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遊發展已取得的成果
『壹』 請問智慧旅遊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影響大嗎
智慧旅遊在保證旅遊本身的樂趣的同時增加旅遊的便利性和參與性,遊客能提前感知旅遊信息,主動掌控旅遊的行程。智慧旅遊的趨勢應該會覆蓋每個熱門旅遊景點。
1.景區進行WIFI鋪設,所有遊客享受無線上網功能
2.便利性主要體現在線上購票,分散了線下購票的人流,提供遊客便利和主動性
3.通過APP進行一鍵分享景點,或者旅遊游記,同時配備交友互動功能。
市面上「聯璧科技」這家公司的智慧旅遊發展得比較成熟。
『貳』 智慧旅遊:給旅遊業帶來什麼
帶來了良性競爭
十三陵特區為實現對十三陵一日游的管理監督,規范旅遊市場秩序,拉動十三陵特區經濟發展,提升十三陵旅遊的管理、營銷和服務水平,自2016年開始,與北京中景合天攜手合作,展開旅遊大數據雲平台、旅遊監督管理、旅遊全域營銷、旅遊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智慧化建設,具體來講,主要建設了以下內容:
1、通過十三陵特區全域智慧旅遊建設,提高十三陵旅遊生態環境檢測和保護的能力,提高對遊客及工作人員的安全檢測和保護能力,提高對十三陵旅遊綜合管理監控能力,提高十三陵旅遊業務的營銷和服務能力。
2、通過十三陵特區全域智慧旅遊建設,將十三陵旅遊帶動地區經濟發展所涵蓋的六大元素(即:行、食、住、游、娛、購)進行有序的整合,為遊客提供便捷的服務,使景區旅遊經濟效應最大化。
3、通過十三陵特區全域智慧旅遊建設,使企業經營與十三陵旅遊更有效地進行結合,拓展企業的營銷宣傳渠道,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相信十三陵全域旅遊平台的建設,能夠有效改善十三陵地區的旅遊環境,提升遊客的旅遊體驗。
『叄』 智慧旅遊的表現在哪裡
智慧旅遊,表現在不在人多的時候一窩蜂的跟風前去,變成看人而不是看景;內
智慧容旅遊,表現在有自己的想法和方向,不是別人說哪裡好就去哪裡,也不是別人去哪裡自己就跟著去哪裡;
智慧旅遊,表現在花最少的錢賞最多最美的景。
『肆』 智慧旅遊的智慧表現
智慧旅遊的「智慧」體現 在「旅遊服務的智慧」、「旅遊管理的智慧」和「旅遊營銷的智慧」這三大方面。 智慧旅遊從遊客出發,通過信息技術提升旅遊體驗和旅遊品質。遊客在旅遊信息獲取、旅遊計劃決策、旅遊產品預訂支付、享受旅遊和回顧評價旅遊的整個過程中都能感受到智慧旅遊帶來的全新服務體驗。
智慧旅遊通過科學的信息組織和呈現形式讓遊客方便快捷的獲取旅遊信息,幫助遊客更好的安排旅遊計劃並形成旅遊決策。
智慧旅遊通過基於物聯網、無線技術、定位和監控技術,實現信息的傳遞和實時交換,讓遊客的旅遊過程更順暢,提升旅遊的舒適度和滿意度,為遊客帶來更好的旅遊安全保障和旅遊品質保障。
智慧旅遊還將推動傳統的旅遊消費方式向現代的旅遊消費方式轉變,並引導遊客產生新的旅遊習慣,創造新的旅遊文化。 智慧旅遊將實現傳統旅遊管理方式向現代管理方式轉變。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及時准確地掌握遊客的旅遊活動信息和旅遊企業的經營信息,實現旅遊行業監管從傳統的被動處理、事後管理向過程管理和實時管理轉變。
智慧旅遊將通過與公安、交通、工商、衛生、質檢等部門形成信息共享和協作聯動,結合旅遊信息數據形成旅遊預測預警機制,提高應急管理能力,保障旅遊安全。實現對旅遊投訴以及旅遊質量問題的有效處理,維護旅遊市場秩序。
智慧旅遊依託信息技術,主動獲取遊客信息,形成遊客數據積累和分析體系,全面了解遊客的需求變化、意見建議以及旅遊企業的相關信息,實現科學決策和科學管理。
智慧旅遊還鼓勵和支持旅遊企業廣泛運用信息技術,改善經營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產品和服務競爭力,增強遊客、旅遊資源、旅遊企業和旅遊主管部門之間的互動,高效整合旅遊資源,推動旅遊產業整體發展。 智慧旅遊通過旅遊輿情監控和數據分析,挖掘旅遊熱點和遊客興趣點,引導旅遊企業策劃對應的旅遊產品,制定對應的營銷主題,從而推動旅遊行業的產品創新和營銷創新。
智慧旅遊通過量化分析和判斷營銷渠道,篩選效果明顯,可以長期合作的營銷渠道。
智慧旅遊還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特性,吸引遊客主動參與旅遊的傳播和營銷,並通過積累遊客數據和旅遊產品消費數據,逐步形成自媒體營銷平台。
『伍』 智慧旅遊的發展中有哪些機遇
