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鎮發展現狀

旅遊鎮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 2020-12-19 03:40:17

1. 三道堰鎮的旅遊發展

和境山莊名曰山莊,實為園林。設計者匠心獨具地將中國傳統園林,尤其是川西民宅與日本園林的風格和它們各自所蘊藏的文化內涵有機地融為一體,使其成為這一地區不可多得的合壁式園林。和境山莊體現的文化主題是「天人和一」的思想。「和」即是「與天、與地、與人相和諧」,「境」則意指凝重的文化品格,卓然超世的人生境界。因而山莊繼承了中國傳統寫意山水神韻,藝術地提煉了自然山水的構成要素,以水(江水、湖水、瀑布之水)為脈,石(岩石、卵石、青石)為骨,草木(川西特有植物)為肌膚,在有限的空間里重塑和展現大自然之景象。
同時,和境吸取了日本園林的一些經典作法,從美學角度考慮園內各物的組群、平衡、運動和韻律,使其總體布局相對協調。和境在主園中布局的一處「枯山水」庭園景即十分典型。這種常出現在禪宗庭內,以樹木、岩石、天空、砂石勾勒,寥寥數筆即成的園林景緻蘊涵著極深寓意。它是禪宗修行者眼裡的「精神園林」。和境將其拿來我用,無非助喧嘩塵世中之現代人找回本真寫寧靜。可見,設計者之用心之至善。和境注重文化氣質的表現,襯托寫意山水園的質朴與秀雅。即使一本、一石、一架藤蔓也以楹聯匾額,書畫詩對,深化著園林文化的品味。
園內設有風味獨具的「風」「花」「雪」「月」宴坊,並輔以自製的「十二花神陳釀」,形成和境一道特別的風景線。時至夏日,清風徐來,湖中荷香與四下飄逸,給人不飲亦醉的奇妙感受。行於和境,且行且看,人倚花姿,花映人面。春日於和境,觀鶯飛燕舞,鳥語花香;夏日於和境,聽岷江之水,浩浩盪盪;秋日於和境,賞蓮葉田菡萏妖嬈;冬日於和境,感梅香沁人暖陽斜照。 相傳,二千年前鱉靈治理岷江,望帝親臨鵑城以北十餘里的柏條河(岷江支流)督查,鱉靈臨河修望帝寢宮,曰「望陽閣」。古堰大功告成,又建永定橋,意即長治久安。堰橋造福子民,糧桑豐盈、商賈雲集,形成三道堰古鎮,繁榮至今。古望陽閣雖毀,所幸錦城楊程先生在原址重建,既念先帝,又待遊人。
望陽閣鄉村酒店居有古式閣樓客房十餘間;食有野味河鮮數十種;娛有垂釣魚、漂流、歌舞、棋牌;游有名花小徑、竹木庭院、古式長廊和數百米親水綠廊,與河水相印成趣。入夜更有篝火燒烤、音樂晚會、夜啤酒等,華光閃爍、波光粼粼,令人流忘返。
古鎮、古堰、古橋、古閣是我們與昨天對話的紐帶;
水車、水牛、水溪、水景是人與自然交融的靈物。 惠里景區位於成都市西北部,距離成都市僅19公里。坐落於成都平原上唯一有兩條河流縱貫全境且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鎮——三道堰。素有「天府水鄉」之稱的三道堰是國家級AAAA景區,曾獲得成都十佳休閑旅遊城鎮、西部最美村落等殊榮。境內的兩條大河柏條河和徐堰河來自於都江堰,是全國水質最優的河流。這里是天然生態保護濕地,因優質的水資源,這里盛產天然黃辣丁、沙網魚、紅豆魚等野生河魚,飲食文化豐富多彩。
惠里景區依河而建,全長2000米,佔地50000平方米。以「西部秀美水鄉」為主線,以優質的生態資源為依託,以水鄉碼頭主題文化為優勢,是集美食、休閑、娛樂、風光、民俗文化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精品文化旅遊項目。並以清末民初為文化背景,運用傳統川西古建與徽派建築風格相結合的建築手法,以老街老巷、字型大小商鋪、碼頭水景和庭院記憶為核心著力點,以品牌餐飲、休閑美食、民俗特色小吃、傳統字型大小、地方別院、傳統中醫館、戲台、字型檔等為特色,著力重塑那些珍貴的歷史遺跡,豐富歷久彌新的歷史文化內涵,寫意式還原那段時期三道堰作為川西重鎮的繁榮歷史景象。
惠里景區內的亭、台、閣、樓、塔串成一線,透出濃濃的古樸韻味;青瓦、白牆、小橋、流水、垂柳,鳥語花香,景色清幽,勾勒出一幅安寧祥和的風情畫卷。
碼頭,曾經是這里河運發達、經濟繁榮的歷史見證。暢通的河道使周邊商貿焦聚於此,這里便成了船筏停泊、貨物裝卸集散之地。水上交通體系的發達使這里成為了周邊城鎮的商貿中心,經濟曾經繁榮一時,給後人留下了豐富多彩的碼頭記憶。

