俱進的根本就是以人為本,這里我就說強化保護,淡化開發,強化利用,整合資源,強化實踐,注重利益,強化和諧,注重發展。

傳統文化現代解讀,傳統資源現代產品,傳統產品現代市場。傳統不和現代結合,有博物館的意義,有學術的意義,有專家的意義,但是沒有市場的意義,沒有旅遊的意義。文化是旅遊之魂,特色是旅遊之基,環境是旅遊之根,質量是旅遊之本。

因此,旅遊工作者要比文化工作者更重視文化的挖掘,要比城建工作者更重視城市特色的營造,要比環境工作者更重視環境的綠化與美化,要比文物工作者更重視文物的保護,加強旅遊目的地的環境保護和文化多樣性建設勢必成為旅遊發展的重中之重。

4、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概括三句話:以突出的特色為文化形式,以豐厚的品位為文化內涵,以人文主義精神為文化本質。

文化形式的基本要求是突出的特色,而不是一般的表現,更不是雷同化。主要的具體表現形式一是資源的獨特性,二是建築形式的獨特性,三是環境的獨特性,四是三者之間的協調性。

文化內涵的基本要求是豐厚的品味。主要的具體表現形式一是品類的豐富,二是味道的濃郁,三是展示的精美,四是內涵與形式的統一和諧。

文化本質的基本要求是人本主義精神。對於中國這個具有幾千年皇權主義傳統和官本位意識的國家來說,普遍缺乏人本主義精神是我們與旅遊發達國家最大的差距,尤其是從大眾旅遊角度來看更為突出,文化創新的最主要的工作也首先要放在對人的關心和尊重,在建築格局上要注重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在設施配置上處處為客人著想,努力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5、旅遊區的文化目標

可以把旅遊區(點)質量等級標准概括為五級十個字:1A級衛生,2A級方便,3A級舒適,4A級完善,5A級文化,逐級遞進,逐級包容,永無止境。

從觀賞度方面來說,則可以概括為五看:想看,可看,好看,耐看,反復看。

在具體操作中,需要強化五個重點:差異度,文化度,舒適度,方便度,幸福度。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歷史不可重演,體驗應當升華,以第一眼定位,以第二眼挖掘,以第三眼吸引。注重目的地的第一印象區,形成文化沖擊;完善最後印象區,形成文化回味,是需要下大力量的。

6、旅遊文化創新的把握

一是異質文化。作為旅遊目的地,異質文化的把握是發揮特色的根本,對海外要弘揚中國特色,對國內要弘揚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對本地要弘揚自我特色。這樣就需要在各個方面研究歷史化、民族化、鄉土化、個性化等問題。

二是同質文化。大眾化的旅遊需要商業化的運作,也要求現代化的設施。從這一點來說,世界各個國家,國內各個旅遊區(點)都是相同的。如住宿設施、廁所設施以及各類公共設施,都要提升到文化高度來認識,來操作,來努力達標,這就要求國際化、現代化、標准化。客人希望看到最好的景觀,但絕對排斥惡劣的廁所。

三是異質文化與同質文化的有機結合。這就要求一部分相應的設施要達到異質外觀,同質內涵,民族化的形式,現代化的內容。

四是管理和服務文化,本質上也是同質文化,具有相通性、普遍性。

五是形成五個力:視覺震撼力,歷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沁潤力,快樂激盪力。

這五個力都有了,百分之百成功。但現在最難的是視覺震撼力,這是資源性的壟斷。真正難做的是後面這些東西,好多地方看著好看,待著不舒服。所以我說兩個詞,可觀可處,我們出國好多地方景觀一般般,但是待著舒服,中國很多地方叫做景觀很好,但是待著不舒服。所以他們叫可處不可觀,我們叫可觀不可處,能不能把他綜合一下?又可處又可觀。

7、注重細節,一步到位

文化的感覺不僅體現在大面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細節上,細節產生吸引力,細節創造競爭力。常常是在細節上,使旅遊者產生不好的感覺。

但作為設計者、建設者、管理者和服務者,往往對細節不夠注重,甚至漫不經心。也正是在細節上,體現了文野之分,高下之分。細節的一絲不苟,不僅體現了嚴謹的工作精神,更應該表現深厚的人文關懷態度,要時時事事處處為客人著想。

❻ 假如你是一名文旅工作者 你如何推廣旅遊

我國地大物博,風景秀麗,想盡收眼底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所以先看看我們這里的風景,也是秀麗獨特!

❼ 文化旅遊服務中心主要做什麼工作

一、負責宣傳黨和政府有關文化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擬定全鎮文藝宣傳計劃,規劃文化設施建設。

二、組織管理全鎮重大文化活動,廣大群眾進行三個文源明建設宣傳教育。

三、負責全鎮文化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

四、查禁違法違規出版物,規范管理文化市場。

五、負責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負責引導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

六、協助鎮領導對有關工作進行綜合協調和督促檢查;制訂內部規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計劃。

七、調查研究文化市場的發展態勢,制定全鎮文化市場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

八、管理各村和社區文藝團體,定期組織召開會議,協調推動各村社會文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

九、承辦鎮黨委、鎮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7)文化旅遊工作者擴展閱讀:

文化旅遊與旅遊文化是兩個既有一定聯系又有嚴格區別的概念。文化旅遊是屬於運動的范疇,是旅遊的一種類型,與旅遊在內涵上存在著有機的聯系。而旅遊文化屬於文化的范疇,是文化的一個門類,與諸如建築文化,生態文化,藝術文化,等相並列,是文化的一種類型。

一方面,文化的發展豐富了旅遊文化的內容,進而促進旅遊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旅遊文化的發展又能為文化旅遊提供內涵豐富的旅遊內容,以滿足旅遊者的各種文化需求。在外延上,文化旅遊可以說是旅遊文化的一個研究內容,而旅遊文化的內容要比文化旅遊豐富得多。

❽ 旅遊從業人員為什麼應當努力提高文化藝術修養如何提高

現在高端人士欲來越多,人品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沒點過硬本事根本賴社會上無法立足,,,更何況旅遊人員是面臨全世界,乃至各地,知識儲備糧一定要過硬,現在人都挑,說白了,多學學音樂,能直接提高人的品味,樂見人心,不是吹的,,,,,看看書,看看健康旅遊科普頻道和相關材料,保准增加知識面!!!!!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