目前,支撐智慧旅遊的技術及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成熟和完善,相關政策環境日益優化,智慧旅遊正迎來蓬勃發展的好時機。總的來說,有以下三個機遇:
(1)基礎設施條件成熟
物聯網進入建設新局面;
全網營銷形成規模;
3G,4G時代的到來,以及即將到來的5G,極大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2)智能終端設備普及
至2016年,中國市場智能終端數量超8億台;
互聯網用戶突破7.3億,並且仍然保持迅速增長趨勢。
(引用來源:《旅遊行業分析報告-智慧旅遊行業的未來機遇(九天達股份發布)》)
(3)政策環境支持
2009年,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
2011年,國際旅遊局提出要實現國家旅遊業發展戰略目標;
2014年,國家旅遊局將其定為「智慧旅遊年」。
『陸』 智慧旅遊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騰訊、高德進軍旅遊業,智慧旅遊未來該如何發展?
隨著旅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智慧旅遊理念的深入,智慧旅遊由一個點向四處不斷擴散,其表現形式也越來越多樣,涉及領域也越來越廣。但歸納來說,智慧旅遊所有的分支都體現在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和智慧營銷三個方面,層層遞進,縱深發展。
無論是騰訊、高德還是飛豬,都在圍繞遊客,從不同的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比如,「長隆一鍵智慧游」的動態排隊功能,讓遊客可以實時了解到各個遊玩項目的排隊時間,合理安排遊玩順序。「長隆歡樂世界一鍵智慧游」還可以直接查看錶演時間、時長、演出介紹,距離演出開始前15分鍾,遊客可通過高德地圖展示的演出提醒,及時前往,避免錯過演出。
在智慧服務方面,VR、AR、5G等技術的滲透更能滿足遊客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通過3D、4D、虛擬現實、模擬技術、軌道的動感交通技術等,顛覆現有體驗模式。如深圳歡樂谷最近在國內開啟5G+主題樂園的模式,今後將逐漸實施園內自動駕駛,隨車智能導覽播報、智能機器人、體驗式導覽等。
移動互聯網、社交網路、大數據等技術也便捷了涉旅企業的管理者,實現智慧管理。如夢旅程票務系統開通線上渠道購票,線下閘機檢票,不再需要紙質票和人工售檢票;數據自動生成、財務數據自動統計,不再需要花費人、財去管理;遊客畫像生成更是為管理者提供營銷決策依據,避免出現「費力不討好」的供需不對稱的現象。
至於智慧營銷,其實早已涵蓋在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之中,三者相輔相成、相互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智慧旅遊。智慧營銷包括旅遊資源展示、遊客資源分析、互動營銷、精準營銷、品牌推廣、智能優惠券等方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無論是票務系統還是導覽系統,都分為前端和後台,前端為遊客提供服務,後台則為管理者服務。相似的是,這些智慧軟體都很好利用了大數據技術,將涉旅企業的經營狀況用數據、圖表的形式呈現。一目瞭然,直擊痛點,針對性地作出營銷策略。
除開數據驅動營銷,旅遊+技術、旅遊+社交平台的方式也為涉旅企業吸了不少粉。比如,騰訊與故宮合作舉辦「Next Idea × 故宮」 騰訊創新大賽,推出《穿越故宮來看你》的H5邀請函,僅上線一天訪問量就突破300萬。2016年,徐州漢文化旅遊節採用名人IP+創意新媒體營銷,以H5為載體,衍生帝王劉邦系列表情包,在騰訊新聞、朋友圈等平台上定向傳播,整個旅遊節獲得了2億人次的曝光量。
可以說,在智慧旅遊理念的支撐下,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依託下,在用戶品質旅遊不斷強化的需求下,旅遊行業的智慧化在不斷延伸和擴展。最初的智慧旅遊可能更具體,主要表現為智慧景區,追求景區業務的智能化,如無人售檢票、景區導覽導航等。但是隨著智慧旅遊的發展和成熟,智慧+旅遊涵蓋的內涵更多,比如旅遊+文化、旅遊+技術、旅遊+其它行業等。
目前,夢旅程已經提出全域智慧旅遊的概念,在智慧旅遊的基礎上整合區域資源,為職能管理部門、景區、 旅遊企業建設「多位一體」的智慧旅遊體系。所以說,我們很難預測智慧旅遊未來發展的具象,但想必會更加包羅萬象。