2. 怎樣做好鄉鎮旅遊產業發展與規劃管理

由於反向旅遊的存在,旅遊小鎮的發展有廣闊的市場,旅遊小鎮要取得成功,你就要給城市的遊客提供獨特的體驗。你要按照四化的標准來建設旅遊小鎮,分別是生態化、現代化、合理化和旅遊化。
生態化是當今規劃的大趨勢,也是未來村鎮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嶺背村有其獨特的良好的生態環境,發揮其生態環境優勢,協調保護與開發,經濟與環境的關系,是三村四化建設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現代化是順應時代的發展,滿足時代的需求,是村鎮開發與建設的必由之路。現代化並不是指高樓大廈,而是指完備的基礎設施,優美的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高效的管理機制和高品味的文化氛圍。
合理化是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積極保護和節約耕地,根據山地城鎮特殊的地形特點,集中緊湊的發展,控制用地規模。
旅遊化。實際上村莊的自身旅遊特色是一種特殊性的存在,是建設特色旅遊農村的有利條件,深刻挖掘旅遊產業的潛力,並加以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對具體小鎮的市場定位、形象塑造,就需要更加專業的團隊為你提供幫助了。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有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研究院。他們有自己的網站。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3. 旅遊小鎮發展對當地有哪些的影響

旅遊小鎮發展的好,肯定會對當地的經濟有帶動作用,還能解決一部分人發就業問題。是好事情。

4. 阻礙旅遊小鎮的發展的有哪些症結

阻礙旅遊小鎮的發展有以下四大症結:
1.法規標准不完善

雖然我國目前已經有小鎮規劃建設的相關法規,但並沒有針對旅遊小鎮指定實施細則。由於旅遊小鎮在有著很多的特殊性,目前已有的城鄉規劃標准很難指導其規劃建設,突出體現為:
用地指標:小鎮的用地指標是以常住人口來統計的,而旅遊者屬於流動人口范疇,沒有配備相應的用地指標,導致無地可用;
用地分類:旅遊小鎮的建設需要大量的旅遊建設用地,依據小鎮規劃的相關規范,難以進行細分,也難以分類控制;
建設標准問題:小鎮基礎設施與配套設施的標准,在城市的基礎上有適當的降低,但對於一個高品質的旅遊小鎮來說,旅遊服務設施卻往往要比一般的城市設施的建設標准還要高。
2.歷史風貌難保留

尺度宜人、特色鮮明的小鎮風貌是非常重要的旅遊吸引物。但是,在旅遊發展的過程中,保護和發展小鎮特色建築和特色空間卻難度很大。遠景設計院指出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化和國際化的風格開始蠶食小鎮的傳統街區,導致小鎮歷史風貌逐漸喪失,出現了千城一面的結果。同時,部分旅遊小城鎮在規劃建設的過程中,容易走入大拆大改大建的誤區,破壞性的建設導致小城鎮風貌發生不可逆轉的巨變。
3.環境設施壓力大
旅遊小鎮的環境承載壓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旅遊旺季時,遊客對環境與設施造成壓力。遊客量是隨著季節而波動的,在旺季的時候大量遊客湧入旅遊目的地,旅遊設施供不應求,因此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二是設施建設對環境造成壓力。旅遊設施建設往往都是傾向於選擇景觀條件或資源條件最好的地段,但目前有許多旅遊設施的建設標准不高,設計水平低下,從而導致旅遊資源的破壞。旅遊設施的運營過程中,企業往往也不願意在三廢處理上進行投入,導致部分的企業排污超標,對周邊的環境造成污染。
4.主題特色不鮮明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水平也相繼提高,人們對旅遊小鎮的需求大大提高,對旅遊小鎮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目前許多旅遊小鎮的建設水平仍然較為滯後,旅遊產品比較缺乏特色,文化特徵也不夠鮮明,或者是同一主題的重復建設,或者是簡單的模仿照搬,缺乏創新。
例如,很多地區依託豐富的溫泉資源,建設溫泉小鎮,但是人氣卻大相徑庭,關鍵在於一些小鎮不注重地方文化的挖掘,沒有將文化特色注進小鎮的建設,造成溫泉旅遊產品的品質較低,缺乏吸引力。

5. 發展旅遊小鎮,如何策劃很重要

旅遊小鎮在進行品牌定位策劃的時候可以先咨詢一下營銷策劃公司,了解一下策劃活動可以從哪些方面開展,怎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這樣才能採取具體的措施。而且進行品牌包裝策劃還有很多技巧是比較適合這些旅遊小鎮的,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1、優先保護和改造小鎮風貌。由於每個旅遊小鎮都經歷了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有的小鎮已經遺失了一些重要的歷史風貌,所以,為了給旅遊者一個正面的旅遊形象,首先應該加大對小鎮的風貌改造和保護。對於具有特色的傳統民居和古建築和重要歷史遺跡,應該通過各種措施加以保護,以免被破壞,對於已有破壞性的小鎮應該實行搶救性保護。並加以重點改造,尤其是街道、兩旁的建築立面和一些重點的文化遺跡應盡快保護、修葺。同時鼓勵調動全鎮做好小鎮的旅遊景觀和環境保護。
2、積極改善配套設施。配套設施包括基礎配套和接待配套。基礎配套方面:盡快打通與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的外部交通。小鎮實現「五線」入地工程,積極完成街巷道路的復古和硬化,健全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體系。接待配套方面:加強適量的賓館設施建設,重點打造客棧、家庭旅館、民俗旅館和主題特色旅遊的服務檔次和水準。逐步形成高中低檔結合的接待能力。整個小鎮的旅遊景觀、服務水平爭取達到4A景區的標准。
3、大力挖掘資源價值。資源的價值不等於旅遊的價值,旅遊的價值不等於市場的價值,所以小鎮的旅遊資源如何從資源的價值實現旅遊、市場的價值。必須從小鎮已有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展開。自然資源方面如何加以歸類、整理、提升、包裝。文化資源方面:在保護歷史文化得到傳承的同時,以旅遊市場的角度,從已有的文化實體景觀、民俗文化活動、精神文化、旅遊工藝品等四個角度加以挖掘。最終依託資源、緊靠市場打造適銷對路的旅遊產品。
4、快速確立主題形象。主題形象是小鎮發展的核心定位。所以,在小鎮的規劃發展的初期,就應該快速確立有鮮明特色的主題形象。這也為小鎮發展成熟期的品牌經營創造基礎。因為只有主題形象的小鎮才能夠形成吸引力,產生差異性,增強競爭力。
5、核心啟動主體工程和重點打造遊憩方式(項目策劃)。小鎮的發展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其發展目標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是一個分階段實施的工程,從目前全國旅遊城鎮發展的情況來看,大體經歷了基礎配套——旅遊產品——市場突破等三個階段,那麼在旅遊小鎮的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旅遊開發的初期過程中如何找到關鍵的突破口就顯得尤為重要。
6、大力推進營銷活動。有了資源和產品,剩下的就是營銷和推廣了。從資源到市場到產品到營銷,是一件旅遊產品從加工到渠道到銷售的實現全過程。這件產品的價值實現,也需要通過市場來實現,盡管旅遊營銷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我們認為:首先應該根據自己的產品和遊客的偏好來細分市場,在旅遊小鎮的運營過程中,可以通過重大節慶活動和名人營銷以及通過旅行社等中間商來迅速捕捉市場眼球,打開市場。同時,合理運用同區域聯合營銷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現在的旅遊小鎮越來越多,要想吸引更多消費者的到來,那麼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通過推廣、策劃來提升旅遊小鎮的名氣,增加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樣會帶動旅遊小鎮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6. 淺析古鎮旅遊發展現狀 以烏鎮為例怎麼寫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近幾年來,古鎮旅遊受到越來越多旅遊者的喜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現代化的景觀、景物隨處可見,中國各地各具特色的傳統景觀卻十分罕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鎮以其獨特的建築風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深厚的人文內涵以及特有的古樸環境氛圍受到了人們的青睞,成為旅遊市場中的一支新生力量,那些保存較完整、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古鎮吸引著大批的旅遊者前去觀賞。近幾年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安徽幾處民居宅院、雲南麗江古城以及未被列入世界遺產的江蘇周庄等地在旅遊黃金周期間,遊人如織,其數量直追山水風光景區的客源。由此可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古鎮旅遊,其市場前景不可低估。