『柒』 什麼是智慧旅遊,智慧旅遊對旅遊業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智慧旅遊包含比較廣泛,總的來說,應該從管理、遊客服務、決策分析、電子商務、營銷等方面去考慮,這樣才能算是完善的智慧旅遊體系,針對各景區的業務需求不同,建設的內容頁會不同。對旅遊業會起到很大的管理、服務輔助作用,特別是對營銷決策分析、遊客自助服務和未來互聯網業務的發展有著戰略性的影響。
『捌』 智慧旅遊的研究動態
2008年,在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後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的圓桌會議上,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Sam Palmisano)首提「智慧地球」概念。其目標是讓世界的運轉更加智能化,涉及個人、企業、組織、政府、自然和社會之間的互動,而他們之間的任何互動都將是提高性能、效率和生產力的機會。其核心就是以更智慧的方法通過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來改變政府、公司和人們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確性、效率、靈活性和響應速度。以更透徹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聯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為特徵。隨著地球體系智能化的不斷發展,也為我們提供了更有意義的、嶄新的發展契機。隨即智慧的電力、智慧的交通、智慧的醫療、智慧的食品、智慧的銀行、智慧的石油等等相繼成為各行業發展的目標。
智慧旅遊是智慧地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利用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藉助便攜的終端上網設備,主動感知旅遊資源、經濟、活動和旅遊者等方面的信息並及時發布,讓人們能夠及時了解這些信息,及時安排和調整工作與旅遊計劃,從而達到對各類旅遊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過便利的手段實現更加優質的服務。智慧旅遊有以下四個特點:
1、全面物聯——智能感測設備將旅遊景點、文物古跡、城市公共設施物聯成網,對旅遊產業鏈上下游運行的核心系統實時感測。
2、充分整合——實現全市景區、景點、酒店、交通等設施的物聯網與互聯網系統完全連接和融合,將數據整合為旅遊資源核心資料庫,提供智慧的旅遊服務基礎設施。
3、協同運作——基於智慧的旅遊服務基礎設施,實現旅遊產業鏈上下游各個關鍵系統和諧高效地協作,達成城市旅遊系統運行的最佳狀態。
4、激勵創新——鼓勵政府、旅遊企業和旅遊者在智慧的旅遊服務基礎設施之上進行科技、業務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應用,為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在信息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背景下,國外的旅遊信息化建設正不斷向縱深發展。近幾年,智慧旅遊和旅遊資源物聯網提出並興起,一方面是旅遊信息化已經進行到一定的程度,旅遊行業各個領域的信息採集與存儲具備了相當的規模,通過新技術的應用,積累的信息資源有可能集中發揮優勢;另一方面,泛在網路與通信技術、感測器技術、RFID技術、雲計算技術的發展,使得未來信息化呈現出新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旅遊信息的精確採集、旅遊信息資源化應用成為可能。
美國2006年就在賓夕法尼亞州Pocono山脈的度假區引入RFID手腕帶系統,開始智慧旅遊的嘗試。遊客佩帶RFID手腕帶後不用攜帶任何現金和鑰匙就可以在活動區內打開自己的房間門、購買食物和紀念品、進行收費的游戲活動等,同時這個手腕帶也是顧客的身份證明。
歐洲正在全面應用開發遠程信息處理技術,計劃在全歐洲建立專門交通無線數據通信網,通過智慧的交通網路實現交通管理、導航和電子收費等功能,重點包括:旅行信息系統(ATIS)、車輛控制系統(AVCS)、商業車輛運行系統(ACVO)、不停車收費系統(ETC)等。
韓國首爾基於智能手機平台,開發了「I Tour Seoul」應用服務系統,該系統是首爾市專為首爾的旅遊者提供的掌上移動旅遊信息服務平台。通過該平台,旅遊者可實時獲得其當前所在位置周邊的各種相關旅遊信息,如:旅遊景點、餐廳、酒店信息,而且還提供了從當前位置利用公交、私家車、步行方式前往的方法。該平台還提供五種語言的服務,對於不懂韓文或首爾地理的國外旅遊者來說,非常便利。