7. 打造觀光小鎮、度假小鎮的社會價值何在

發展旅遊小鎮的意義

1.從宏觀層面看。旅遊小鎮建設是我國城鎮化進程與旅遊業協調發展的新型模式,是實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要求的有益探索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建設旅遊小鎮,有助於建立以工補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鄉關系,是破解「三農」問題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方式。同時,建設旅遊小鎮,有利於帶動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改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2.從中觀層面看。推動旅遊小城鎮發展,有利於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地區延伸,促進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和歷史風貌建築的保護,推動村容村貌的整治和農村落後面貌的改變。旅遊小城鎮建設把解決「三農」問題結合起來,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促進了農村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農民致富;發展旅遊與發展小城鎮相互結合,推動了當地縣域經濟的發展,增強了貧困地區自我造血功能和資源環境保護能力,形成了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機制。

4.從旅遊發展看。旅遊小鎮是綜合發揮旅遊產業功能的重要體現。有利於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突出民族文化的承繼與建設,把小鎮建設成弘揚和傳承民族文化的窗口和基地,增強小鎮對遊客的吸引力。通過建設旅遊小鎮的方式,把過去單純的保護變為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實現保護,是在新形勢對歷史、文化資源有效保護的創新探索。將形成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的互動發展,互相融合。

8. 東錢湖鎮的發展現狀

沿河的古樸建築掛起一排排紅燈籠,畫舫成排停靠在河面上。這個吸引無數遊客駐足觀望的陶公景點,原先只是簡陋的普通農房。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通過與新農村建設「無縫對接」式開發,使舊村變成美麗度假村。
東錢湖旅遊度假區自2001年成立以來,周邊還是地地道道的農村,落後的基礎設施與日益崛起的東錢湖旅遊度假景區格格不入,東錢湖的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找到發展新路。基於東錢湖豐富的旅遊資源,該區創新性地提出:「用景觀的概念建設農村,用旅遊的理念經營農業,用人才的觀念培育農民」,從而讓農村最終與東錢湖度假區融為一體,成為新的旅遊度假腹地。
一村即一景,在東錢湖的新農村規劃圖里可以看到,每個村都根據歷史人文風貌、自然環境等特色進行「旅遊式」深度開發。殷灣村以前是漁船晚歸的停靠點,每到夜晚,漁船上漁火點點,極為壯觀。不久的將來,這種漁火與星光同輝的景象將被還原,成為東錢湖旅遊的又一特色。據了解,在2010年前東錢湖將建成一個旅遊特色鎮、3個農業旅遊示範園、6個旅遊特色村和6個特色農產品基地,使旅遊度假區從原先的「一核」變成「多核」。屆時,東錢湖旅遊度假遊客有望突破300萬人次,比2007年多一倍。
家家戶戶成為旅遊小品後,東錢湖的新農村經濟應運而生。東錢湖農戶利用自家房子開起了26家農家樂,每天接待幾十桌遊客。為了讓農戶更好地藉助旅遊「東風」,東錢湖管委會還專門邀請專家指導農戶如何裝扮庭院、如何推出特色農產品,比如東錢湖裡的螺螄包裝成「錢湖吻別」,味道鮮美的長扁魚比喻為「浪里白條」。除此外,東錢湖農戶個個都是合格的「導游」,因為東錢湖度假區的農民素質工程中,幾乎每個農民都要必修東錢湖歷史、接待禮儀等課程。
東錢湖農村「旅遊式」開發,也大大提升了當地新農村建設,改善了農民生活。至今,該區已拆除舊房46萬平方米,建成安置房85萬平方米,3000多戶農民住進了環境優美、寬敞舒適的新居。2007年,該區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交完成,電話、網際網路全覆蓋,農民全部喝上了優質「放心水」;鎮環衛站還把服務延伸到所有村,集鎮周圍村莊污水全部收集到大管網,偏遠村則建造生態化污水處理系統。

9. 鄉鎮旅遊規劃的思路

一、加強城市的科學的規劃。科學的規劃就是要求我們根據我們本地的特色因地制宜,借鑒其他著名國際旅遊城市的建設和城鎮化發展的經驗,,為我鎮度假旅遊提供有利的因素,把我們的葡萄文化發揚光大。其中,舊城區的改造、新區的開發與保護、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及旅遊設施的設置和建設等都需要科學的規劃和合理的布局。 二、加強城鄉規劃法、規劃體系的學習。《城鄉規劃法》及其相關的法律是一套系統的法律法規,要學好落實好、執行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例如,城鄉規劃的編制、管理、監督和實施的基本原則與運作程序,在很多方面今後都有待於加強和掌握。 三、挖掘內涵,活用資源。城市的發展都有其特定的人文地理環境和發展過程。學會認識、挖掘和利用所處優勢,延續過去,創造城市發展空間。扶持發展,形成特色。 四、做大做強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加快旅遊業與現代農業的高度融合。

10. 古鎮旅遊現狀

古鎮旅遊現狀

烏鎮

烏鎮是江南水鄉古鎮中旅遊發展最早也是發展最快的古鎮。自1999年以來,古鎮的旅遊業就呈迅猛發展的態勢。從有關部門所給的數據分析可以得知,到目前為止,歷史文化保護區內平均每天接待遊客900~1000人,周末平均每天2000~3000人。現在每年的觀光遊客數已經超過了1999年的3倍。2000年的遊客總數約為55萬,其中外國遊客就有5萬。在國慶節期間,每天的遊客量達到了2萬人次,旅遊業的年收入約有1.8億元。

南潯

南潯古鎮在「保護古鎮、開發旅遊、發展經濟」總體思路指導下,制定了「旅遊興鎮」的城鎮發展戰略,自1999年開發旅遊事業以來,先後修復開放了嘉業藏書樓、小蓮庄、張錫銘故居、百間樓等歷史景觀。2000 年,南潯每天接待遊客約700 人,周末平均每天800—1000人,全年的遊客總數約為20 萬(約為烏鎮的1/ 3) ,在「五一」和「十一」這兩個旅遊黃金周期間,分別有5萬和6萬人來古鎮游覽。

西塘

西塘在這三個水鄉古鎮中旅遊業起步最晚,但是它的旅遊業發展的步伐很快,尤其是進入2001年以來,正以每年10 %的速度增長。2000年,西塘平均每天接待遊客600~700人次,周末平均每天800~900 人,全年的遊客總量約為15萬,旅遊業的年收入約為2000萬元。在「五一」期間,最多的一天遊人達到了4000人次。西塘的政府部門現在還沒有任何對遊客數量增長的控制措施,因為與烏鎮和南潯相比較,西塘的遊客量還很少,因此現在他們還是把發展旅遊業放在首位。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