中國的旅遊信息化建設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專業化階段,這個階段所有的景區和旅遊主管部門都在建網站、建資料庫,實現了統一管理的基礎數據和專題數據,從單一的功能轉變到專題的綜合應用;第二階段是就是建設數字旅遊和數字景區的階段,我們在這個階段已經實現了一些分布式的數據集成管理功能,並建立了一定的數據共享和服務機制,構建了城市/區域性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實現了數據和業務的共通和共享;第三個階段就是智慧旅遊的階段,是智能化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旅遊信息化建設應該是以更加面向應用、面向用戶和面向整個旅遊產業升級為目標的,通過將新一代的IT技術充分運用到旅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中,把感應的晶元裝備到旅遊資源中,通過雲計算和超級計算機,把物聯網、互聯網和通信網路整合在一起,實現人與人的通信,人與物的通信以及物與物的通信,從而達到更加精細、動態的管理景區和旅遊資源的目的,實現旅遊全過程的智慧狀態。
旅遊業是一種體驗經濟,遊客從設計旅遊行程到獲取旅遊資訊,從查詢電子地圖到體驗虛擬旅遊,從感受垂直搜索到享受網路預訂,從領略智慧景區到分享旅遊經歷,無不是處在這種旅遊的體驗之中。
同時,大眾化、散客化、個性化和自助化的出遊已經成為了一個潮流,自駕游、自遊行、背包游也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出行方式,很多地方散客人數超過團隊遊人數。據不完全統計北京旅遊的散客佔到1.8億旅遊人數的80%,這是一個巨大市場,越來越需要有更加便利快捷的智能化、個性化、信息化的服務。
當前以物聯網技術、3G移動通信技術為代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使泛在化、網路化、互聯化、移動化和智能化成為一種大勢所趨。這將給我們所有的產業格局、經營方式、發展模式帶來根本性變化。 「十二五」規劃建議中已經明確在傳統「四化」中增加了「信息化」。這都體現了我們要用信息化帶動工業、服務業發展的總體趨勢。
旅遊和信息化這兩種歷史性潮流的結合,必將會帶來旅遊業的第二次革命。如果說過去互聯網與旅遊業的結合是旅遊業的第一次革命,那麼新技術、新變化將會帶來第二次革命。我們傳統旅遊信息化的點菜模式,正在隨著物聯網、雲計算的帶動轉變為一種貼身服務、位置服務。主動發現旅遊者的需求,根據旅遊者所在位置,根據旅遊者的個性需求,通過便利的手段實現更加優質的服務,這就是智慧旅遊的應用前景。
智慧旅遊就是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通信網路平台的支持和多種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為政府主管部門提供決策依據,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由傳統政府向電子政府過渡。為旅遊企業提供及時的旅遊信息,為企業的市場營銷、線路設計提供技術上的支持。為旅遊者個人提供旅遊地與旅遊有關的各種旅遊信息和預訂服務,並可針對旅遊者的喜好為旅遊者制定特色路線,同時虛擬現實技術可讓旅遊者提前進行體驗。為旅遊專業院校的學生提供虛擬的實習環境,為旅遊教學服務。
智慧旅遊的應用體系如下圖所示,包括:應用層、網路層和感知層。應用層實現智慧的旅遊政務、智慧的旅遊公共服務、智慧的景區、智慧的旅行社、智慧的交通、智慧的酒店等智慧旅遊的行業應用;網路層通過互聯網、物聯網以及移動通信網路為應用層提供網路服務實現數據安全、高效的傳輸;感知層通過各類數據採集和感知技術,如:RFID、條形碼、感測器、攝像頭等,實現數據採集和存儲,為整個智慧旅遊的應用體系提供基礎數據的支撐。
智慧旅遊支撐的關鍵技術包括:寬頻網路和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全球定位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多元資料庫技術、數據挖掘和數據融合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多媒體技術等,這些技術為整個系統提供技術支撐,使智慧的旅遊成為可能。智慧旅遊體系建設的核心主要是旅遊應用信息系統工程的建設,包括旅遊非空間信息管理系統與旅遊空間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具體由若乾子系統組成,分別是:系統管理模塊、旅遊信息管理系統、旅遊信息網路發布系統、旅遊目的地信息咨詢系統、三維虛擬旅遊系統、旅遊管理與規劃信息系統、旅遊災難預警系統等。智慧旅遊的技術支撐體系框架如下圖所示:
要解決智慧旅遊的數據化、互聯化、智能化就不得不解決以下三大關鍵技術,即:數據化感知技術、互聯化傳輸技術和智能化處理技術。所謂實現數據的全面感知,就是使旅遊資源能被計算機識別,然後形成整體的數據網路,從而實現數據信息的即時交互。數據感知技術有感測技術、RFID技術、GPS技術、視頻識別、紅外、激光、掃描等。互聯化傳輸技術包括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等,分為遠距離通信技術(GSM、GPRS、UMTS等)、近距離通信技術(Wifi、藍牙、Zigbee、RFID和UWB等)以及基於GPS、無線終端和網路的位置服務技術等。實行智能處理的技術有雲計算、模糊識別等。其中,雲計算通過網路把多個成本相對較低的計算實體整合成一個具有強大計算能力的完美系統,並藉助SaaS(軟體即服務)、PaaS(平台即服務)等先進的商業模式把強大的計算能力分布到終端用戶手中。
2011年,巔峰智業受北京市旅遊局委託,承接了北京市智慧旅遊建設規劃項目,以下筆者以北京市智慧旅遊建設規劃項目為例與大家分享智慧旅遊建設和規劃的一些經驗。
北京市「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建創新之城,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格局。集中力量塑造「北京服務」和「北京創造」品牌,建立輻射全國、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智慧旅遊城市。而且,北京智慧旅遊城市建設在全國將起到示範帶頭作用。巔峰智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承接的北京市智慧旅遊規劃項目。
我們將北京市的智慧旅遊定位是「創新之城、智慧之都」,針對這個定位提出的四個創新:一是服務模式的創新,從以前的客人找服務轉變為主動送服務;二是服務手段的創新,依託定位技術、物聯網技術實現為遊客主動提供旅遊服務;三是服務方式的創新,通過智能終端設備和智能手機的平台,為遊客提供貼身的導游和智能化的旅遊服務;四是服務評價的創新,包括公眾點評、智慧分享,使遊客可以隨時、隨地、隨人的與其家人和朋友分享旅遊經驗,景區和企業也可以即時得到遊客出行的反饋信息。
結合北京市旅遊局之前已經完成的信息化項目和為其構建的智慧旅遊體系,我們建議北京市旅遊局當前的重點工程是建設北京智慧旅遊的綜合服務中心,其中包括五大系統:結算系統、旅遊卡系統、客戶服務系統、旅遊終端控制系統和物聯網系統。
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為北京市智慧旅遊的規劃以及北京市旅遊局大力的推進,一定能夠為北京市的智慧旅遊建設和北京市的旅遊服務提質增效。我們也相信有這么強大的技術保障,和這樣廣闊的應用前景,智慧旅遊一定能夠為中國的旅遊業帶來第二次的革命。 《智慧旅遊:從旅遊信息化到旅遊智慧化》
2013年1月,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發行。
作者: 李雲鵬(首都經貿大學副教授), 晁夕(樂途旅遊網副總裁), 沈華玉(廈門大學副教授)
著作主要觀點:《智慧旅遊:從旅遊信息化到旅遊智慧化》以旅遊信息化為基點,首先回顧了旅遊信息化、旅遊數字化、旅遊智能化直至旅遊智慧化的發展歷程,並立足於旅遊信息服務提出了智慧旅遊的概念,對智慧旅遊所代表的泛在化旅遊信息服務的內涵、外延、范疇等進行了闡述。而後,作者系統地介紹了與智慧旅遊相關的各項網路、信息、通信等工程與管理技術,為讀者理解和實踐智慧旅遊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最後,作者從智慧旅遊城市、智慧景區、智慧酒店和智慧旅遊公共服務4個方面系統介紹了智慧旅遊的實踐情況,體現了《智慧旅遊:從旅遊信息化到旅遊智慧化》理論結合實踐的特色。本書的出版發行是與李雲鵬博士長期專攻、在Temple留學,晁夕總裁在樂途實踐,沈教授潛心研究的合作成果展示。
『玖』 智慧旅遊的進展情況
為進一步提升智慧旅遊景區建設水平,交流智慧旅遊景區建設經驗,鼓勵和引導景區為遊客提供更便捷、智能的旅遊體驗服務,同時也為進一步加強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國家級檢查員隊伍建設,2012年11月8日至9日,國家旅遊局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召開了全國智慧旅遊景區建設現場會暨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國家級檢查員培訓班。會議同時公布了全國22家景區為「全國智慧旅遊景區試點單位」。
根據「國家智慧旅遊服務中心」的發展規劃,智慧旅遊將包括五個示範工程。主要包括:智慧旅遊示範城市、IT上市企業、數字景區示範工程、智慧酒店示範工程和智慧旅遊購物示範點。
鎮江「國家智慧旅遊服務中心」建設批復後,南京、蘇州、常州、無錫、鎮江、揚州和南通7市建立了「智慧旅遊聯盟」,並聯合其他各兄弟城市從城市智慧旅遊逐步向城市群、區域性智慧旅遊發展,形成點、線、面、網的連接和結合。南京市智慧旅遊規劃通過評審並開始實施《「智慧旅遊」總體設計方案》。
無錫市按照中央關於建設旅遊與現代服務城要求,發揮物聯網和互聯網「兩網」優勢,提出「感知中國中心」理念,並制定了智慧旅遊示範方案;作為全國智慧城市試點城市的揚州,《「智慧揚州」行動計劃》已經完成初稿,智慧旅遊總體規劃正在抓緊編制。
全國各地建設智慧旅遊的熱情高漲,2011年7月,湖南省旅遊局長座談會透露,湖南省將著力創建「智慧旅遊城市」和「智慧旅遊景區」。8月,中國智慧城市(鎮)發展指數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提出發展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提高城鎮化質量、推進城市生產、生活和管理方式創新的重要舉措。2011年年底,牡丹江市工信委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了《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智慧旅遊城市」創意方案》。 智慧景區的提升應當從通訊網路、景區綜合管理、電子門票與電子門禁、門戶網站與電子商務、數字虛擬景區與虛擬旅遊、遊客服務與互動體驗、旅遊故事及游戲軟體這幾方面綜合考慮。
總結「智慧旅遊」總體建設方案至少應包括如下內容:項目背景、需求分析、建設目標、總體構架、建設內容和項目、實施步驟、投資及運營模式、經費預算(含軟硬體建設經費)、組織保障、績效評估等。
同時智慧景區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景區應結合自身特點,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兼顧大局,統一標准,規范建設。為實現全行業管理和旅遊資源的有效整合,形成管理合力和規模效應,在建設過程中,應共同遵循以下建設原則:
總體部署,分步實施
景區要按照建設部的總體部署,做好智慧景區建設總體方案編制工作,制定不同階段的建設目標,在城建司的指導下,分階段逐步實施,確保智慧景區建設取得成效。
統一標准,保障共享
智慧景區重點建設項目,要按照建設部統一標准,實施規范建設,確保實現行業管理的信息共享。
整合資源,集約發展
對於關繫到全行業資源整合的重點建設項目,建設部將統一協調或組織建設,打造行業品牌,形成管理合力,實現規模效應。
突出重點,先急後緩
各景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智慧景區建設總體方案。按照突出重點、先急後緩的原則,優先建設景區資源保護和經營管理需求迫切、投資小見效快的重點建設項目。
實用可靠,適度先進
系統建設要注重實效,在技術選型方面要注意選擇技術成熟度好,實用可靠並適度先進的技術。避免盲目引用不成熟的 新技術,造成建設資金浪費。
創新機制,市場運作
智慧景區建設要注重產業化經營管理機制的創新,借鑒國際先進理念,引入市場運作機制,促進資源保護與旅遊服務產業的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 全國各地、各景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智慧旅遊景區建設工作。如北京推進A級旅遊景區無線上網工作等。國家旅遊局也正與網路網合作開發「全國旅遊景區動態監測與遊客評價系統」,與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合作為遊客提供景區地理和空間定位信息服務,建成了「全國A級旅遊景區管理系統」,啟動了智慧旅遊城市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